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家婆美食厨房,低脂高蛋白增肌菜谱、鹰嘴豆天贝


莞家婆美食厨房,低脂高蛋白增肌菜谱、鹰嘴豆天贝


以前的自制黄豆天贝后的更新版。新内容:1,全部豆子换成鹰嘴豆。2,省去了最繁琐的一步:去豆皮!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体力。3,补充了用玻璃碗发酵的优缺点。天贝营养价值、适合人群、工具、菌粉、 常见问题、失败原因。

补充一个小趣事,应该能增加大家制作天贝的信心。话说我第一批鹰嘴豆天贝用的玻璃碗发酵,结果离热源近的一盘变黑色了,远些的那盘微微有一点点黑色。我手快,马上就给扔了。(查资料后,知道扔错了,其实是能吃的)隔了半天突然想起来,扔了的天贝可以浇菜啊,于是又捡了出来。我后院有一个桶,里面有雨水、剩牛奶、煮豆子水留着浇菜的,我就随手把天贝掰成大块仍在了桶里。第二天,桶里基本就是奶酪味,用来浇菜,菜蹭蹭见高。第三天,出了大太阳,很热,我就用一个木板盖在桶上防止招苍蝇。(没想到成了避光)第四天,一打开木板,吓我一跳。所有的天贝都浮在水面上,“开”出了大朵大朵的“白绒花”。在如此乱七八糟的环境中,天贝菌都在努力的生存。

莞家婆美食厨房,低脂高蛋白增肌菜谱、鹰嘴豆天贝


用料

有机鹰嘴豆生重454克(见贴士1)天贝菌粉一小包(用量见贴士2)白醋2大勺(30毫升)小塑料袋(密实袋)2-4个

自制鹰嘴豆天贝丨发酵·豆类的做法

  1. 【浸泡豆子】
  2. 前一晚浸泡豆子,豆子会吸水膨胀3倍,所以水要给足。
  3. 浸泡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不用太精确,适合自己制作时间安排即可。
  4. 第二天,准备做之前,把浸泡的水倒掉。
  5. 这时有两个选择:
  6. a.直接加满清水煮豆子。
  7. b.先用擀面杖或压土豆泥的工具(potato masher)或压酸菜的木棍(cabbage crusher),把泡过的豆子,压一压,用水把豆皮冲掉。(我压了两下就放弃了,直接煮了)
  8. 【煮豆子】
  9. 锅里加够水,煮到水开后,转最小火,闷1小时。
  10. 【晾干豆子】
  11. 煮好豆子后,倒掉煮豆水。
  12. 把豆子倒入深底大盆中,用厨房纸巾把多余的水吸干。
  13. 用吹风机,低档风速,暖风凉风都可以,距离豆子50厘米左右,把豆子吹干,其间用刮刀搅拌着吹。
  14. 或用锅把豆子用小火炒干。
  15. 一直吹到用手摸豆子感觉是干的,盆里没有水印,大概5分钟左右。(豆子太湿也会导致发酵变质)
  16. 这时豆子的温度也应该降下来了,和体温差不多最好,千万不要太热或太凉。最好的温度为95-98华氏度/35-36.5摄氏度。

