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腫瘤疫苗未來趨勢

分析腫瘤疫苗未來趨勢

主要的腫瘤免疫治療方案包括治療性腫瘤疫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溶瘤病毒等。雖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CAR-T研究累累碩果,但針對實體瘤的療效較為有限,而治療性腫瘤疫苗備受矚目,成為實體瘤治療的重要突破口。

腫瘤疫苗受捧 市場規模可達千億美元

雖然Provenge是目前唯一已獲批的劃時代的適應症為實體瘤前列腺癌的腫瘤疫苗產品。但多個臨床研究發現腫瘤疫苗在實體瘤有突破性試驗結果,隨著腫瘤疫苗臨床試驗的爆發,未來腫瘤疫苗在腫瘤攻克上將大有所為。

分析腫瘤疫苗未來趨勢


據 IMS 數據顯示,2012年-2016年,全球抗腫瘤藥物治療從910億美元增至1130億美元,全球規模增速分別為3.3%、7.4%、11%、12.4%、12.3%,其中美國佔全球腫瘤治療總花費的46%。自2011年以來,腫瘤藥物花費CAGR為 11%,而維持治療藥物的花費在2016年增長了2%。2012-2017年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由604億元增至1268億元,近年增速保持平穩,增速保持在14.3%左右,年均CAGR約為 16%,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可達1447億元。

全球抗腫瘤用藥正快速走向精準醫療時代,未來國內腫瘤藥物發展將會向國際看齊,腫瘤疫苗將佔據重要市場空間。面對中國腫瘤藥物結構落後的局面,國內重點企業開始積極佈局腫瘤免疫治療領域以期彎道超車。西南證券認為,腫瘤藥物治療不同研究領域巨頭將共同促進中國腫瘤藥物結構改革,推進中國腫瘤免疫療法的發展。

分析腫瘤疫苗未來趨勢


腫瘤疫苗在融資併購受市場熱捧,自2013年起融資併購頻率加速。以Dendreon為例,公司先後於2015年 、2017年被 Valeant、中國三胞集團分別以2.96億、8.19億美元收購,可見市場對腫瘤疫苗發展的樂觀態度。

腫瘤疫苗適應症眾多 突破關鍵因素

腫瘤疫苗是腫瘤免疫療法的重要組成,其原理是通過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利用腫瘤細胞或腫瘤抗原物質誘導機體的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反應 ,增強機體的抗癌能力,阻止腫瘤的生長、擴散和復發,以達到清除或控制腫瘤的目的。

美國國家腫瘤研究所(NCI)將腫瘤疫苗分為預防性腫瘤疫苗和治療性腫瘤疫苗兩大類。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是美國上市的兩種類型的預防性腫瘤疫苗。治療性疫苗只有用於轉移性前列腺癌的Sipuleucel-T(商品名稱:Provenge)。

早在1970-1980年,許多科學家認為癌症與基因突變有關,到了1990-2000年發現腫瘤相關抗原(TAAs),TAAs 聯合各種疫苗佐劑和運載方式創造出腫瘤疫苗的各種可能。進入21世紀,全球進行了大量的腫瘤疫苗臨床試驗,Sipuleucel-T腫瘤疫苗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平均延長了前列腺癌患者 4.1個月的生存期。

分析腫瘤疫苗未來趨勢


腫瘤疫苗在設計的時候,將相關抗原注射到人體內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動員免疫系統攻擊現有癌細胞,能有效阻止和殺滅腫瘤細胞。抗腫瘤疫苗又可將其分為腫瘤抗原肽段、基因修飾多肽疫苗、質粒 DNA 疫苗、病毒及細菌載體疫苗、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 ,DC)疫苗等。

抗原種類不同適應症也不同,如:(CT)抗原,可適應膀胱癌,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骨髓瘤,卵巢癌。組織特異性抗原,可適應B細胞淋巴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等

儘管腫瘤疫苗經歷數十年的發展,但仍有很多治療難點去攻克,目前腫瘤疫苗面臨的挑戰是抗原的免疫原性弱造成腫瘤免疫耐受和優化抗腫瘤免疫逃逸佐劑的設計。

與 Provenge 同期開展的腫瘤疫苗臨床試驗絕大多數目前已經結束,雖然大多腫瘤疫苗走到III期臨床試驗,但絕大多數腫瘤疫苗III期臨床試驗因為未見總體生存期改善而失敗。雖然困難重重臨床試驗失敗,但也積累了寶貴的臨床研發經驗。

分析腫瘤疫苗未來趨勢


目前臨床 試驗上腫瘤疫苗主要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用藥。“腫瘤疫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

用藥可以產生有效的特異性殺傷且持續活化狀態的 T 細胞,並且阻止腫瘤細胞建立抑制性腫瘤微環境。

BavarianNoridc公司在研究腫瘤疫苗Prostvac與ipilimumab聯用治療轉移性、去勢耐受型前列腺癌的I期臨床試驗中,單獨使用ipilimumab治療的患者總體生存期為26.6個月,聯合Prostvac組總體生存期為37.2個月,療效顯著提高。公司還展開了Prostvac與nivolumab聯合應用II期臨床試驗,同時也顯示了療效提高的情況。此外芝加哥大學、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悉尼坎摩爾綜合癌症中心等多家機構或研究所都先後展開了腫瘤疫苗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應用的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結果均顯示療效有所提高。

分析腫瘤疫苗未來趨勢


美國路易斯威爾大學癌症中心的Jason Chesney博士將將患者按照 1:1 的比例隨機分配到治療黑色素瘤的腫瘤疫苗Talimogene laherparepvec+伊匹單抗或伊匹單抗單獨使用的兩組中。結果顯示總體應答率聯合組比單獨使用組的 ORR 顯著性改善,聯合組和單獨使用組分別有38 例、 18 例患者發生了客觀應答。其中聯合組完全應答、部分應答分別為13%、26%。單獨使用完全應答、部分應答分別為7%、11%。客觀緩解率差異為20.8%。

分析腫瘤疫苗未來趨勢


腫瘤疫苗除了可以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應用,還可以聯合化療、小分子靶向藥物、激素治療等,而大多數化療藥物是具有細胞毒性的,腫瘤疫苗與化療藥聯用可產生協同作用,進而減少化療藥物的劑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小分子靶向藥物聯用可減小腫瘤的體積和其內部壓力,進而獲得更好效果。與激素聯用可有效減少腫瘤微環境中惡性細胞,形成免疫刺激環境。

雖然治療性腫瘤疫苗僅有美國的Provenge,但隨著腫瘤疫苗的突破性進展,以及聯用治療效果的顯著提高,將越來越多藥企佈局腫瘤免疫治療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