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解決養牛業,缺乏飼草的五字方針!

對於養牛多年的人來說,如何獲得飼草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話題,可是對於新手來說,飼草缺乏倒是一個問題。看完文章後,各位養牛大咖如果覺得小編總結的有所欠缺,還請在留言區進行補充,感謝大家的付出!

草是牛的主要飼料,如何解決好養牛業飼草問題,是決定養牛生產力好壞的關鍵。因此,對於養牛戶來講必須高度重視,只有廣開飼料來源,進行科學的加工,常年保證足夠的優質飼草,才能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根據我們的經驗要解決好飼草問題,應採取以下五字方針。

一招解决养牛业,缺乏饲草的五字方针!

種:

就是結合自己的條件,充分利用山坡退耕地、散閒土地及“土邊地”,種植優質牧草如苜蓿、草木樨、沙打旺、聚合草、無芒雀麥、三葉草等。一般來講,種一畝牧草收穫的能量比種糧食和秸杆提高70%,所以有條件的地方種植牧草還是合算的,應儘量擴大飼草種植面積,改善飼料品質。

收:

飼草的收穫期必須適時,過早水分過大,產量不高。過晚飼草粗纖維增多,質量下降,養分減少,要適時收穫。

曬:

夏秋季節,青草水分過大,不易保存,必須經過日曬,減少水分。將草曬至半乾時就可以到室內陰乾,這樣的飼草養分只減少10%左右。

制:

就是對飼草的加工,各種飼草經過調製可以增加牛的採食量,減少反芻能量消耗,俗話說寸草鍘三刀,無料也上膘就是這個道理。另一方面,飼草經過制可以縮小體積,增加適口性,便於貯存、飼餵、運輸及外銷。比如加工草粉、樹葉粉、顆粒飼草等。

貯:

就是利用夏秋飼草旺季,抓緊貯備,做到旺貯淡用。其方法有玉米稈、紅薯身、花生身、豆身等農作物秸稈青貯和青草、麥草等幹貯以及農作物秸稈氨化,微生物貯存等形式貯足飼草,以備冬春缺乏之時,調節餘缺,均衡營養,扭轉養牛冬瘦春死的被動局面,增加較高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