中國禁止進口一商品,美國人卻開始慌了

中國禁止進口一商品,美國人卻開始慌了

前幾天,美國正式向中國開戰,試圖在貿易上擾亂中國,但是中國隨手一反擊,倒是贏得了貿易戰以來的首場勝利。畢竟這次反擊,倒是真的能讓美國一個行業有了被摧毀的風險。

這次反擊就是:中國宣佈禁止洋垃圾!

據報道,在美國宣佈將對中國價值高達6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時,中美貿易博弈似乎走向一個極端的方向,畢竟這事雙方都互不相讓。

當天,在世界貿易組織貨物貿易委員會(Counci lon Trade in Goods)會議上,世貿組織總幹事羅伯託·阿澤維多發表聲明:繞過WTO機制採取行動,有導致貿易紛爭升級的風險,進而破壞貿易體系的穩定性,最終沒有贏家。然而,這次會還沒開完,美方代表就說了:中國對可回收品的進口限制已極大中斷了全球廢金屬供應鏈的運轉,要求中國取消對“洋垃圾”的進口禁令。

中國禁止進口一商品,美國人卻開始慌了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6日批評美方有關說法:

上綱上線,非常虛偽,所謂關切“於情不合,於理不通,於法無據。

中國禁止進口一商品,美國人卻開始慌了

外交部的意思很明白,你自己的東西自己消化,關中國什麼事。

第一次的大國爭端的勝利,以拒絕垃圾入境實現了,不過,要是以後

美國垃圾遍地,這裡想想還是有點小激動呢

中國的洋垃圾禁令早在去年7月就宣佈了,但是沒有執行,直到如今的貿易戰開始,突然拋出來,算是故意給了美國一巴掌。

事實上,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已充分確認,各國有權禁止外國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進入本國領土。公約還規定,各國有義務就近減量和處理各自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

中國確實是世界上最大的固體廢物進口國之一,近十年來,我國平均每年進口固體廢物規模超過5億噸,據海關週五(3月2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2月廢金屬進口為44萬噸,其中廢銅為13萬噸、廢鋁為12萬噸。

那麼中國為什麼要禁止洋垃圾呢?

1. 進口固體廢物不代表大量的高汙染垃圾與危險性廢物不會混合在可回收的固體垃圾中,實際上這個比例是很大的。

2. 更重要的是“洋垃圾”的出現嚴重汙染了中國的環境,而且過多的垃圾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也極為不利,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廣東貴嶼,這個被稱為“全球最毒”的地方,一直飽受非法進口電子垃圾拆解帶來的危害。由於缺乏環境處理措施,當地空氣中常年飄著令人窒息的有毒有害氣體,排入大量廢水廢液的河中魚蝦絕跡,水源被汙染不能飲用只能依靠外來供水。如今廣東貴嶼經過近10年的產業結構提升、環境整治等一系列措施,貴嶼的整體情況才有所改善,但要解決環境等一些列問題還遠遠不夠。

3. 中國本身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身需要處理的生產生活垃圾數量也極大,因此調整進口固體廢物清單,禁止高汙染固體廢物的進口,對我們而言是件好事。

4. 除去環境和健康因素,就對經濟而言,也是非常不划算,比如說進口的廢紙,中國從美國購買進口廢紙,加工成紙箱或者其它紙質品,然後在賣到到美國,美國人用完之後,在將產生的廢紙收集、分類,出口到中國。在這中間美國人不需要負擔處理費用,反而購入後還能在賣出,等到成為了廢紙,收集後又能賣一次,遠遠比中國要賺錢。

那美國人為何不自己處理這些洋垃圾呢?

1. 美國是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的,美國建有隻有廢物收集和分類體系,而處理垃圾成本太大,根本就沒有建立垃圾處理體系。

2. 美國也是知道垃圾的在本國處理對環境和人身傷害很大,自然不會做這麼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3. 正如上文所說的,不建立處理體系,反而更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自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可謂是來勢洶洶,不過中國這次的洋垃圾禁令倒是夠讓美國喝一壺的了,我個人認為這次洋垃圾禁令比之前的30億美元的關稅更加有效。

至於未來的事態發展已經有了新的跡象,美股在前幾天大跌之後,出現了適度反彈,這也和最近新聞報道中美再次在談判桌上開始談判有關,總之就目前情況來看兩國仍然處於互相試探階段,並且嘗試談判來互相瞭解底細,下一步中美貿易戰去向何方,仍需繼續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