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在谈起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时,我们大多数人大致会有这样一个印象:

现代艺术真是让人费解,看不懂,而且感觉也不美。


听到不少朋友这么说,在面对现代艺术时,感觉是混乱的: 很多当代艺术作品,看上去画得和实物不像,甚至不知道作品上画的是什么,有很多看起来不美,甚至“挺丑”的。

但在默默看来,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凸显了现代艺术与众人喜爱的古典艺术,完全不同的文化艺术价值。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下面,默默以两件名字都为《泉》,但风格迥异的著名艺术作品对比说明,和大家谈谈现代艺术,到底好在哪,以及,评价艺术作品的好坏的标准有哪些。

现代艺术,《泉》

先说“现代艺术的守护神”杜尚,和他那著名的作品《泉》。

《泉》,是杜尚1917年参加一次艺术展,从路过的商店,随手买来的一个男用小便池,杜尚在这个小便池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给它取名为《泉》。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杜尚 用铅笔在《蒙娜丽莎》上加胡须

《泉》一经出现在艺术展上,便引起了在场观众和媒体的巨大哗然。一个小便池,也能称作是艺术品?这不是对艺术的亵渎和大不敬吗?

杜尚和他的小便池《泉》的出现,无疑是对此前传统艺术,和大众主流审美的一次巨大的挑战。

小便池,也可以当做艺术品?

艺术的界限又是什么?

什么又才是真正的艺术?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杜尚《泉》

杜尚以他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以一种诙谐手法,把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甚至看起来不洁净的肮脏日用品,用最直接的方式拉倒人们眼前,好似宣誓诉说着: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并不都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也可以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杜尚以《泉》命名他的小便池作品,这个举动也很耐人寻味。《泉》,也是那著名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最著名那幅作品的名字。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安格尔作品

古典艺术,《泉》

安格尔的《泉》,呈现了艺术另外一面,全然不同的样子。

安格尔的《泉》,充满了正统的古典美,纯粹而极致的美,在画中,一位纯洁无瑕的少女,身姿妙曼,纯澈无瑕,她双手轻托轻水瓶,正倾倒着一汪涓涓的泉水。

泉水从壶中流下,纯粹、圣洁,无暇的极致之美,这是古典艺术之美,最为极致的诠释。安格尔的《泉》,给人最为纯粹的视觉享受,纯洁无瑕,静谧美好的艺术感受。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安格尔《泉》局部

杜尚的小便池《泉》,和安格尔的传世经典《泉》,虽然都命名为《泉》,但却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和艺术理念。

并且给予了观众,全然不同的视觉享受和体验,我想,这大概是艺术之所以长盛不衰,如此迷人的原因之一吧。

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说完了现代艺术,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怎么判定一件艺术作品好坏,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艺术,作为人类历史中发展最为悠久的文化现象之一,流传至今,展现着千变万化的姿态。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从远古时期的岩壁壁画到古希腊的精美雕塑,从古罗马的万神殿到文艺复兴时期大爆发的各路绘画、雕塑、文学作品,文艺复兴之后到近代一路发展来的: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层出不穷的各种流派,再到20、 21世纪的现当代艺术……

都说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欣赏艺术的人文化背景、偏好不同,他们对于艺术品,就有着各自迥异的评价标准。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作为艺术爱好者,在默默看来,评价艺术品的优劣,有两大标准:

其一,是艺术作品所呈现的综合艺术效果。 (这件作品,给观赏者带来的多方位感受。)

其二,是艺术作品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意义。 (这件作品,是否在艺术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又或者开拓了一种新的艺术思想。)

先说其一。艺术作品所呈现的艺术效果,这包括整幅作品的构图、色彩,对主题对象的渲染刻画等。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米开朗基罗《大卫》

以文艺复兴三杰为例。

都说文艺复兴三杰,是西方艺术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为什么这么说?看他们的作品就清楚了。

米开朗基罗的雕像作品《大卫》,“看大卫,看米开朗基罗一个人的大卫就够了。”

在米开朗之前,无数的艺术家们创作过《大卫》,其他艺术家在塑造大卫时,描刻的都是胜利的时刻大卫,大卫总是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出现,要么脚踏着巨人的身体,要么手提巨人的头颅,以显示英姿。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大卫》手部细节

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则别开生面,选取少年大卫在对战巨人歌利亚,开战前的那一瞬间的紧张时刻。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浑身肌肉紧绷、双眼目视着前方,少年整个身体都充满了力量感,观众可以从中非常直观的感受到,大卫在千钧一发时刻,那种紧张的情绪,和颤栗之感。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所展现出的阳刚、雄健之美,被世人们公认为是,最具理想化的男性之美的象征。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拉斐尔圣母题材作品

拉斐尔的圣母作品,更是将界女性的柔美、细腻描绘到了极致。

比如他的作品《草地上的圣母》、《金翅雀的圣母》等,拉斐尔善于用和谐稳定的构图,典雅沉稳的色调,细致精确的线条,抓住女性最柔美动人的一面,记录刻画、渲染烘托。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永远是充满着浓浓的慈爱之情,闪耀着人性光辉,白皙红润的肌肤,标致动人的五官,纯净有情的眼神,圣母和小耶稣相互依偎着的浓浓温情,将女性之美,和谐之美,诠释得淋漓尽致。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局部

再说其二,艺术作品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其意义。

梵高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

梵高的作品,在现在人们看来充满着强烈的激情,令人震撼、感动,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优秀作品。但在梵高自己那个年代,他的作品却并没有得到承认。

为什么?

梵高这种对自己思想情绪的感知,用作品、以艺术手法强烈直白的表达出来,还不是那个时代艺术的主流,也不符合当时大众审美的审美观。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梵高《星月夜》

梵高这种直面自己内心,深刻剖析内心所思所想,再用艺术、以最直接笔触、色彩、形象表达出来,太超时代,比起当时,更贴合我们现当代人的内心需求。

再比如,“印象派之父”马奈作品的《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亚》等,画中的女人,将视线转向画外观众,甚至是直勾勾地盯着观众,这在当时的法国,引起了重大舆论和哗然。

不美,“很丑”,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梵高作品

马奈的这种“挑战权威”的做法,放在西方艺术进程史上来看,是一大进步,在马奈的画中,女性自我的意识开始觉醒,绘画不再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一味画的像就好,进而突出的是,要传达某种思想,表达某个态度和主张。

我是默默,持续分享有料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