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律师》:给主流价值一记脆亮的耳光

《风骚律师》:给主流价值一记脆亮的耳光

从吉米的这条故事主线来看,《风骚律师》讲了主流价值对边缘人群的倾轧,而落到本质上讲的是一个人生选择的故事。

查克是个被主流社会高度认可的人,我甚至想说查克代表的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本身,但是如果这样说,等于将吉米这种人排除在了社会之外,这样很不公平。查克是主流社会和主流价值的代表,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和查克很像,用主流价值观来看待所有事情,说着正确无比的话语,伪善却不觉其伪善。


《风骚律师》:给主流价值一记脆亮的耳光


这并不是一种批评,主流价值是绝对需要有的,主流价值就是共识,如果没有共识,人类社会就会沦为乱世。但是主流价值有它的问题,就是它太过于强大、坚固、中央,它四四方方的,似乎能包容一切,但是那些角落的、边缘的、非常规的,就会不经选择而被选择性地忽视了。人类为自身安危和发展计,都会不自觉或自觉地融入主流,可是总有不在主流之中的人,这一小部分人在主流价值占据统驭地位的社会就会危险而弱小。

这些年,你还能在马路上见到盲人吗?很难见到了,我有时会有一种无比荒谬的感触,觉得这个世界上好像已经不存在盲人了似的。盲人不出门了,因为这样的世界对他们实在太危险。

《风骚律师》:给主流价值一记脆亮的耳光

一个盲人,是受生理所限,无法像大多数人一样出门、工作、享乐。但是一个外卖送餐员呢?为什么他不选择坐在高高的、明亮的写字楼里,做一份冬暖夏凉的可以敲键盘的工作?这也并不是很难嘛——对于很多人来说。可是对于他来说,事实也许就是:真的很难。他没有一个本科学历,也没有学过计算机,没听过那些专业软件的名字,也考不上五花八门的证,囿于专业技能(主流社会认为这就是“能力”),他没有机会获得那样一份工作,无法穿着得体的西装,提着好看的皮包,挤进早上八点那台直上三十三层的电梯。他只能戴着头盔在正午穿越大街小巷,两手提着外卖,汗流浃背,冲进那栋写字楼,又匆匆地离去。


《风骚律师》:给主流价值一记脆亮的耳光


这是大多数边缘人的通常状况,但是并不代表这种状况不可打破。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失明的情况下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送餐员也有机会自学和进修,进入他想从事的行业。粗糙地概括:命运对于很多人来说,通过努力是有可能会改变的。

但是吉米却不属于这一种情况。他很努力,并且他有能力,但是他一直没能打破自己和主流社会之间的壁垒,获得承认。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曾经是臭名昭著的街头混混“滑头吉米”,他严重挑衅了人们的道德规则,也因违法犯罪而锒铛入狱,他的过去劣迹斑斑,一言以蔽之,他是个有前科的人。而正因为他永远抹杀不去的前科,他向上的大门几乎永远被关上了,主流社会一直在对他挥手说“NO”!


《风骚律师》:给主流价值一记脆亮的耳光


有的观众一定会说,吉米本来就不是个正直、守法的人,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耍花招。这其实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们要考虑的是:到底是吉米主动选择了耍花招,还是吉米被逼无奈才选择了耍花招呢?

不管观众怎么判断,吉米在第四季末尾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自己是被逼无奈。在这种情况下,他面临着一个根本的人生选择:继续死磕,融入主流,还是既然你认为我无可救药,我就索性黑化给你看。吉米最终选择了后者,他放弃了努力融入那个难以企及的主流社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他就不只是小打小闹地耍花招了,他将弃守底线,不仅仅回到从前那个滑头吉米,他还将抛开一切束缚,朝着暗黑吉米大步迈进。

《风骚律师》:给主流价值一记脆亮的耳光

第四季的最后一场故事,吉米抛开道德约束,伪装成主流社会希望看到的那个样子,骗取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不啻于给这个弥漫着主流价值的社会来了一记清亮无比的耳光,但这又何尝不是他给自己心上开的重重一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