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以來,這一句唐詩始終爭論不休,都說是從鬼那裡偷來的!

隋朝開始,科舉制度正式確立開始,《詩》、《書》、《周禮》、《禮記》、《易》、《春秋》、《孟子》、《論語》、《大學》以及《中庸》等儒家經典以及從隋唐就開始的詩賦等,歷來都是科舉考試基本上千年不變的。

當然,與清朝時期死記硬背的八股文不同,唐朝的科舉更人性化,因為考官通常會出一個題目,讓考生們寫一首唐詩來描述。今天就要說一句唐詩,一千多年來,竟被人們稱之為“從鬼那裡偷來的。”

一千多年以來,這一句唐詩始終爭論不休,都說是從鬼那裡偷來的!

話說在唐玄宗天寶六年,進士科主考官就出了這樣一個題目,“湘靈鼓瑟。”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題目,湘靈指的是兩位湘水女神,傳說大禹在南巡的途中病死了,他的兩個妻子娥皇、女英便趕到湘水邊上痛哭,最後,兩人一起跳下了湘水,從此便化身於湘水女神。至今,人們在湘水細聽,還能聽到她們以樂器彈奏出來的旋律。

雖然現在的人們很少知道這個故事了,但在唐朝,這件事就算是三歲小童都知道。在聽到這個題目後,幾乎每個人考生都作出自己的詩詞,大致意思不外乎是歌頌娥皇、女英對待愛情的堅貞之類的。

一千多年以來,這一句唐詩始終爭論不休,都說是從鬼那裡偷來的!

然而,一位考生給出的答案,卻讓所有人大驚失色,“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當聽到這句的時候,考官猛地站了起來,大聲地喊道,“此詩必定是得到了神助!”於是馬上推選出此人為狀元,此人便是“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一千多年以來,這一句唐詩始終爭論不休,都說是從鬼那裡偷來的!

這首詩妙就妙在最後的結尾兩句,等到聽者醒過來的時候,發現鼓瑟之湘靈早已遠去,只留下了青青山色。按照我們現在人來看,此詩自然是不足為奇,但那可是唐朝。根據史書記載,此詩一傳出,便讓天下人震驚,甚至還有人傳出謠言,說這句詩,是錢起在鬼神那裡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