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教你看懂衣服標籤,原來衣服里也分「安全等級」

買完衣服後,你是否為了馬上就穿,迫不及待剪掉了標籤?

一分鐘教你看懂衣服標籤,原來衣服裡也分“安全等級”

殊不知,你剪掉的標籤並不是一張簡單的紙片,而是藏有衣服重要信息的“安全密碼”。標籤上通常會寫有貨號、尺碼、成分、產地、洗滌說明等。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教你讀懂這些藏在衣服標籤裡的信息,放心穿衣。

受訪專家

北京市紡織纖維檢驗所高級工程師 韓軍

衣服有3種安全類別

衣服標籤上的信息中,以A、B、C分類的“安全類別”與健康息息相關,在選購時,要看好其安全類別是否符合個人需要及服裝種類。

一分鐘教你看懂衣服標籤,原來衣服裡也分“安全等級”

紡織產品的安全級別是根據國家標準分類的:

A類嬰兒能穿

A類是嬰幼兒紡織產品,即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如尿布、高檔內衣、睡衣、床上用品等;

B類可做內衣

B類是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即在穿著或使用時,產品的大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襯衣、T恤衫、裙子、褲子等;

C類不能貼身

C類是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即在穿著或使用時,產品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或僅有小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外套、窗簾、桌布等。

新衣服上含有甲醛?

說到甲醛,不少人都會心頭一緊。網上甚至有傳言說,新衣服不洗就穿會因甲醛超標緻癌。

在衣服加工的過程中,甲醛發揮了除皺、保色的作用。其實衣服的標籤上把甲醛的含量都標得明明白白。

不同類別產品還體現了甲醛含量和酸鹼值(pH值)等指標。

  • A類產品的甲醛含量必須低於20毫克/千克,pH值允許在4.0~7.5的偏酸性範圍。
  • B類產品甲醛含量低於75毫克/千克,pH值與A類產品一樣。
  • C類產品甲醛含量要求低於300毫克/千克,pH值允許在4.0~9.0範圍。

pH值是溶液酸鹼性的度量,一般情況下,人體皮膚的pH值在5.5~7.0之間不等,略呈酸性,皮膚的酸性環境可以抑制某些致病菌的生長繁殖,保護皮膚免遭感染。

紡織品的pH值是生產加工過程決定的,皮膚接觸了殘留在衣服上的酸鹼,會導致過敏;紡織品pH值過高或過低,不僅刺激皮膚,還可能使皮膚感染。

不過,不用過分擔心,新衣服經過洗滌、晾曬一段時間後,甲醛會基本揮發、分解掉。

專家建議,挑選貼身衣服時,儘量避免顏色過深的,如大紅、大綠、深藍等,因為顏色越深,衣物在染色過程中使用的染色劑就越多,接觸染料中有害物質的機會就越大。

一分鐘教你看懂衣服標籤,原來衣服裡也分“安全等級”

新衣服洗完再穿

出於健康和衛生角度考慮,還是建議新買的衣服還是洗乾淨之後再穿。

對於新衣服,很多人沒有“先洗再穿”的習慣。一項有 11266人參與的調查顯示,新衣服買來後都會洗的人只有 22.8 %。

一分鐘教你看懂衣服標籤,原來衣服裡也分“安全等級”

過敏體質者購買新衣服後,最好洗兩次再穿。因為新衣服洗一次仍可能殘留染料,容易導致皮膚髮紅、瘙癢和皮疹鱗屑,發病處多為腰部、頸脖、大腿和腋下等摩擦和出汗較多的部位。

徹底清洗新衣服,除了減少其中導致過敏的化學物質之外,還可減少其中的病菌等汙染物。

其他顧客試衣時很可能會留下病菌和蝨子等寄生蟲,傳播疥瘡等傳染病。因此,無論什麼面料的新衣服,最好先洗後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