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堂行医”变“上门定制” 市北家庭医生开辟医养结合新途径

商报青岛消息(记者 孙开珍 通讯员 张常洁 王恩全 )

9月22日,记者从市北区获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该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一直以来积极打造社区健康服务圈,将7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在居民家门口,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全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坐堂行医”变“上门定制” 市北家庭医生开辟医养结合新途径

去年7月,家住市北区即墨路街道的居民吕子有患上了高血压合并心脑肾并发症。在大医院看病结束之后,他就一直在祥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小病慢病就在社区治疗,既省时又方便,国家政策就是好。”他经常说,社区也会定期的给免费测血压、血糖,宣传健康教育,给与健康生活指导,做到没病预防,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杜绝并发症的发生,及早扼杀在原发病状态,为居民当好健康守护人。“以前,一说医生大夫,那都是坐堂行医的,病人到医院,医生负责诊治。诊治完,病人就走了。病治好了?还是病人去其他医院了?医生也不知道,”市北区卫计局副局长马海莉介绍,现在市北区正在做的是不但要把社区医院建到居民家门口,“我们医生的职责也在改变,由‘坐堂行医’转变为‘上门定制’。现在的社区医院不但要为病人建立档案,而且我们还定期进社区、进家庭,提供上门服务。”

此外,市北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结合居民不同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包”,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提供家庭医生上门医疗、心理辅导等服务。个性化服务内容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病长处方、重点疾病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十二项服务。截至目前,市北区共有165支家庭医生团队,32万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如今,该区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已达到签约人数的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