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慫”在家“橫”的孩子,家長要從這4點去改變

恐怕很多朋友家中都有個"小霸王"的角色,這在家中橫行張揚的孩子可不少見,也是很多寶爸寶媽們所頭疼的問題。但還有個更頭疼的現象便是"窩裡橫"。


在外“慫”在家“橫”的孩子,家長要從這4點去改變

這類孩子最典型表現便是在家中是個小霸主,可在外面卻像個小包子。我就有個表妹是這樣的,平日裡在學校就是個典型小乖乖,笑對同學、老師,總之對外人都是客客氣氣,一副懂事模樣的厲害。可只有真正接觸了她在家中的模樣,簡直是讓人眼鏡能夠跌個好幾回了。怎麼個情況呢?一有些許不高興就是頂嘴吼叫,這還算是輕的了。嚴重時候還會甩筷子、丟玩具等等,聽她媽媽說起這些時,原本我還不大信,結果直到後來在她家借宿時,才真正算是體會到了啥是"窩裡橫"。

在外“慫”在家“橫”的孩子,家長要從這4點去改變

那我們應當怎麼改變或是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

1、 改變家教方式

很多大人都是典型控制型,平時就像個監工。小孩子們從學校下課到家後的細微舉動都會被爸媽盡收眼底,以至於他們有一點小事沒有做好,這個監工就會發牢騷了。所以家長們要先把自己的脾氣給收好,拒絕做"監工家長",給孩子一個相對自由的自由且放得開的空間。

2、 立規矩

之所以會有家裡橫、家中小霸主的情況,對長輩也沒個大小,這些都與父母平日裡的過分溺愛有關。所以家長要在家中立規,對即是對,錯則就錯,不可縱容孩子的無禮與無理行為。不能認為他們年紀還小,正是需要父母的付出與關愛就允應他們的條件。其實只有真正從小養好家中曉禮貌,以後出門了才會懂得規矩的重要性。

在外“慫”在家“橫”的孩子,家長要從這4點去改變

3、 家校勤溝通

家長們可以在家長會上或是其他的方式來取得孩子老師的電話,並且時常與老師交流孩子在校的近況,也可以同老師一起探討怎麼將孩子這窩裡橫給端掉。再看看孩子平時在校園裡的表現是否也是如此。畢竟學校裡的同齡夥伴較多,留意孩子在校有哪些好習慣,儘量把管教方式與學校相協調,這樣才會教得孩子真禮貌。

4、 在外“慫”在家“橫”的孩子,家長要從這4點去改變

5、 正面引導

家長可以在家中備上一個表現表,每次寶寶有哪些方便表現的還不錯時就可以獎勵一個星星,只要每積滿5顆星便可以換取一份獎狀,當再次積滿5張獎狀就能實現寶寶的一個小心願,這樣就能讓孩子有目標可努力。

其實養育孩子也是一場修行,不論是爸媽還是孩子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孩子就像是我們前世的宿敵一般,總"折磨"著父母,只有等到他們長大才算是把這份前世仇給化解了。父母和孩子都不容易,還希望父母同孩子一起探索這個新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