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都錯了、逼平印度已經不錯了,中國足球需要推倒重來!

哀莫大於心死!

對於絕大多數熱愛中國足球的人來說,昨晚國足主場0:0戰平亞洲三四流的印度隊,都幾乎變得無話可說,也都又一次感受到那種深深的絕望!


其實,我們都錯了、逼平印度已經不錯了,中國足球需要推倒重來!


對於1982年代就喜歡足球、如今已是油膩大叔的筆者,昨晚是邊喝小酒邊看了賽事直播,然後回家倒頭睡了一個好覺。一夜無夢、毫無尿意!

一覺醒來,睜眼想的還是國足,36年的魂系夢繞,不是說放下就能放得下!

1992年代,當時全國掀起了中國足球職業化的大討論,筆者用了一箇中午午休的時間輾轉反側,寫了一篇有關職業化設想的文章,參加了本地報紙舉辦的中國足球職業化徵文比賽,最終順利獲獎。

也就在那年,彼時豪情萬丈的徐根寶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橫下一條心、一定要出線的”的狠話,但在與韓國國奧隊打平就可出線的情形下,卻遭遇了“黑色九分鐘”連掉三球,以1:3落敗出局。


其實,我們都錯了、逼平印度已經不錯了,中國足球需要推倒重來!


看完直播走回家路上的筆者,懊惱、沮喪得直想一頭撞向路邊的電線杆!

彼時,筆者根本想不到自己隨後二十多年會被中國足球一虐再虐!

兩年後,中國足球職業化聯賽——甲A聯賽大幕開啟;五年之後,筆者也實現了成為一個足球記者的夢想!

隨後,1999年的那個冬天,筆者在重慶大田灣體育場親眼目睹了舉國震驚的“渝沈之戰”,彼時現場的央視記者賽後想採訪各界人士談談對比賽的感受,卻幾乎沒有人接受這難得的上鏡機會。

義憤填膺的筆者當時也婉拒了接受採訪的邀請,當時心中那句“中國足球這樣下去沒救了!”的話,被明哲保身的懦弱吞了下去。

隨後中國足球經歷了什麼已經眾所周知:2002年撞進日韓世界盃和2004年獲得亞洲盃亞軍的短暫輝煌,中國足球開始進入自由落體式的下滑,直到近年來金元中超的堆砌,讓中國足球重新贏得了過人矚目,可中國足球的水平,卻依舊處於停滯、甚至是倒退的惡性循環中。

親身經歷、甚至是很長時間裡近距離接觸中國足球,再反過來審視昨晚國足0:0戰平印度的比賽,已經遠離足球圈快五年的筆者心靜如水,卻有一種最強烈的感受:中國足球必須全盤推倒重來,才能讓人看到希望!


其實,我們都錯了、逼平印度已經不錯了,中國足球需要推倒重來!


與印度隊的比賽,球迷邊看邊罵,(國腳)臉都不要了!沒有搜到這場比賽國腳在場上奔跑的數據,但肉眼的觀測是最直觀的,誰能說他們的態度沒有問題?


其實,我們都錯了、逼平印度已經不錯了,中國足球需要推倒重來!


跑得懶散也就罷了,這場比賽他們踢得一如既往的一團亂麻,當前一天韓國主場2:1拿下世界排名第5的烏拉圭、考察新人為主的日本主場輕鬆3:0戰勝巴拿馬之後,拋開結果,國足在場上體現出了什麼技戰術?

我們與兩個近鄰的足球距離,已經一如既往的漸行漸遠!

這場比賽裡皮又一次成為眾矢之的,拿著全世界最頂級的高薪,他調教的國足就是這個熊樣?去年世預賽12強建立起的一點威望,在最近一年消散得無影無蹤後,很多人開始質疑裡皮是“騙子”,可當初中國足協請他的時候,其實更多的只是定位於“救火”,而並沒有更長遠的考慮。


其實,我們都錯了、逼平印度已經不錯了,中國足球需要推倒重來!


曾經主場1:5輸給過泰國隊後,就可以理解昨晚0:0逼平印度已經不錯了,畢竟印度在前不久南亞錦標賽決賽上,還1:2輸給過馬爾代夫。未來,國足贏不了馬爾代夫這樣的亞洲魚腩,成為現實已經並非難事!

為什麼火爆的中超救不了國足?為什麼金元堆砌的變革也救不了國足?

中國足球就像斯芬達克斯之謎,連上帝也拯救不了!


其實,我們都錯了、逼平印度已經不錯了,中國足球需要推倒重來!


也許,中國足協和更高層的人士的出發點是對的,U25國足集訓營的建立,就是要將中國足球推倒重來!

可他們的出發點依舊是急功近利的,僅僅建立在一屆奧運會和世界盃。中國足球其實一直就毀在急功近利的!

與印度隊的比賽,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該贏而沒有贏下的比賽,而是中國足球問題的又一次集中暴露。

裡皮賽後說聯賽處於末期,有的球員心思沒有集中在比賽,韓國球員、日本球員也處於聯賽末期,甚至海外球員還處於聯賽關鍵期,為什麼他們的態度沒有問題?

中國球員的態度問題是怎麼造成的?