莞家婆美食厨房,低脂高蛋白增肌菜谱、鹰嘴豆天贝

  1. 这时有两个选择:a.直接加醋和菌粉进行下一步。b.取1/8量的豆子,用叉子或料理机稍微打碎一些些,再放回到所有的豆子里面。再进行下一步。打碎一部分豆子是为了填补整粒豆子之间的空隙,也会有不同的口感。具体打碎多少,打碎的程度,可以多多尝试。
  2. 【拌入醋和菌粉】
  3. 在豆子中加入2大勺白醋,拌匀。
  4. 再在豆子中加入天贝菌,拌匀。
  5. 【分装】
  6. a.装在塑料密封袋中:把豆子装入小塑料袋中。
  7. 不要装太密实,也不要装太松。最好是豆子之间没有空隙,但不会挤到完全不能动。
  8. 每袋厚度在2.5-3.8厘米之间。
  9. 用牙签或针在袋子正反两面上扎些小孔,每个小孔间隔2厘米左右,以便豆子透气。
  10. b.装在玻璃碗中:把豆子装入玻璃碗中,平铺均匀,厚度不要超过2厘米。
  11. 用保鲜膜或锡纸盖住玻璃碗,同样,用牙签或针在保鲜膜/锡纸上扎些小孔,每个小孔间隔2厘米左右,以便豆子透气。
  12. 【发酵】
  13. 在85-91华氏度/29-33摄氏度下发酵24-48小时。注意全程避光!(方法见贴士3)
  14. 12小时发酵后,豆子会自己发热,这时可以降低外部的加热温度或撤掉外部加热设备。注意观察实际发酵温度。(见贴士4)
  15. 24小时发酵后,白色菌丝会覆盖住豆子了,这时菌丝会继续繁殖。
  16. 24-48小时后,菌丝会把豆子完全覆盖住,使豆子连着一起,变成一个硬块,发酵完成。
  17. 发酵好的标准就是正反两面都被白色的菌丝覆盖住,看不见豆子。
  18. 我这次是用玻璃盘子发酵的,如图。(见贴士5)

莞家婆美食厨房,低脂高蛋白增肌菜谱、鹰嘴豆天贝


  1. 发酵好的天贝不用从袋子里拿出来,保存时,再套上一个袋子(因为发酵袋子上有小孔,易污染),冷藏可以保存10天。
  2. 冷冻可以保存2个月。
  3. 这时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蒸一下,蒸过的天贝更软,还可以去除发酵的味道,更容易被初接触的人接受。
  4. 其他烹饪方法见介绍里的链接。
  5. 表面有黑色、灰色菌丝都是正常(尤其在塑料袋透气孔附近会有),可以食用,如图,是成熟的标志。越成熟(发酵时间越长)黑色菌丝越多。
  6. 黑色菌丝是天贝菌的种子(我查遍google关于这个的知识点~具体专业术语太复杂,总之能吃,印尼人会经常发酵到全黑。颜色越黑说明发酵味道越重。
  7. 如果不喜欢有黑色,下次减少发酵时间和与空气接触的面积。
  8. 不正常的颜色:除了白色、黑色、灰色以外的颜色。不能有绿、红、黄等其他颜色菌丝。

莞家婆美食厨房,低脂高蛋白增肌菜谱、鹰嘴豆天贝


  1. 如何判断天贝是不是坏了:豆子松散、粘滑、拉丝,有臭鸡蛋味。(如果是坏了,等真见到时,一下就会判断出来。只是菌丝颜色不全白,犹豫是不是坏了的时候,一般都没问题)
  2. 有黑色菌丝,但是能完整成结实的块状,豆子不粘滑,有发酵香,就是好的。
  3. 图中是正常的,买的包装天贝,包装上也会有提示,黑色菌丝是正常。
  4. 总结:豆子是否成结实的整块,是重要的判断标准。

莞家婆美食厨房,低脂高蛋白增肌菜谱、鹰嘴豆天贝


  1. 据说在印尼,发酵到这样的水平才叫发酵完成,最有风味。(国人主要是心理这关很难过吧,我反正是)
  2. 以前看过一个印尼街头天贝的视频,全是黑漆漆的天贝(视频找不到了,没截图了)

莞家婆美食厨房,低脂高蛋白增肌菜谱、鹰嘴豆天贝


  1. 发酵好的天贝是可以直接吃的,因为豆子都是已经煮熟的,但是发酵的味道比较重(发酵时间越长味道越重),蒸一下,会有效去除发酵味,豆子更粉烂和豆香味更浓。有点像豆沙的味道。
  2. 蒸法:
  3. 蒸好后,
  4. 冷藏保存3-5天。
  5. 冷冻保存1个月。

