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白花》遇上《葬花吟》,誰驚艷了誰?

太后情詩《楊白花》改編成歌曲,好聽堪比《葬花吟》!

楊 白 花

1500年前,胡仙真(北魏胡太后,本名不詳,《北史演義》稱胡仙真,今鎮原縣郭塬鄉皇后灣村人)原是個尼姑,生性聰慧,多才多藝,宣武帝拓跋恪聽聞後,收掖庭封為承華世婦,生下一子取名元詡。

公元515年拓跋恪死,元詡即位,時年六歲。胡仙真(充華嬪)順勢成了皇太后,臨朝稱制、執掌朝綱。

起初,胡太后勤政愛民日理萬機,殺伐決斷不讓鬚眉,朝綱整肅百官膺服。

後來,卻豪奢無度,廣建寺院,開鑿石窟。慶陽的北石窟寺,就是胡太后時,她的親信奚康生在涇州刺史任上為討好胡太后而開鑿。


當《楊白花》遇上《葬花吟》,誰驚豔了誰?

胡太后主政時包養有一個“歡喜冤家”名叫楊白花。楊白花極得太后寵愛,生得又好又會來事,知情識趣,然怯怯生生膽小,怕事發遭不測,故不辭而別避走他鄉,空惹得太后綿綿思念無絕期。

怎禁得繡帷孤冷畫閣淒涼,未免害些木邊之目(相),田下之心(思),脂粉懶勻,茶飯頓減,懨懨昏睡,腰肢瘦損。無計可施間,竟動了萬千繾綣柔情,柔媚綺麗之思。未曾想,從來世間好事多間阻,就裡風光不長久。

幾向天臺訪玉真,三山不見海深沉。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金瓶梅詞話》語

怎見得這一種相思苦,兩處閒愁恨?有幾句詩為證:

如此鍾情古所稀,吁嗟好事到頭非。

汪汪兩眼西風淚,猶向陽臺作雨飛。

月有陰晴與圓缺,人有悲歡與會別。

擁爐細語鬼神知,空把佳期為君說。

——《金瓶梅詞話》語

當《楊白花》遇上《葬花吟》,誰驚豔了誰?

惹動太后一片相思意,被後人評說千古的絕唱,脆生生從她的朱唇明眸裡飛珠濺玉,噴薄而出: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願銜楊花入窼裡。

——《楊白花》

詞句短而意味深長。《南史》裡說,歌之“聲甚悽斷”,是說詩的意境格調柔媚綺麗,哀傷纏綿,聽之人不免惻然淚下如雨,幾難自持。太后之情之才,造詣之深厚,靈思之雋永,由此可見一斑。

當《楊白花》遇上《葬花吟》,誰驚豔了誰?

葬 花 吟

300年前,乾隆皇帝翻看《紅樓夢》,遇見如夢如幻世外仙姝林黛玉的《葬花吟》,又該是怎樣的驚豔呢?

他當時就說:“此乃明珠家事也。”誰不知道明珠家裡有個翩翩佳公子,丰神俊朗,滿腹詩書,名滿京城,是個名副其實的“寶玉”?

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痾續紅絲?

——《紅樓夢詩詞曲賦評註》第167頁

《紅樓夢》曾驚動了曹雪芹同時代人明義的敏感中樞,他題寫了這四句詩,為林黛玉一掬同情之淚,悲嘆她的身世遭遇之悽惻可傷。

當《楊白花》遇上《葬花吟》,誰驚豔了誰?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紅樓夢.葬花吟》第二十七回

林黛玉憐惜桃花落瓣,曾把它收拾起來,葬於花冢。如今她又來至花冢,以花自況,十分傷感地哭吟此詩,恰為寶玉所聞。

讀此文字,我們一如這翩翩貴公子,心裡橫豎也不好受,或許有那兒女情長的,錐尖尖的,哭得人心裡一撕一撕的疼也未可知。

當《楊白花》遇上《葬花吟》,誰驚豔了誰?


楊白花VS葬花吟

跨越時空隧道,一對佳篇華章相遇了,又該會誰驚豔了誰?

同為女兒的傾心用情之作,一個深情款款,出語天然;一個悲從中來,滿腹心酸。

太后說: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顰兒說: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同為一雙無可奈何之人,一個追悔莫及,心心念念;一個取譬自況,自嘆自憐。

太后說: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

顰兒說: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當《楊白花》遇上《葬花吟》,誰驚豔了誰?

同為眼前景心中人所觸發擊中,一個軟聲嬌語,嘟嘟噥噥;一個愁腸百結,胸悶氣短。

太后說: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顰兒說: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同為抒情言志塑造性格之作,一個綺麗柔媚,嬌嬌怯怯;一個勇毅剛強,落拓傲岸。

太后說:

秋去春還雙燕飛,願銜楊花入窼裡。

顰兒說: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當《楊白花》遇上《葬花吟》,誰驚豔了誰?

一個明快簡潔,梨花院落溶溶月;一個鋪陳詠歎,大珠小珠落玉盤。

一個褪去了鐵血政治家的外衣,還原了女兒身,纏纏綿綿,含情脈脈;一個雌雄同體,既有女兒家的籬下之嘆,見花傷心,聽鳥垂淚,細細碎碎,又有鬚眉兒男的孤傲不阿,凜然厲聲: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一個清水出芙蓉,溪泉淙淙,通透澄明,環佩之聲縈耳盈心。

一個字字圓珠玉,聲氣通神,反覆詠歎,著力摹寫的形象赫然紙上!

當《楊白花》遇上《葬花吟》,誰驚豔了誰?

一曲《楊白花歌》,留下了無盡思念,讓後世人一邊擊節歎賞,歎為觀止,一邊惋惜其興也勃焉其滅也忽焉……

一首《葬花吟》,讓人哀傷悽惻、愁腸百轉千回,又充塞乎一種鬱鬱不平的憤懣,把一種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紅顏薄命,都寄予“似讖成真”淋漓盡致的筆墨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