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從周懿王手裡開始衰落,但他只是個可憐的倒黴蛋兒,背鍋俠!

周懿王是個倒黴的人,在他剛剛登基就碰到了三件不可控的倒黴事。周王朝從此衰落,周懿王還被當時的人寫詩諷刺了。


周朝從周懿王手裡開始衰落,但他只是個可憐的倒黴蛋兒,背鍋俠!


倒黴事之一,周懿王在公元前899年繼位,倒黴的是,這一年正好出現了一次日全食,這在當時是極為不詳的預兆,因為農耕民族除了水源,最重要的就是太陽的陽光,所以日食會造成群體性的恐慌,進而影響到王權的穩固,周懿王也因為這件事開始疑神疑鬼,害怕受到上天的懲罰。這第一件倒黴事就是天災。


周朝從周懿王手裡開始衰落,但他只是個可憐的倒黴蛋兒,背鍋俠!


倒黴事之二,周懿王剛剛繼位,當初被他爺爺周穆王打殘了的北方遊牧民族再次南下了,這回是嚴狁,嚴狁很快攻打到岐山,距離鎬京近在咫尺。當地的百姓不堪其擾,開始有人作詩嘲諷周王無能。後來周懿王好不容易才打敗嚴狁。這第二件事就是人禍。

倒黴事之三,周懿王在後來任命益公統領百官,在任命的文書中說道官僚不遵循先王法度,驕奢淫逸,殘害百姓,結果受到民眾的反抗,這是咎由自取。這第三件倒黴事就是官僚集團腐敗,竟然出現了民眾暴動的情況,而其實這件事可以追溯到他父親周共王那裡。完全不是周懿王的責任。


周朝從周懿王手裡開始衰落,但他只是個可憐的倒黴蛋兒,背鍋俠!


其實細數這三件倒黴事,第一件就是完全的運氣不好,偏偏剛繼位就來這麼一次日食。第二件事也是因為距離周懿王的爺爺穆王西征過去了近30年,這中間周共王又是個和平主義者,荒廢了軍備,而北方遊牧民族又恢復了活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而第三件那就純屬是給父親周共王背鍋了。

周懿王面對的第三件事表面上是官僚集團腐敗無能,驕奢淫逸,過度壓榨百姓造成了平民的反彈暴動。但是這種看法是後世司馬遷定義的,帶著後世郡縣制下官僚政治的偏見。其實西周的貴族除了射箭,吟詩也什麼都不用幹,吃喝都靠封臣進貢。但後世的官僚就不能這麼幹,他們只是打工的,所以在郡縣制腐敗是作死,在分封制的奴隸社會里腐敗卻是生活常態。如果奴隸經常因腐敗反抗奴隸主,那國家也不用幹了,更不能延續近3000年。我們也沒理由說周懿王時期的奴隸主比任何時候都不是東西,惹得百姓反抗吧?


周朝從周懿王手裡開始衰落,但他只是個可憐的倒黴蛋兒,背鍋俠!


其實問題的癥結在周懿王父親周共王的身上,在20多年前,周共王剛剛繼位,由於周懿王的爺爺,周共王的父親周穆王南征北戰掏空了國家財政,所以周共王上臺後為了緩解財政壓力出臺了一個政策,那就是我國曆史第一次承認土地私有。

具體的操作是承認貴族們私自開墾的私田所有權,但是必須把所有的田地上報中央並按土地交稅。就這樣周共王解決了財政吃緊的問題,但是事情發展下去就變味了,由於這個政策只是為了徵稅,周王並沒有給予私有財產足夠的保護。後來貴族們開始不滿足已有的田地數量,就開始強佔平民自己開墾的私田,手段很多,從購買到殺人搶地不一而足,而做這種事的除了各地的諸侯外就是朝裡的大臣了。


周朝從周懿王手裡開始衰落,但他只是個可憐的倒黴蛋兒,背鍋俠!


地方諸侯開始名正言順的走出封地,兼併新的領土逐漸發展壯大這就是後話了,在朝中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貴族與平民開始尖銳的地對立,這不是因為腐敗而引發的矛盾,是關乎身家性命的耕種權利的爭奪,所以很自然的引發了平民暴動,周王和平民開始離心離德。

周懿王的能力略顯不足,雖然他任用益公整飭官僚貴族體系,但是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最後收效甚微,再加上北方遊牧民族的不斷侵擾,手裡拿著近30年沒打過仗的老爺兵,周懿王不得已下令遷都。


周朝從周懿王手裡開始衰落,但他只是個可憐的倒黴蛋兒,背鍋俠!


新都遷到了槐裡,但是周懿王的黴運並沒有過去,先是出現暴雨寒流等特大自然災害,百姓和農作物損失慘重,然後就是征討犬戎大敗而歸,在內外交困之下,公元前892年,在位八年的周懿王在憂慮和恐懼之中死去了,時年四十六歲(據夏商周斷代工程考證)。

這是《歷史的鏡子能照出什麼》第39篇連載文章,想看我們的生活怎樣從歷史一步步變成今天看到的模樣,敬請關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