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石」创新工作方法,擦亮志愿服务金字招牌

「他山石」创新工作方法,擦亮志愿服务金字招牌

「他山石」创新工作方法,擦亮志愿服务金字招牌

资料图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志愿服务在护航G20、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心城市禁行、省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该市注册志愿者80多万人,每万人拥有志愿者2800人,居浙江省第一;城区90个社区全部高标准建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这些数字,反映了湖州志愿服务实现了量和质的提升,体现了湖州城市文明达到了新的高度。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湖州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一四六十”工作体系和目标任务。新形势、新任务,为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下一步,湖州市将把志愿服务做得更优,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为湖州高质量赶超发展作出新贡献。

建设多元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事业的核心,目前湖州已基本形成了“机关干部、企业员工、社会爱心人士、大学生”等为主要来源的志愿服务队伍。下一步,动员党团干部加入志愿者队伍,发挥党团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在平安维稳、抢险救灾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作旗帜、冲在前。培养绿色环保、消防安全、应急救援、心理帮教、禁毒防艾等专业志愿者队伍。通过“网上+网下”(“志愿汇”APP招募和岗位派遣制度)的模式,发动更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提升志愿者注册数和活跃度。

「他山石」创新工作方法,擦亮志愿服务金字招牌

资料图

创新常态化、长效化的志愿服务载体。志愿服务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坚持和恒心。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要丰富多彩,也须有序常态推进,推动社会公众形成“让爱成为一种习惯”。持续开展“爱你一路”交通文明劝导等主题志愿服务行动。以“志愿汇” APP为平台,常态化开展志愿团队入驻、志愿者招募、志愿活动打卡等工作,探索定岗定人的岗位派遣志愿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公益岗位社会化、公开化。组织志愿者培训,开展交流学习。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公益创投、小额公益项目资金支持计划等,加大对志愿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

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阵地。阵地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依托,目前医院、公园等各公共场所都建立了志愿服务阵地。下一步,在如何管好用好上下功夫。在巩固现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暖心亭”的基础上,探索在城区人员密集区、商业区等广泛建立“暖心亭”,打造服务市民的“五分钟志愿服务圈”

。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星级评定指标体系,实行“升星”和“降星”动态管理,确保站点服务水平只增不降、服务内容只多不少。每月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集中式服务。逐步增加志愿服务工作经费、增加专职志愿者入驻,加大对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的保障力度。

营造氛围浓、辨识高的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文化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核和精髓,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必须把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作为中心环节,贯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制作推广一批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片,利用好湖州城市LED电子显示屏,滚动式、常态化播放。选树一批“最美志愿者”等典型,借助好“报、频、网”特别是新媒体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