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不是第一次了,后续会如何演绎呢?

这两天中美贸易战刷屏了,特朗普动用301条款,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价值约500-600亿美元,覆盖约1300类商品,税率高达25%。

其实这不是中美第一次贸易战了,之前就发生过几次,上世纪90年代,美国曾三次对中国进行“特别301调查”,分别是1991年、1994年和1996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又有几次对决。



中美贸易战不是第一次了,后续会如何演绎呢?

美国301条款是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的全部内容,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报复,然后就成了打压别国的借口。对我们更是如此,每当美国想找麻烦时,总会祭起“301”条款。

比如1991年,美国通过301条款把中国列为重点国家,以知识产权为借口,逼我们让步,当时吴仪出任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代表。第一次在谈判桌上面对面,当时美方贸易副代表沃夫就挑衅说,我们是在跟小偷谈判,中国人盗版、就是小偷。他话音未落,吴仪站起身来回敬道;我们是在跟强盗谈判,请看在你们的博物馆里,有多少文物是从中国掠来的。全场寂静。

在这次贸易战,双方一番口水大战之后互有让步,然后又一起愉快的玩耍了,后面的几次也是如此,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也获得了很好的进展,另外,中国越来越强大,经济保持多年的高速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全球经济第二,并且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

后来的几次贸易战的焦点在其它方面,比如2010年和2011年是有关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贸易战,美国应其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按照《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展开调查。后来中方同意减少对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设备的补贴,然而到现在中国仍是新能源应用和技术进步增长最快的国家。

还有近几年美国针对我国汇率问题的争端,2011年10月3日,美国参议院不顾中方坚决反对,以79比19的投票结果,程序性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此案以所谓“货币失衡”为借口,将汇率问题进一步升级,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严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现在我们的汇改稳步进行中,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化进入快车道,开始走向全球,和几十个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并且还在扩大范围。

本次贸易战结果或也将如上。只要我们坚定的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进,未来将属于我们。可能有人担心中国会重蹈当年日本的覆辙,因美国发起的贸易战而终结快速发展。

我们对比一下,上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中,日本制造业发展迅速,产品大量出口美国市场,

造成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巨大,一度高达500亿美元。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等工业中心承担了和日本的主要竞争压力,形成了“铁锈地带”,失业率两倍于全国平均水平。美国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缩小逆差,美日贸易战爆发了 。美国联合其它盟友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内容包括,美元贬值,日元升值,开放日本市场,限制日本产品出口,同时加大日本对外进口,由于日元快速升值,国际资金大幅流入,流入量巨大造成日本经济过热,加上日本产业因该协议萎缩,经济进入泡沫期,然后就被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点爆,亚洲金融风暴产生,日本经济奇迹结束,一路衰退至今。

这么看我们很凶险,其实不然,拥有5000年智慧的中国早已开始为今天做准备,比如一带一路的大力拓展道路,建立自己的经济朋友圈,比如非洲、东南亚、南亚、东欧等,朋友多了路好走,即使贸易战升级也可打破美国的经济封锁。还有乡村振兴,挖掘国内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要知道中国有14亿人口,农民9亿,消费潜力巨大,比日本的一亿人口的市场空间要大得多,比美国的四亿人口也多出三倍,贸易战可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法,就算耗完老美四亿人口的消费力,我们还有七八亿的盈余,简单地说中国背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广泛的朋友圈,可进可退。

中美贸易战不是第一次了,后续会如何演绎呢?

中国从春秋战国的铁器时代就开始领先世界,领跑了两千多年,只是近两百年拉后了,没关系,从近三十年的发展情况看,从回世界之巅迟早的事。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