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说广府人和百越人同种,是马来人种还是越南人后裔呢?

爱我华夏河洛闽南雷州


秦始皇未统一岭南两广之前,岭南原住民为百越族人。广府民系及广府人是后起的称呼。广府人最明显的标志是讲广府白话,即很多人所称的粤语。


(珠海一个广场建造的广府恳亲大会纪念碑牌及地图)

粤语很明显保留着中原古音的不少发音特点。如有韵尾与中原古音仄声对应等。

岭南在秦汉之前是西瓯人和骆越人的居住地。为了对抗秦始皇50万南下大军,西瓯人和骆越人组成联军,推举西瓯首领译吁宋作联盟军总首领。使秦军付出较大代价才统一岭南,设立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数十万秦军驻扎在岭南,与百越各族融合,形成了中原南下族群与瓯越与骆族的新族群,这就是广府民系的由来。他们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粤西和广西中部、东南部。

那么,岭南古代百越里的骆越与西瓯等是马来人种还是越南后裔呢?

首先,要厘清这里提到的两个概念。马来和越南两个指称都是很后起的概念。是近现代的地域概念。拿这两个地域当今生活的人群,与古代的百越并举,不是一个能摆在同一个历史横切面说得清的东西,含混地说,越说越混乱。

中外多国多地科研机构联合进行的一项人种基因学探源研究表明,我国古代的百越族人与包含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南岛语系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整个澳泰族群发源于3万年前我国广东的沿海。

约1万年前,马来族群的祖先离开越南和广东沿岸向南迁徙,一直到达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 这一群体的后裔发展成今天偏黑偏棕的肤色。

也就是说,我国岭南与中南半岛两地人种族群是1万多年前同源。

在我国后来的古代文明史前人类文明时期,在广西桂林发现的7500年至9000年甑皮岩人属于蒙古人种,与现代分布于我国华南、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各族接近。广东粤西湛江遂溪鲤鱼墩贝丘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的古人骨,与甑皮岩人很相似。

因此,后起的马来人和越南人概念同属的远祖澳泰人种所指的人群是远古1万年以前在广东一带生活的族群的后裔。

秦朝时期前的百越与澳泰族群分开已有约1万年左右。

秦朝统一岭南后,将越南北部置于郡治管理之下,有些骆越人、西瓯人或分化成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或与中原人融合成广府民系。

说广东广府民系是马来人和越南人后裔,如果不是不了解历史,就是信口雌黄,或者是故意混淆历史,制造事端,需要大家警惕。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现在比较奇怪的是,从人类基因组测试结果来看,全中国的汉族都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百越人基因和百分之六十几的大汉族基因,北方汉族还有不少白种人基因和美洲人基因,可能这是北方人比较好看的原因,难道真像某些人类学家说的,汉族百万年前的先祖,是从非洲迁移到中国南方地区,然后再到中原地区,最后到蒙古高原地区?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蒙古人和日本人都有百越族基因了,日本人是汉族基因加百越族基因加阿伊努族基因


精彩人生5976


这个就不是清楚了,反正在广西,壮族人都是把广西境内所谓的汉族叫做马来汉😂😂。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所谓马来汉基本上就是被汉化的百越人,但是还想看不起南方各个少数民族,所以马来汉的名称就是这样来了。马来汉跟北方的捞汉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信你个鬼糟老头几


什么都不要说,一切都按基因来分析最准确。南方汉人有大部分的汉族基因(百分之八十),小部分的少数民族基因;北方汉族有百分之六十几的汉族基因,和百分之十几的欧洲人基因,还有百分之十几的蒙古人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