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0億美元反制正式生效,四個方面展示中國決心

中國30億美元反制正式生效,四個方面展示中國決心

這裡是《七點說》 大家早上好

中國財政部網站4月1日發佈通知稱,中國自4月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七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關稅。

看到這裡不得不說,中國的效率太高了,今年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認定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決定於3月23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即232措施),緊接著當天,美國宣佈針對中國知識產權侵權,將向600億美元中國出口商品徵收關稅。

第一個232措施是美國對全球各個國家發起的提高關稅行為(部分國家獲得豁免,但如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只能豁免到5月1日)。第二個600億美元中國出口商品徵收關稅(並未立刻開始,有兩個月的緩衝期),則是我們所說的中美貿易戰。

美國人來者不善,我們也是準備充分,今天正式出臺的這項措施,就是對美國的強力回應,對原產於美國的七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務,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八項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如圖:

中國30億美元反制正式生效,四個方面展示中國決心

那麼中國這次為什麼如此迅速的落實了對美國提高關稅的措施呢?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1.向美國人表達中國政府對貿易戰的態度,用實際行動展示中國的決心。在23日宣佈對美國提高關稅的通知,3月31日徵求時間結束,4月1日凌晨發佈通知,4月2日零點徵收,真的是一分一秒都不給美國人留時間。說道不如做到,迅速的時間,高效的執行力,就是中國對貿易戰的態度,也是對美國的有力回擊。

2.中美貿易戰有升級的趨勢,及早出手獲取主動。考慮到本週美國將公佈擬加徵進口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初步斷定,兩國在前幾天的初步談判已經破裂,中美貿易戰有升級的趨勢。從外交部公佈的談判消息中,我們看到了美方誠意不足,態度傲慢,多次對中國提出無理要求,使得雙方談判陷入僵局,此時中國果斷出臺措施,就是要給美方些提醒,提醒他們要認清事實,共同合作才能維護兩國的利益。而且越早出手,可以讓我們獲得主動,靈活的根據美國下一步的計劃來調整我們的策略。

3.中國必須迅速向世界證明,美國是國際貿易的攪局者。中國向世貿組織通報了中止減讓清單,嚴格遵循了WTO的規定,有理有據,在國際上站得住腳,相比之下,美國濫用世貿組織“安全例外”條款(指進行232措施),僅針對少數國家,嚴重違反了作為多邊貿易體制基石的非歧視原則,破壞了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因此,中國抓住這點,用實際行動,讓自己站在法理這一邊,凸顯出美國在國際貿易中對中國、對世界各國的蠻橫。

4.考慮到中國還是美國農產品的第二大消費國。中國目前提高關稅將讓進一步打擊美國低迷的農場經濟。通過梳理商品清單,可以發現首當其衝的是產自美國的豬肉、水果、堅果、葡萄酒等商品。有意識的減少這些的進口,轉而向俄羅斯、東南亞等國進口,農產品這塊誰都可以引進,而且美國的農業經濟目前來說是美國經濟比較薄弱的一塊,更能讓特朗普感到肉疼。

在最近20年的時間裡,美國曾對中美貿易發起過五次301調查,但最終雙方均達成妥協,真正的貿易戰並未開打。

但是,在最近一個時期,特朗普上臺一直強調“美國優先”思維和民粹主義。此次貿易戰從表面上來看,是全局性的、戰略性的的一次貿易戰爭,其目標不僅是修正中美貿易的鉅額數字逆差,而且是意在要求中國改革有關貿易政策、行為等,意圖從根本上扭轉中美貿易過程中美國的被動態勢。同時,從其根本目的來看,是在於鞏固全球的貿易主導權,保證美國在科技產業上的領先地位。

中國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才會敢於應戰。決不能在美國的威逼之下選擇妥協,相信,中國會繼續通過行動,來讓美國意識到貿易戰不可取,中美經貿合作唯有相向而行,才能惠及兩國,才能惠及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