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是『小霸王』出門就「挨熊」這些跟媽媽真的有關係 趕緊改吧!

鄰居的兒子龍龍今年13歲了,在學校裡三天兩頭被老師叫家長,回到家就是唯他是尊。龍龍媽媽也頭疼這個問題,為什麼這孩子在家處處做的很好,處處為王,可是到了學校就變了個孩子呢?龍龍媽說:孩子上小學時,三天兩頭被同學欺負,每次問龍龍,都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再多問幾句,龍龍就會擺出一幅不耐煩的樣子。所以,想從龍龍嘴裡得到細節,真的是難於上青天。

很多人勸龍龍媽,其實,孩子之所以變成這樣,完全是龍龍媽媽寵出來的。記得龍龍小時候,龍龍要什麼,媽媽就給買什麼,龍龍不想做的事情,媽媽就依著龍龍。龍龍媽媽以前是開三輪車的,靠接站為生。有一次,媽媽帶著龍龍一起幹活,龍龍說什麼也不讓客人上車。龍龍媽沒有教育龍龍,反倒跟乘客說了句:我家孩子不喜歡你們,所以麻煩你們下車吧!

在家是‘小霸王’出門就“挨熊”這些跟媽媽真的有關係 趕緊改吧!

​一來二去,所有人都知道龍媽媽溺愛孩子,所以,跟她接觸的人就少了。而龍龍,在這種溺愛中也變得懶散,惰性,只是,龍龍的各種表現也僅適用於自己家。走出家門,他那肆無忌憚的習慣就會引來小朋友們的反感,甚至惹的老師們對龍龍很厭煩。久而久之,龍龍慢慢懂事了,知道身邊的人都不願意理他,性格也就變了,在家裡越來越霸氣,走出家門,越來越不敢面對眼前的人和事。

在家是‘小霸王’出門就“挨熊”這些跟媽媽真的有關係 趕緊改吧!

龍龍之所以在家成為魔王,在外經常挨熊, 總而言之,離不開龍龍媽媽的溺愛。如果當初媽媽正確引導,告訴龍龍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龍龍也不會變化如此快。其實當龍龍意識到外面的世界不比家裡時,他很清楚,那些人不像媽媽那麼好欺負,也不會嬌慣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被打。所以,他習慣性的變得越來越弱小,只是,這種憋屈的情緒如果不發洩出來,實在心有不甘,於是,回到家裡,繼續他的小霸王生活。長此以往,這種性格一旦真正形成,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在家是‘小霸王’出門就“挨熊”這些跟媽媽真的有關係 趕緊改吧!

作為父母,不能過度溺愛孩子,該阻止的還是要阻止的,當然,阻止並不只有打罵這一條措施,說服教育即可以讓孩子 心服口服,更能讓孩子信服。孩子小時候,一定要多帶孩子與其他孩子接觸,通過孩子們之間的交流,找到孩子的不足,然後對症下藥,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足。還有一點非常關鍵,無論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教育理念一定要一致,不要出現爸爸媽媽管教,爺爺奶奶阻止。這種現象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

如果你的孩子也同樣犯這種毛病,記得及時糾正,不要等性格養成了才想起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