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追求完美,这是人的本性,体现在收藏上,就是希冀藏品完好无损、尽善尽美。当然,完美固然好,可是,一件藏品,少则经历了数百年,多则数千年,你要它完好无损,难矣。而明知已经不完美,却偏偏人为地去掩饰它的瑕疵,以图表面上的“完美”,这就不可取了。

我刚涉足收藏的时候,偶得一个碗。这碗年份好,永乐的,而且是民窑中的精品,有暗刻桃花纹,且有青花画的葡萄纹,两种装饰手法于一体,十分难得。起先也不觉得什么,后来看到北京一家拍卖公司,拍卖一个同样的碗,图录上标注“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为近年仅见”。这家拍卖公司拍卖的这碗有好几条穿线,几乎将整个碗贯通了,居然还估计30万,而我的碗,仅是口沿处有一条一公分的细线,于是我就觉得这碗不可小觑,应该珍视了,便请一个著名的陶瓷修复专家修复了。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我的永乐碗

那时不懂,觉得修复后就“完美”了。后来,经历多了,阅历广了,就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大的错事。为什么?因为经过修复后的那种所谓的“完美”,其实只是用现代材料将瑕疵遮掩了,只需拿到强光之下一看,就能清晰地看到修复的痕迹,那还有什么意思?更何况这种现代材料、现代工艺破坏了古董的那种历史内蕴,搞得不伦不类,实在是画虎类犬。就像首都博物馆的那个元青花凤首壶,因为残损严重,覆盖的新材料占了绝大部分,几乎就是一件新东西了,虽然从表面看是把残损变成了“完整”,其实是把“古”改变成了“新”,不足为训。

我最终还是找了那位修复专家,请他恢复了原状,虽有那么一条 一公分的细缝,但它身上存有的则完全是它那个时代的面貌和气息,这就足够了。

1.不准备卖的东西尽量不要修复。

我的意思是,你手头的藏品是准备要卖的,既然要卖,商业利益就是第一位的,通过修复,使其貌似“完整”,卖相好,就能多卖点钱,自然是好,自然该修。但是,你还需考虑一点:现在收藏的观念也和以前不同了,很多买家在看拍卖行的预展时拿着强光手电照,不是看到瑕疵就放弃,而是看到修复就撒手,他们宁可要呈现了原始残损状态的藏品,也不要经过修复遮掩了瑕疵的东西,这是收藏理念上的一个改变。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修复过的东西,若干年后该部位会变色,修复的痕迹暴露无遗,如此,你修复后还能卖吗?既然卖不了,何来经济利益?所以,我们说的基于商业因素的修复,指的也是经过修复后不易被肉眼察觉的修复,比方说,一个花盆,胎体很厚,修复后即使用强光手电照,也无法察觉破绽,这种修复,自然是可取的。

但是,必须强调一点,如果不准备卖,那就不要修复。

2.残损得不成样的可以修复。

有些东西残损过甚,如果不修,视觉效果一塌糊涂,那是要修的。比方说三星堆的青铜树,破损得不成样子,不修则不能观赏,那当然要修。首都博物馆的元青花凤首扁壶出土时是48块碎片,那自然也是要修复的,问题是应该用文物修复法,而不应用美术修复法。

如果不修复,一般人不知道这是一个永乐扁瓶,修复后你就知道这是什么了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3.残损程度小的可以修复。

有些古陶瓷残损较少,应该修复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清中期青花折枝花卉梅瓶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永乐青花抱月瓶

4.破损程度强的不宜修复。

有些古陶瓷,破损程度很强,则大可不必去修复。

这一点看似和上面说的“残损得不成样的可以修复”有矛盾,其实不然。上面说的是指残损的程度实在太甚,但碎片、残件基本上都在,修复后就能知道是一件什么器物,就能获取基本的观赏价值;而我们说的“破损程度强的不能修复”是指有些东西坏得太多了,而且留存的碎片、残件仅是一部分,即使修复了,也没有什么大的观赏价值,比如一个瓶,缺了一半,修复后还有什么意思?一半是真,一半是假,还不如不修。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还不如不修复,原始状态,玩玩还有些味儿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以下几件都是破损太多,没必要修复的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万历五彩

永乐白釉梅瓶,虽品质较高,但毕竟残损太多了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永乐白釉梅瓶

这个宋官窑胆瓶虽然残损较多,但大部分是完好的,因为它是宋官窑,就有修复价值了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这个虽然也是宋官窑,但残损部分太多,就没有修复价值了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5.经济价值不高的不必修复。

有些收藏爱好者不明白这道理,什么东西都拿去修复。修复一件东西,必须要考量它的经济价值,一个光绪的民窑碗,修它干吗?修复费用都会超过这个琬本身的价值。你说喜欢,所以去修复。价值不高的碗,必定是艺术、历史、工艺各方面的成就是低的,你喜欢这样的碗,就说明你的收藏观念、审美取向有问题了,这是需要调整的。

这件万历青花葫芦瓶,虽年头还好,但毕竟是民窑的东西,价值不高,残损太多,修复意义不大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这类清中期仿哥釉的瓶,其实是普品,即使完整品,价值也不高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而以下几件东西,虽有残损,有的甚至破损得很厉害,但因其价值颇高,还是很有修复的价值,当然,要注意修复的方式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成化斗彩碗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洪武釉里红碗(上海博物馆藏品)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成化斗彩鸡缸杯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宋修内司官窑盘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南宋官窑方鼎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6.最易暴露修复痕迹的不能修复。

有些东西,一修就会暴露修复痕迹,比方说有纹饰的,不论是青花还是彩瓷,技艺再高超的修复专家,也是无法遮掩其修复痕迹的。你想,现代的人的修复,他们的笔触所至、心意所及,怎能做到和古人融为一体而天衣无缝?

7.若是要修复,尽量不要用现代的化工材料,而采用带有传统性和自然性的材质,比如金、银、铜、玉等。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8.修复要注意器物外观上的协调性。我看到有些陶瓷器上用红木修复,这就显得不协调了,陶瓷上用金、银、铜、玉都可以,惟独不适宜用木头,民国至今,都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明永乐的青花葡萄纹盘,是用老年间的铁质锔钉修复的,反映了那个年代的认知水平和工艺特质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9.等级、价值很高的不要修复。为什么提出这一点呢?因为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理念在变化,我们不知道最科学、最合理的修复方式是什么,但我们相信未来的修复技术和应用的材质总是会比现在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修复,对未来而言,则完全有可能是一个错误,而等级越高的东西因修复而带来的风险就越大,所以,我们应该慎重。

概括起来说,古陶瓷的修复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该修则修,不该修则不修,需要修的则尽量将其修复,包括请什么人、用什么材料、使用什么方法,切不可大意。

以下是康熙的一个青花笔筒,画工很好,只是破损太多。此是我一位朋友的藏品,他自己动手修复,没有完全用化工材料作“美术修复”,适度的修补,既保留了古陶瓷的意蕴,又达到了外观的相对完美,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修复前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修复后

藏品修复 · 锦上添花还是欲盖弥彰?


以上图文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