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越来越多的风景与文化,随着时间逐渐消逝,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的面前。有的大部分是因为环境问题,(例如马尔代夫),有的大部分是人为原因,今天小SHUI为大家介绍的这个地方就是后者。

不卖关子,这个即将消失的古村落,就是

蟳(xún)埔村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蟳埔村是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的一条小渔村,距泉州市区10公里;

这个小渔村其实也在泉州内晋江出海口的鹧鸪山下,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盛产红蟳、蚵虾,蟳埔村这个名字,也因此而来。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蟳埔村有着两大特色,全国绝无仅有的蚵壳厝建筑群,和头戴簪花的蟳埔女。

据说,这里居住的是古时阿拉伯人的后裔,虽说历代阿拉伯人和当地汉族通婚,但蚵壳厝和蟳埔女的头饰,都能看到遗风尚存的中亚文化。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闽南建筑奇观:蚵壳厝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蟳埔村的蚵壳厝在宋未元初开始建起,主要的特色在于,用蚵壳、砖石砌成墙,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红色砖井然有序地交错排列,形成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富有美感的图案。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盖“蚵壳厝”是一件难度不小的手艺活。建造“蚵壳厝”时,要考虑房屋的坐向、是祖厝(祖屋)还是民居等因素。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一堵堵的蚵壳就好像一片片的鱼鳞,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独有的磷光。

当然,蚵壳厝不仅有颜值,而且很有实力。

蟳埔村位于沿海一带,海风带有盐分,红砖容易腐蚀,而蚵壳墙体不易腐蚀,也不渗水,冬暖夏凉,隔音效果好,墙体也十分坚固,因此在闽南有句俗话是:“千年砖,万年蚵”。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师傅还要按照主人家的意见,根据外墙的大小,处在哪一位置,用什么形式建造等进行一系列设计,然后再对蚵壳进行筛选,分出上盖、下臼,大和小,再清洗干净。精明老练的师傅砌得错落有致,片片如鱼鳞。

穿过“新区”,走进蟳埔村,幽静且极具特色的建筑呈现在眼前。

蚵壳拌泥而砌古墙,虽然很多因为年久失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坍塌现象,但依然透着渔村别具一格的韵味。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漫步在弯弯曲曲,静谧整洁的古老小巷中,不经意触摸到坚硬的蚵壳,宛如触摸到了来自远古的故事,仿佛再次走进了那个,渔民之间互相吆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世界。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尽管有些墙已倒塌,但是蚵壳的纹理,依然清晰、白净、靓丽,坚硬无比。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随着古墙的坍塌和新楼的筑起,不少人把这些蚵壳作为装饰镶嵌在外墙上,让这些经历了无数风雨洗礼的蚵壳,继续延续着它的故事......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盘头插花的“蟳埔阿姨”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蟳埔女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到现在就只剩蟳埔女还保留着头戴“簪花围”习俗。

尤其是年长的妇女,都把头发盘起,中间用一根簪子插住,在盘起的头发上插上用各种小花扎成的小花环。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虽然头上都是戴着花,看似只为漂亮,但其实,戴花是有讲究的。从花的颜色、数量可以分辨出婚嫁与否、家族大小、子嗣状况、辈分何许等。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很多簪花围都是用应季的小朵鲜花扎成整齐的花环,有红、黄、白、紫等不同颜色,就像是头上顶着一个“小花园”。

也有些不戴簪花围直接插花儿的,簪花围也有不用鲜花用绢花的,颜色更加丰富。

似乎嫌簪花围还不够美,她们还在头上插上一支支或者一簇簇的绢花,好一片姹紫嫣红。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待到女生十五岁,亲人就要为她们“梳髻”。从此,把秀发盘在脑后,梳成圆髻,佩上金银首饰,中间横插一根象牙筷子。

圆髻四周戴上几串四时鲜花缀成的花环,有洁白高雅的茉莉花,有“六月雪”美称的素馨花,有含苞欲放的鹅黄色的含笑花……

据说以前都是以鲜花作为花环插于头上,由于鲜花颜色、数量等不及绢花,现在基本上都以绢花或塑料花作为簪花佩戴。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逐渐消失的村落与民俗

现在很多想去走访探索蟳埔村的历史与风俗的人,站在村口的时候,难免都会有一点小失落。

地方还是那个地方,村庄还是那个村庄,村名还是那个名,但旧貌已换新颜。

想象中那过去的闽南民居已不见,代之而来的混凝土结构的楼房,高大的门楼,安装着崭新的防盗、防火门,门外的上方安装有监控摄像头。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蚵壳厝建筑群聚集在村内一个比价难找的地方,散发着浓浓的古城余韵,在现代的建筑群中的夹缝中生存着。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其实,现在大部分蚵壳厝都已经荒废掉,盖“蚝宅”的手艺人现在也很少,当地人住在小别墅里,有的只保留一面蚵壳墙。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还有,蟳埔女盘头插花这个习惯,也慢慢地被淡化掉,根据当地蟳埔阿姨说,现在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不适合戴花。即便逢年过节回来,也因为短发或不愿意盘发而无法戴花。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时代在发展,或许我们不能只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强求一个小村落或者一个村民,为了保留古老的气息,而不跟上现代化步伐。

毕竟,一种风俗一种文化的传承过程,“传统”与“现代”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并非易事。

但小SHUI想要自私一点,希望这种独特的风景线保留的更长一些,不因为现代化改造而被人淡忘。

庆幸的是,据说政府已经开始在保护这一片古老的建筑了。

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厦门边上这个逐渐消失的村庄,再不去就晚了!

泉州火车站到蟳埔村怎么走?

公交线路:k1路 → k301路,全程约20.7公里

1.从泉州火车站步行约10米,到达高铁泉州火车站

2.乘坐k1路,经过10站, 到达客运中心站南门站

3.步行约70米,到达金帝花园站

4.乘坐k301路,经过6站, 到达浔埔路口站

5.步行约590米,到达蟳埔村

趁着蟳埔村还保留着一丝古老气息

赶紧出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