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長沙智造「血統」,京東配送機器人在長首次實單派送

渾身長滿“眼睛”的傢伙,來給您送快遞了●擁有長沙智造“血統”,京東配送

機器人在長首次實單派送

●在不遠的將來,智能配送或成為生活常態,為長沙市民帶來更多的生活便利

擁有長沙智造“血統”,京東配送機器人在長首次實單派送

行走在城市馬路上的京東配送機器人。

擁有長沙智造“血統”,京東配送機器人在長首次實單派送

吳佳泉從京東配送機器人手中拿到了自己在京東購買的一盒茶葉。均為長沙晚報記者 詹春華 攝

前日下午4時許,在自己家樓下,星沙中國鐵建國際城的24歲業主吳佳泉在京東配送機器人手中,拿到了自己在京東購買的一盒茶葉,他也由此成為京東配送機器人在長沙首次進行實單派送服務的第一人。

車形機器人變身京東“快遞小哥”

當日下午3時多,當記者趕到位於星沙東六路與南山路交叉口的京東物流長沙遠大配送站時,一個編號為“JD2002”的車形機器人已整裝待發,準備前往中國鐵建國際城送快遞。這也是京東配送機器人在長沙的首次實單派送。

這個配送機器人外形酷似一輛小巴士,約1.7米的個頭,有著一雙亮閃閃、萌萌噠的大眼睛。“這個‘快遞小哥’的眼睛可不止這一雙,它的全身都長滿了‘眼睛’:頭部有可360度旋轉的激光雷達;面部除了那雙萌萌噠的大眼睛外,還裝有4臺攝像機;腰部一圈全是超聲波雷達,足足有24個;腹部隱蔽地安裝了3個毫米波雷達;腳部還有1個激光雷達。這麼多‘眼睛’全長在它身上,就是讓它在送貨的路上看得更清、走得更穩。”現場技術人員笑著告訴記者。

從該配送站到中國鐵建國際城的單程距離約為2.5公里,車輛、行人很多,路況較為複雜,配送機器人能安全準確地把快遞送到用戶手中嗎?記者好奇地駕著車跟在後面一探究竟。它接到技術人員的指令後,便以10公里/小時的速度沿道路右側行走,遇到路邊有停靠的車輛、行走的路人,它立即聰明地提前變道,繞過去後再回到道路右側繼續走……一切都是那麼氣定神閒,引來不少市民圍觀拍照。

當配送機器人走近中國鐵建國際城小區門口時,記者不禁暗暗替它捏一把汗:入口處有防車輛亂闖的升降杆,它知道等杆子升起來才能夠進小區嗎?只見它穩穩地停了下來,靜靜等候。約摸半分鐘後,升降杆抬了起來,配送機器人緩緩走進小區,這時它的速度已降為5公里/小時,完全符合小區的限速要求。當它來到指定地點時,它這次服務的用戶吳佳泉已接到京東方面的通知,早早地等在自家樓下。

“能夠成為京東配送機器人在長沙第一次實單派送服務的第一人,我覺得非常幸運。”吳佳泉開心地說。

京東配送機器人“血統”源自長沙智造

完成任務的配送機器人依舊氣定神閒地行走了2.5公里,返回到京東物流長沙遠大配送站。“來回5公里,沒有人工干預,全部由計算機系統控制,安全準確地完成了送貨任務。”技術人員欣慰地說。

在交談中記者得知,這款京東配送機器人的“血統”源自長沙智造,由成立不到1年的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製問世。該公司總經理安向京原是國防科技大學無人系統研究所副所長,他退出現役後創辦了行深智能,致力於應用無人系統技術服務人們的生活,並首先落地物流配送領域。

“其實,我們能夠成功研製出智能配送機器人,是因為我們在無人駕駛領域深耕多年,堪比‘老司機’。”安向京風趣地說。行深智能的主創人員師承國防科大無人駕駛團隊,曾在中國無人駕駛技術發展過程中,作出過若干里程碑式的貢獻。目前,行深智能已掌握不依賴衛星導航的高精度感知定位、大數據和機器視覺驅動的複雜環境分析理解、智能行為決策和控制等多項無人駕駛核心技術。

