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座者」爲何接踵而至?好言規勸太多,強制措施不足

——“霸座者”為何接踵而至:事後禁乘不能取代現場強制力

文/馬進彪

一個月內,先出一位“霸座男”,接著又來了一位“霸座女”。而就在20日下午,又有網友在微博上公開了一位“霸座嬸”,以及另一位“霸座男”……從被曝光的現場視頻上看,上述“霸座者”們都對自己的行為顯得“理直氣壯”:即便是面對乘警等列車工作人員,他們依舊巋然不動,一副“你奈我何”的架勢。憑票上車、對號入座一直是鐵路交通面向公眾的基本行為準則。那麼為何總有少數人把不遵守規則當作“通行證”?究竟高鐵上屢禁不止的“霸座”現象,如何才能根治?(參考消息9月20日)

“霸座者”為何接踵而至?好言規勸太多,強制措施不足

遵守公共規則,這其實並不難做到,因為公共規則本身就是每個人日常行為標準的通行底線,但這根本不需要專門學習,即與智商無關,也與學歷無關,換言之,規則就是每個人社會屬性意識中的標準配置,甚至,對於正常人來說,這種自我意識本身就是一種自己意識到了的本能,這根本不需要他人的提醒。

但可以看出,這些“霸座者”們,在他們的工作單位都是正常人,並沒有與身邊的同事發生過底線失守的事。但為何到了高鐵上就沒有了規則意識呢?其實,這完全是一種心理環境發生轉換時出現的問題,因為在高鐵上,大家都處於陌生人環境中,誰做了失道失德的事反正也不會傳到工作單位,因而所有的約束都可以卸下。

“霸座者”為何接踵而至?好言規勸太多,強制措施不足

而這本身就是高鐵目前的寬鬆管理環境,給這些無視規則者慣出的毛病, 大家還記得出現第一個霸座男的時候,高鐵方面做的太過鬆軟,好象除了好言相勸之外再就束手無策了。然而,就是最好的管理嗎?其實不是。因為公共空間的管理最終要靠法規,所有的好言相勸,只能是必要的執法程序,而不能成為最終的手段,終究還要靠法規的強制力。

但是,人們在第一個霸座男耍無賴的過程並沒看到高鐵方面動用強制力,只是由著霸座男的性子繼續下去。而從接踵而至的霸座女“你奈我何”的架勢中,也沒有看到高鐵方面動用強制力,相反,在眾目睽睽之下,高鐵方面竟然充許霸座女坐到了目的地,而對於旁邊那位原屬座者來說,眼睜睜地看著高鐵的管理人員,但卻無法討回自己的權利,顯然,這樣的執法是失去了根本目的。但樣的現場效果,卻是對霸座女的一種放縱和養成。

“霸座者”為何接踵而至?好言規勸太多,強制措施不足

因此,從高鐵方面來說,事後給予霸座者一定期限的禁乘,這完全是合情合理合的,但這卻不能替代現場必要的強制措施。因為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什麼道理都明白,因此,根本不必再給他們講重複道理,只要按著執法程序,給予明確的法律可能結果的告知,如果他們還不將侵佔他人的權益交出來,那就要動用強制力,畢竟,在第一時間第一空間內,為原屬座者討回權益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對於高鐵上屢禁不止的“霸座”現象來說,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高鐵方面在現場處置時說教過多,而強制力不足。如果說高鐵上的執法,能像航班上那樣,沒有過多重複的說教,該出手時就出手,那麼也就沒有那麼多後來者了。社會管理不能崇尚強制力,但強制力本身就是法規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