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丑,但是温柔而神勇——也话辟邪

很丑,但是温柔而神勇——也话辟邪

《秦汉文化大词典》认为,“辟邪”来源于梵语,意为“大狮子”,随佛教传入而在我国流行,其形象多见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墓道守卫或石刻、玉器、陶瓷等装饰。

中国古人认为辟邪是一种能够“除群凶”、保护主人魂魄的神兽, 可以作为升仙之坐骑, 也象征着权势与财富。因此,古代服饰、绘画等物品上常装饰有辟邪的图案,尤其陵墓前的石雕辟邪,更是能体现捍卫守护、避邪驱鬼的功能。

在厚葬之风盛行、人民笃信鬼神的汉代,辟邪这种神兽因传说能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成为神与人理想的交通工具而备受统治阶级欢迎。汉代尚玉,认为以玉石创作器物雕刻,能够带有一种非同寻常的灵性。辟邪本就带有“驱邪去秽、拔除不详”的用意,再以灵玉为之就更不同凡响。

很丑,但是温柔而神勇——也话辟邪

这是一件汉代的青玉错金瑞兽(辟邪),它的形象像一只母狮子,头上有一只角,表情警觉,四肢伏地,筋腱暴突,好像马上就会一跃而起,显现出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和力量。别看它体量不大,但周身都运用了错金工艺——工匠要在玉料上先刻出深浅如一的凹槽,然后将金丝或金片镶嵌进凹槽中,最后要把玉器表面错磨光滑,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玉石就可能碎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种金玉结合的器物同时拥有温润的质感和金属的光泽,是罕见的汉代传世玉雕作品之一。

很丑,但是温柔而神勇——也话辟邪

辟邪具有吉祥、平安、高贵、尊严等的精神内涵,合神龙、猛兽、家畜于一体,却始终没有被龙与狮的光辉埋没,自成一派。它作为存在于想象空间的灵异之兽,代表了中国人对祥瑞的追求与憧憬,永久地保留在我们的文化艺术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