聯賽,畸形的聯賽。中超聯賽如今的火爆程度在全世界範圍都可以說是屈指可數,更大有衝頂亞洲第一聯賽之勢,可是於中國足球卻利弊難言。

廣州恆大攜中超七連冠之勢,在亞冠一度打出輝煌戰績,讓國人倍感自豪,但同樣是廣州恆大造就了聯賽的畸形,哄抬國內、全球球員和教練身價。

這其實是職業足球必然的過程和規律,原本無可厚非。


其實,我們都錯了、逼平印度已經不錯了,中國足球需要推倒重來!


但是,這樣的哄抬,於中國球員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同樣造成中國球員身價虛高、薪酬虛高,造成聯賽利益高於國家隊利益的惡性循環。

職業足球或許就應該是這樣,但對比英格蘭等歐洲聯賽,球員的薪酬雖然高於國民平均收入數倍數十倍,但中國球員的薪酬,卻遠遠超過國民平均收入的數百倍、甚至數千倍,這就不太正常了。

試想,一個球員踢一場比賽贏球獎金數十萬,相當於普通人工作幾年,即使一個替補隊員,年薪也可以達到上百萬,中國球員何來生存危機?又怎麼可能為沒有多少經濟利益的國家榮譽拼盡全力?

誰給了中國球員舒適的生存環境,財大氣粗的企業?廣州恆大隻是按照商業規律和企業運作在搞足球,有錯嗎?沒錯,他們帶給了中國足球更大的活力,為中國足球掙得了更大的榮譽。

錯在中國足協?其他體育項目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中國足協就是一幫庸人、懶人?處於中國這樣錯綜複雜的環境當中,足協也有難言之隱,但誰又不想自己分管的項目好呢?

中國足球之所以成為痰盂,其實是所有人的錯!球迷也有錯嗎?有的,所謂“勝也愛你、敗也愛你”,這樣無腦的支持,也造成了球員身價和薪酬的虛高,面對實力資質平平卻拿著遠遠不符自身身價的薪水的國腳,卻還有那麼多球迷去追捧。

昨晚國足與印度的比賽就湧進了三萬觀眾,去化少至幾十、多至幾百元錢去受虐,也從來沒有人為中國足球的無為去找消協。

去找消協只是一個玩笑,只能說明,全社會對中國足球還是太寬容,如此水平卻又如此暴富,不是簡單的仇富,而是這不合理的現象,得不到根本的改變。一定程度上來說,只有對中國足球的“冷”,才是對中國足球真正的“熱愛”!

中國足協和更高層面的人士想改變,但卻只是從短期目標和急功近利的心態著手,這樣的推倒重來,顯然不可能讓人看到希望!

U25國家隊集訓營在爭議聲中起步,但十數年前海埂封訓以及當年健力寶隊的鮮活例子早已說明,這條路走不通,即使可能在短時間內讓人看到煥然一新的面貌,但長遠來看,改變不了中國足球的本質!

中國足球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足球風格?這個問題幾十年都沒有解決,從施拉普納、霍頓、卡馬喬、佩蘭等到裡皮,全世界的教練都請了,可我們依舊看到的是毫無戰術風格、一如既往表現得一團亂麻的國足。

近鄰日本已經是一個現成的範本,從少兒時期開始,各級國家隊和球隊都是統一的風格,這使得他們從來不會像中國足球一樣表現得大起大落,當他們開始憧憬世界冠軍的時候,已經沒有多少人會說他們狂妄,因為他們的女足已經實現過世界冠軍夢!而我們,再次衝進世界盃都成為一種奢望!

以本屆國家隊為例,裡皮的到來從蜜月期到如今的貌離神合,根本就在於中國足球長期以來建隊思路模糊不清、只著眼於眼前的思路契合。總是以眼前的奧運會和世界盃為目標,卻總是承受一次次的失敗,中國足球就像一個想發大財的屌絲,只想一口氣挖個金娃娃,卻總被殘酷的現實,一次次無情的粉碎髮財夢。

中國足球的青訓近年來有所進步,但同樣還是讓人看不到希望,全社會對足球只有唾棄和謾罵,以踢足球為恥的心態蔓延在各個層面,中國足球的沒希望是根植在多數人的心理,沒有足球文化的中國足球,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根本改變,無論用任何辦法。

其實,我們都錯了、逼平印度已經不錯了,中國足球需要推倒重來!


吐一口痰是容易的,但提出建設性意見,卻是困難的。國足與印度隊的比賽只是一場普通得再普通的比賽,但再次讓人絕望的背後,卻是提醒著我們,中國足球必須推倒重來!

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贊成U25國家隊集訓營,是因為中國足球一直處於一個“久病亂投醫”的處境下,但這樣束縛人性的集訓註定不會成功。

中國足球需要最徹底的變革,需要推倒重來,但絕不是以“官本位”思維來改變,而是需要從各個層面進行深刻的、最徹底的反思,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U25集訓營,而是需要又一次全民參與的足球大討論、需要一次最徹底的、著眼長久的全盤變革。

否則,局部的變革不能改變中國足球的實質,讓人永遠看不到希望!假以時日,國足輸給馬爾代夫也很快會成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