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特色食物,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歷史故事!

清明小長假就要到了,大家是不是已經開始期待放假了!不過身為吃貨的小編,總是在想著吃!

清明節的特色食物,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歷史故事!

清明節的特色食物。你知道是什麼嗎?

對!就是那個網紅的“青團”!

清明節的特色食物,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歷史故事!

青團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小吃。用艾草汁加入到糯米粉中,再包上豆沙或者蓮蓉,軟糯香甜,甜而不膩,帶著淡淡地的青草味兒。

清明節的特色食物,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歷史故事!

近些年,這個特色小吃也進軍了網紅美食,成為年輕人爭搶的美食之一。那麼,青團為什麼是清明的特色食物?它又有著怎樣的歷史故事呢?聽小編細細道來!

相傳,清朝末年,清明節那天,天平天國將領李秀成躲避清兵的追捕,附近的農民幫助李秀成裝扮成農民的模樣一同耕地,清兵沒有抓到李秀成當然不肯善罷甘休,於是設立關卡,每個進村的人都要進行檢查。防止他們給李秀成送吃的。

那個農民回家正思考如何給李秀成帶吃的。結果不小心摔倒在艾草中,手被染上了青色。於是他計上心頭,用艾草汁做了糯米糰子,放到艾草中,躲過了關卡。

清明節的特色食物,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歷史故事!

李秀成吃了後覺得香甜軟糯,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清明節的特色食物,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歷史故事!

原來,青團背後還有這麼一段歷史。現如今,青團已經成為了網紅食品。不過,小編覺得青團的味道並不好,可能是享受不了艾草的味道吧!

那麼,大家覺得青團的味道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