安向京介紹說,從原理上來說,無人駕駛跟有人駕駛大同小異,都需要“眼睛+大腦+四肢”的同步協作。“在智能配送機器人身上,相當於‘眼睛’的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機是4種不同原理的傳感器,等於4種不同類型的人同時在觀察周邊環境;車載計算機為雙備份,相當於兩套‘大腦’同時運行。這些功能強大的‘器官’匹配,目的只有一個:進一步提高智能配送機器人的安全性能。”他給記者打了個形象的比喻。

安向京認為,智能配送機器人在長沙的首次實單派送,拉開了長沙無人配送的序幕;在不遠的將來,智能配送將成為生活常態,為長沙市民帶來更多的生活便利。

對話

無人駕駛技術,是一場緩慢漸變的“進化”

長沙晚報記者:目前智能配送機器人在馬路上行走是被允許的嗎?

安向京:智能配送機器人是新生事物,長沙市各政府部門對其大力支持,已劃定若干區域為試運營測試區,並得到了平安保險公司的投保支持。

長沙晚報記者:有些用戶擔心,智能配送機器人實單派送會不會把快遞弄丟?

安向京:實際上,智能配送機器人讓配送貨物更具安全性。智能配送機器人與京東是通過互聯網實時鏈接的,所有貨品的物流配送都有據可依、有跡可循。

長沙晚報記者:既然智能配送機器人依賴的是無人駕駛技術,那麼從“運貨”升級到“載人”,這項技術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安向京:無人駕駛技術的進步和實用化是大勢所趨,但這個過程是一場緩慢漸變的“進化”,不會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夜之間滿大街都是載人的無人駕駛汽車。而且這場“進化”還會遵循一定的規律——先載貨後載人、先低速後高速、先限定後開放。

目前,按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場景以及其他交通參與對象,對無人駕駛車有三個層次的分級:受控的場景、受控的對象;共享的場景、合作的對象;對抗的場景、敵對的對象。

也就是說,民用無人駕駛車首先會進行貨物運輸,然後逐漸開始進入乘用車、公交車領域;會最先應用於低速運行的場景,比如限速的小區、貨運碼頭等,然後逐漸發展到高速運行的場景,比如高速公路;會首先在參與對象的類型和數量可控的封閉區域內運行,隨著政策和技術的成熟,再逐漸走向開放的場景,出現在道路上。

長沙晚報記者:我們未來出行方式會因此發生巨大變化嗎?

安向京:我們最終會進入機器人服務人類的社會。無人駕駛技術的“進化”,必將給人們的出行方式帶來巨大變化。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人的活動範圍將會隨之擴大,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也將極大減少,人們不再需要把寶貴的時間花在開車上,因此有效生命也會大大增加。另外,在未來,無人駕駛車(智能網聯車)必將和新能源車實現最緊密的結合,真正提升整個社會的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

星城夜談

長沙“智造”大有可為

袁雲才

以前只在科幻小說中存在的機器人送貨,如今在長沙實現了。從首單派送情況來看,這種車型機器人的行走速度比“快遞小哥”還快,能敏捷地避開路上的障礙,並隨機應變控制自己的速度,將快遞準確送到消費者手中。見到這樣的場景,我們不禁感嘆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同時為長沙“智造”給人們帶來生活便利而感到愜意、自豪。

當今時代,我們生活質量的改善、幸福感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生活越來越便捷。比如,購物可以不出門,網購可搞掂;買車票不用去車站,手機上一點即可;出遠門不必找人問路,導航地圖很體貼……而現在新鮮出爐的京東配送機器人,不僅給我們帶來方便,更是有望將“快遞小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快遞公司的人工成本也會因此降低,最終受益的還是廣大消費者。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決定了“智造”行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前長沙正在全力打造國家智能製造中心,以3D打印技術為代表的長沙“智造”已挺起工業的脊樑。近日長沙市科技局公佈的最新信息顯示,到去年,長沙高新技術企業總量和總產值已佔到全省一半。這凸顯出長沙“智造”的勃勃生機。送貨機器人在長沙的誕生,再一次提振我們的激情與信心:長沙“智造”,大有可為。

原文地址:http://www.gtxbot.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