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2018年8月19日對於王思聰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他除了吃飯喝水在微博上維護娛樂圈秩序之外還要做一件特別的事情——參加LPL的比賽。這一天IG對陣VG的第一場比賽中他代表IG完成了他的LPL首秀,在經歷了一場精彩激烈的比賽之後,憑藉IG5人的合力發揮,思聰贏下了他的LPL首秀,而第二場比賽思聰並未再登場,賽後王思聰宣佈退役。

由於和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專業訓練,在實力上和電競職業選手還是有明顯差距,賽後王思聰獲得了電競楊超越的稱號,在網絡上的輿論也是以嘲笑諷刺居多。那麼問題來了,王思聰為什麼要參賽?作為IG電競俱樂部的創始人的王思聰,在中國電子競技的荒蠻年代一步一步把IG經營起來,平時與職業選手的交流和了解肯定比一般人來的多,對於自己和職業選手之間的差距,他肯定比其他人都清楚,在賽場上出醜的概率肯定會偏高。如果說他是想過遊戲癮的話,以他的資源和能力,在私下組織9個電競職業選手來和自己玩幾局遊戲也不會有太大的難度。為什麼他會選擇在LPL賽場,萬眾矚目的環境下玩這一場大概率會讓自己出醜的遊戲呢?

下面是王思聰參加比賽時網上的幾組數據對比。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圖一是王思聰比賽當天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排行榜,思聰上榜兩條熱門,其中王思聰百分百勝率退役的熱門討論的熱度達到了一億人次,另一條調侃王思聰為電競楊超越的熱門討論熱度也有5000萬人次。

圖二是王思聰比賽的時候熊貓直播的觀看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觀看人數4765.32萬人,平時LOL一場比賽平均觀看人數為250萬人左右。

討論的熱度和觀看人數呈正相關。邏輯似乎越來越清晰了。包括熊貓之類的各大直播平臺是觀看LOL的主要渠道,王思聰參賽事件在網上包括新浪微博在內的各大網絡平臺發酵,吸引大量關注,為直播平臺吸引了大量的流量,所以在比賽直播時,觀看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4765.32萬人次。這4700多萬人中其中一部分是直播平臺的常駐用戶,另外一些人則是平時不看直播,單純被思聰參賽事件吸引的吃瓜群眾。這部分新鮮客戶在觀看了思聰比賽之後有可能被其他直播內容所吸引,而成為直播平臺常駐用戶的可能。做為熊貓直播大股東的王思聰相當於用一次玩票行為,免費為自己的直播平臺做了一次效果超群的廣告,為平臺帶來了大量的流量。

為什麼思聰不惜搭上自己賣力去扶持熊貓直播平臺?直播作為新興的娛樂方式,在年輕人的生活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中主營業務為直播的虎牙已經悄然在美股上市,陌陌的直播業務也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為什麼直播行業這麼火?

行業興起深厚的基礎

電子遊戲是宅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日本的宅文化從萌芽到盛行,已經有 20 年的歷史,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宅文化已向世界各地不斷傳播開來。而電子遊戲作為宅文化的一種,陪伴著一代人的成長為其來歡樂。而中國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鎮化的進行,城市裡出現了這樣的現象,一個家庭白天的時候母外出工作,兒童因為安全的原因留守家庭,這樣就為兒童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宅環境,而電子遊戲自然就成為了兒童消遣的途徑之一。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遊戲成為了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的生活習慣,於是中國遊戲開啟了十年高速發展期,目前存量玩家已達5億人,遊戲的市場規模與2018年更是接近了2000億元。群體龐大的遊戲玩家門的社交需求日益凸顯。遊戲在線直播平臺的興起為玩家們提供了有效的社交途徑,觀賞他人視頻比查看文字版攻略更容易學會遊戲技巧,彈幕這種即時有參與感的互動方式也讓用戶們得到了更好觀看體驗。

市場份額擴大和付費意願提升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國內遊戲視頻直播處於發展初期,遊戲宅付費意識強.自 2013 年起,國內也逐步出現大量遊戲直播平臺, 如鬥魚 TV、戰旗 TV、熊貓 TV 等。直播行業的的市場規模也隨之與日俱增,預計2022年,直播行業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000億人民幣,而隨著具有宅模式生活方式的年輕一代經濟能力的增強和中國人付費意識的提升,直播流量變現能力也將大幅提升。其中為高清模式付費的意願已經高達59%。