莞家婆美食厨房,低脂高蛋白增肌菜谱、鹰嘴豆天贝


小贴士


  1. 1,鹰嘴豆尽量挑个头小的品种。
  2. 2,一小包指Cultures for Health公司出的包装好的一小包(3克)。如果买的别的牌子的菌粉,一定要看随带的说明用量,或咨询卖家。
  3. 3,【发酵过程保温中方法】(我只用过前两个方法)
  4. a.我最爱用脱水机发酵。优点:恒温、通风(而且是暖风)、密闭避光(不用特意盖布遮光)。
  5. b.面包发酵箱。相比脱水机,通风性差些,虽然也会漏风,但是漏进来的是冷风,需要用黑布遮光。
  6. c.烤箱。把烤箱调到最低温度预热一下,然后关掉,打开烤箱灯,进行发酵。
  7. d.放到一个盒子里,拉出一个电灯泡放盒子里保温。
  8. e.野餐用的保温盒( plastic cooler ),放入一瓶热水或暖手宝保温。
  9. f.低温加热毯。比如那种给蜥蜴等宠物用的。
  10. e.天热的时候可以室温发酵。
  11. f.85-91华氏度/29-33摄氏度下发酵24-48小时是标准的发酵温度,其中最理想的发酵温度是86° to 88ºF(30-31)
  12. e.有时发酵箱或脱水机的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不符,所以发酵时,放一个温度计在天贝的上面观察实际温度,根据实际温度调节。注意是贴着天贝放,不是放在旁边。
  13. 4,撤不撤掉外部加热设备也要根据季节调整,夏天就可以撤掉,冬天室温低就不用撤掉。自己调整下。同样,撤掉或降低温度时,要放一个温度计观察实际温度。理论上室温在75华氏度/24摄氏度以上时,可以放心的撤掉外部加热设备。
  14. 5,用玻璃盘子\碗的
  15. 优点:省去了分小袋装的麻烦;适合不喜欢用塑料袋的人
  16. 缺点:容易过氧、比塑料袋发酵速度快,会导致容易天贝变黑更快,要随时注意观察发酵进程。
  17. 6,发酵过程中要把豆子放在恒温避风的地方,不要放在屋门口或能直晒到的地方。温度的骤降会影响发酵。我有一次把豆子放到面包发酵箱里发酵,按说应该是密闭空间不用担心,但是就应为放到了屋门口的桌子上。结果虽然在同一个箱子里,里门口较近的豆子边缘菌丝就没长出来。
  18. 7,发酵好的天贝味道接近原味的豆豉,只有淡淡的发酵味道,大部分为煮熟的黄豆味。如果闻起来有臭鸡蛋味说明发酵失败。
  19. 8,【重点!重点!】
  20. 成功的关键是温度,不要存有差几度也没关系的侥幸心理!切记!
  21. 9,注意工具的清洁,感染杂菌也会变质。
  22. 10,黑豆和鹰嘴豆不推荐初学者做,先做好基础的黄豆版,再来试鹰嘴豆。
  23. 11,如果做出的天贝有拉丝或者袋子内水蒸气过多,说明发酵温度过高。
  24. 12,发酵产品的核心就是温度和湿度。豆子一定要干,温度一定要不高不低。
  25. 13,我习惯发酵36小时左右,然后冰箱冷藏保存,全部蒸一下,再冷冻保存。
  26. 14,虽然看着有这么多步骤和细节(因为我把能想到的都写上了),但其实不复杂,多做几次就熟悉了,就是【煮豆子、拌上醋和菌粉、发酵】这么一个过程,多摸索就能找出自己做着最舒服的方法了。
  27. 【失败常见原因】
  28. A.温度是核心!温度过低或过高。
  29. B.豆子太湿:容易变质。
  30. C.透气不足:袋子里会有很多水汽。
  31. D.与空气接触太多:发酵速度过快,容易有黑色菌丝。
  32. E.菌粉失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