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半的孩子,玩遊戲一定要贏、輸不起,有什麼好辦法教會他輸贏不重要?

曼媽媽育兒


轉自網絡:

爸爸和5歲的小斌一起下圍棋,一局下來,爸爸輕鬆獲勝,小斌不幹了,哭著說不算,要重來。這一局,爸爸一開始就讓了小斌5個子,但最後小斌還是輸了,氣急敗壞的小斌一把把棋子都掃到了地上……

小斌的行為,就是典型的“輸不起”的表現。這種現象在不少孩子身上都能看到,因為平時在玩遊戲或者比賽時,家長看孩子小,一般都會讓著孩子,讓孩子“贏”,長此以往,孩子形成了一種假象:我很棒,能力很強,他們都玩不過我!

然而,在真正的比賽中,其他人不會像父母一樣讓著孩子,這時候孩子的真實水平展露無遺,自信慣了的孩子很容易一時之間接受不了“輸”的事實和打擊。

為了避免孩子“輸不起”這種現象,家長在和孩子玩遊戲或者比賽時,應該注意這幾點:

1、讓著孩子要適度

對於孩子剛接觸的遊戲,為了激發其興趣,家長在和他們玩時,一開始可以適度讓著孩子,讓其“贏”幾局,體驗遊戲的快樂。但隨著孩子對遊戲的熟悉和水平的提高,家長就要逐漸展現出自己的真實水平了,讓孩子有輸有贏。

2、提前制定規則,讓孩子知道你在讓著他

比如說和孩子下棋,家長可以提前和孩子約定讓他幾步,一旦遊戲開始了,雙方都要遵守遊戲規則,不準再悔棋讓棋。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你在讓著他,而不是家長偷偷地讓著孩子,使孩子誤認為是因為自己的水平高才贏的。

3、鼓勵孩子多和同齡人競賽

由於大人和孩子的實力懸殊,雙方進行比賽實際上本身就有些不公平。其實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和同齡人玩遊戲、比賽,這樣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無論是輸是贏,都更能反映孩子的真實水平,也能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

4、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輸贏

無論輸還是贏,都是人生中必須要面對的,因此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贏了不得意忘形,輸了不垂頭喪氣!

這就需要家長在孩子輸了時,不打擊更不諷刺孩子,也不用表現得過於緊張,家長如果用平常心對待孩子的輸,孩子也就不會那麼在意自己的輸;在孩子贏了的時候,家長也不要表現得過於誇張和興奮,適度表揚和獎勵即可,這樣孩子才能用平常心對待輸贏。

另外,無論孩子輸還是贏,家長都可以在比賽之後引導孩子總結經驗和教訓,幫助孩子提高水平。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嘻嘻啊啊


大寶三歲多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只能贏,不能輸。後來五歲多去學跆拳道,教練也反應過這個問題。說是教練發了跆拳道獎勵的幣,但大寶做的動作不標準,要退回去一些,他就不幹了,哇哇哭,能得不能失。訓練、比賽也是,一旦輸了,就倒地哭。

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在意輸贏呢?

孩子在5歲的年齡,正在從“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中,還需要一段時間。再加上他對輸贏的規則,並不是那麼清晰,他不知道,在真實的社交當中,規則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每個人都要遵守?

比如一起吃飯,說好了15分鐘吃完,但孩子吃不完,家長可能會說,算了,延時吧,孩子可能就覺得,15分鐘也不是什麼規則,自己完成了就是贏了,跟時間沒關係。這也就打破了規則,也無法理解,規則到底對他有什麼好處?

跟孩子一起看過《我贏了,不,我贏了,不,我贏了》這本繪本後,他有了很大的轉變,好像沒那麼在乎輸贏了。

這本繪本中勞拉有個同齡的哥哥叫查理,可以幫他在真實社交中,學會如何正確跟別人比賽。後來我問他,為什麼沒那麼在乎輸贏了?他說:“輸贏就像哥哥和弟弟,他們都是在的,這次輸了,你上次也贏過,下次還可以贏啊!”聽到這裡,我很是欣慰。

接著大寶說:“玩遊戲最重要的是開心啊!”一句話讓我覺得,他真的長大了,懂得了輸贏對於自己的意義,並沒那麼重要,過程更重要。

如何幫孩子正確理解輸贏?

孩子在乎輸贏,和我們成人理解的不同,他只是不明白,輸贏到底意味著什麼,只是覺得,“贏就很好!”所以,才回很在意。

第一,家長折中發揮。

在跟孩子玩遊戲的時候,不必要用全部力量跟孩子玩,這是在碾壓未成年人。比如,家長跟四歲的孩子賽跑,無一例外都是成人佔上風。孩子會很著急,為啥每次都是你贏?

但如果選擇,用單腿跳跟孩子進行比賽,這樣比較公平,遊戲也更好玩了。

第二,幫孩子總結失敗的原因

不管比賽也好,其他事情也罷。一旦輸了、失敗了,這肯定有原因的。孩子可能會鬧情緒,家長不必因為他這樣的行為就感覺很生氣,每個人失敗了都會很難過的。跟孩子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下次想贏回來,就要多總結,失敗的原因,並提高技能和水平,這樣才有機會取勝。

Tips:直面結果,別說“沒關係”這種話,真的失敗了,孩子會覺得自己很弱,加上家長的話,他更難過。可以跟孩子總結,過程中是不是有進步,是不是很喜歡、很享受。如果是,這就不算失敗,不必拿“成敗論英雄”,有進步就不算失敗。

第三,正確發洩情緒。

孩子失敗了,情緒上會有失落的表現,或者非常沮喪。這些都是正常的,別覺得孩子輸不起,更不要惡語相向、諷刺他。可以幫孩子把情緒發洩出來。比如,大喊或聽他傾訴。等孩子情緒平復後,再跟他一起分析原因和講道理。

第四,具有成長型思維。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呢?就是

這一次失敗了,下次繼續努力,還會贏的!成功從來不是隻靠運氣和天賦,和努力、方法都有關係。

告訴孩子,哪怕周圍的人都被打敗了,自己也要相信,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遠比垂頭喪氣更容易贏。

事實上,沒有哪個人不喜歡贏,孩子喜歡贏,很正常。輸不起只是他不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必太過憂慮。幫孩子建立正確的輸贏價值觀,並適當進行引導,孩子才能逐漸明白,到底輸贏代表著什麼,也能正確看待結果了。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凌晨媽媽育兒


跟我兒子一樣大。這種問題不是好正常嗎?

所以我家五歲的哥哥和三歲的妹妹天天打架。只要不涉及太嚴重的欺壓或拼命來拉住我一定要我怎樣,我一般不太管他們。

如果實在超出這些範疇了,我會引導他們好好溝通,誰先想辦法解決問題就加小紅旗。這招不是百分之百管用,但能解決百分之八十的問題。我挺滿意的了!😁😁

另外,為什麼要告訴他輸贏不重要呢?輸贏當然重要啦!他有這種心理也是正常的。等他更大些,再慢慢引導他,那時他自然會懂的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