隔岸觀‘火’:大洋彼岸的直播行業盛況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遊戲直播平臺Twitch憑藉著超高的粘性月均獨立訪問用戶已超過1億,其佔據了全美視頻直播領域近一半的市場份額,早已將新聞類直播網站遠遠甩在身後,在與傳統視頻網站Hulu的對壘中也不落下風。吸引力堪比體育賽事,這也許超出想象遊戲直播平臺Twich在全美視頻直播領域已經超過主打體育直播的 ESPN,英雄聯盟 2015 全球總決賽的視頻直播觀看人數更是超過了 NBA 總決賽。

有理由相信,在網絡基礎硬件和直播普及度不如美國的中國,直播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直播與視頻的區別

直播為什麼能從視頻的手中分一杯羹,視頻是提前設計好視頻的內容和確定受眾群體,製作好內容,節目內容因為提前準備,從而漏洞少質量高,但也因為整個內容提前準備好,無法把握好觀眾的實時要求,從而導致在觀眾觀看過程中由於內容不符合觀眾的口味而流失觀眾。直播是實時製作節目的內容,主播隨時可以和觀眾實時交流互動,瞭解觀眾需求根據觀眾的需求改變直播內容,更好的掌握整個局面,也由於直播內容是實時製作,無法NG,從而比較容易出現紕漏和失誤,但好的主播會根據情況隨機應變,把失誤變成笑點,反而增強直播的節目效果,正如喜劇表演大師卓別林的名言,‘全世界最精彩的演出,就是出錯的那一次’。直播這種娛樂形式正式符合當下時代個性化定製化需求而越來越廣泛的為人們接受。

以下為直播行業運作的詳細流程: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一場直播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場表演。這和一場京劇表演或者街邊的街頭藝人表演沒什麼區別。只不過表演的地點變成了網上,觀眾觀看的渠道變成了PC端或者移動端而已,而構成一場高質量的表演有兩個核心要素,一個是舞臺,一個是演員。由此,圖中的流程可以看出在直播行業核心的方也是兩個,一個是直播平臺,直播平臺負責和軟件設施服務方還有版權方溝通協作,統籌利用資源搭建一個可以提供良好直播環境的絡平臺,這是進行一場高質量直播的基礎。搭建一個進行表演的舞臺。另一個就是主播,主播是直播內容主要的創作者,直接決定了直播質量的高低。工會和俱樂部只是控制主播質量和提升主播業務能力的一種組織形式。而有了高質量的直播,主播和直播平臺才有籌碼去和商家還有用戶去談收益的事情。這種模式和古時街頭藝人的表演何其相似,先進行表演然,取悅了觀眾之後,才獲得打賞。

所以直播公司大體的發展之路是先投入成本搭建舞臺,為保證表演的質量,又要持續花費成本留住高質量的演員和維持表演場館內的高質量的環境,而觀眾的人數一定是由少到多的。所以直播公司一開始一定是處於虧損狀態,隨著觀眾人數的增加,收入的增多,才逐漸達到盈虧平衡,之後隨著人數持續增加,或者平臺做成了品牌提高門票的價格,隨之開始盈利。這也要求了直播平臺必須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度過剛開始的不盈利的時期。由於客戶群體打賞比率比較穩定,客戶量直接決定了收入量,從而客戶數量的增長速度則直接決定了直播公司不盈利時期的長短。這也能很好的解釋,為什麼王思聰自己親自披掛上陣為熊貓吸引流量。把自己身上自帶的流量變現成熊貓直播的流量。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在2015年直播元年開啟之後,直播行業進入了模式探索還有市場搶佔時期,經歷了三年時間直播用戶爆發式的增長之後,行業格局逐步形成,空白市場(沒看過直播的人)越來越小,據預測在2018年之後增長速度將有所放緩。直播滲透率基本達30%以上,在這個階段使用戶繼續增長最高效的方式變成了背靠流量,從已有存量流量裡引流,篩選客戶。這個時候背靠流量的直播平臺會脫穎而出。而當空白市場搶佔基本結束之後,主要矛盾會由搶佔空白市場的競爭轉變為存量客戶之間的爭奪(類似保險行業),而這時直播行業依然存活的公司硬件的差距縮小和管理模式日趨成熟,讓直播平臺硬件上出現同質化的現象,各個直播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就變成了直播內容之間的競爭,也就是主播IP的競爭。所以重視主播資源積累的公司在最後會異軍突起,笑到最後。

直播平臺的客戶管理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直播平臺把直播用戶根據花費的數量級分為4個等級,在不同的等級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也決定不同等級的用戶參與直播的互動形式。這樣說可能不夠直觀,讓我們來看看鬥魚對於用戶充值的劃分: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鬥魚把用戶按照古代的貴族制度對用戶進行劃分,把古代的貴族體系移植複製到網上,讓用戶能通過消費能在虛擬世界裡得到貴族的體驗,不同等級的貴族體驗內容也不同,從而促進客戶的消費。網上虛擬貴族社會圈子的成型也增加了客戶的粘性,比如你在鬥魚是國王,離開鬥魚這個平臺就會沒有多少人認識你,從而增加你離開鬥魚的阻力。其他平臺也有類似的客戶管理制度。

直播行業的格局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據統計,截至 2017 年底,共有 200 多家公司開展或從事直播業務,較 2016 年減少近百家,其中知名的倒閉平臺有曾估值 5 億的光圈直播、YY 旗下的 ME 直播,此外六間房、秀色秀場等直播平臺均被收購。而到了 2018 年,僅有少部分頭部直播平臺尚能良好運營。但相反,直播行業營收規模卻在上升,2017 年我國直播市場整體營收規模達到 304.5 億元,比 2016 年的 218.5 億元增長 39%。營收上升但平臺數目減少說明了行業營收和用戶向頭部平臺流入。這也從側面說明直播行業的格局基本確定,新的平臺想要從零開始崛起基本上不可能。

經過2015年以來的群雄大亂鬥,走出幾大諸侯,分別是映客,鬥魚,熊貓,虎牙,YY,NOW,衝頂大會,小米直播,企鵝電競。在流量和用戶時長上,向頭部平臺聚集趨勢十分明顯。Trustdata 數據顯示,2016 年,前十大直播平臺已經佔據97.5%的用戶時長。而根據極光大數據統計的2017.09-2018.02 期間各大直播平臺app 數據,其中鬥魚、熊貓、虎牙、YY、映客的用戶的市場位居前列,同其他app 相比處於明顯優勢地位。直播市場的王者基本上會在這十家平臺中產生。那麼接下來誰最可能繼續發力擺脫競爭對手呢?

下表為十大平臺大股東統計表: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由上表可以看出,鬥魚,虎牙,now直播,企鵝電競都是背靠大流量騰訊,其中NOW和企鵝電競是騰訊親生(初創),虎牙和鬥魚是騰訊認養(中途入股)。而騰訊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存量流量為核心的生態系統。手下的四大直播平臺也都在該生態系統內茁壯成長。

陌陌雖然背靠大流量阿里裡吧,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流量轉換模式。未來是否能轉換存在不確定性,但自己本身就是比較大的流量入口。面臨流量問題沒有那麼嚴重。

而其他幾個平臺則將要面臨流量不足增長乏力的情況。18年年初一月份是網上答題分獎金遊戲的盛行,這種用資金換取流量的做法從側面也佐證了流量不足的情況。

所以看好騰訊旗下的四大直播公司和陌陌繼續脫穎而出,和其他對手拉開差距進入直播行業最後的決賽。

最後的競爭會演變成主播IP之間的競爭。

讓我們來看一下近期比較有名氣的主播跳槽情況。

王思聰的電競棋局

知名主播跳槽的目的地大多數都是鬥魚和虎牙,其中張大仙的違約金達3000萬人民幣,韋神的違約金達1500萬。由此可以看出,鬥魚和虎牙在現在已經充分的認識到主播IP的重要性,非常重視主播IP的積累,並且願意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隨著主播管理制度和合同的逐漸完善,主播的流動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主播資源的積累會變成最後階段各平臺之間競爭的最大的籌碼。虎牙和鬥魚無疑已經為最後的衝刺提前在做著準備。

在直播行業最後的決賽中,看好深謀遠慮,提前準備最後決戰主播IP的鬥魚和虎牙在往後的發展中慢慢蠶食剩下的幾個競爭對手,最後成為行業的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