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到智能門票,做門鎖、衛浴、照明、晾衣架的公司5年後危矣!

門鎖、衛浴、照明、晾衣架等幾個行業,本來是泛家居行業的自留地,但一撥看起來不相干的公司,藉著智能闖了進來。

手機起家的小米、出身電信設備的華為、做安全軟件的360、以搜索引擎為主業的百度等等,或多或少都有幾款拿得出手的智能家居單品。

今年連京東、蘇寧、亞馬遜這種做零售的渠道商,也不甘寂寞,扔了幾顆棋子進來。

如此看來,大材研究創始人鄧超明有一個預判是:

如果再不抓住智能的風口,拿出自己過硬的產品,那些靠門鎖、衛浴、照明、晾衣架起家的老大哥們,自家的一畝三分田要被一點點地蠶食,過幾年後,或許扭轉局面的機會都沒了。


壹 | 京東、蘇寧也入場


2018年的智能家居戰場更熱鬧,京東、蘇寧都已做起智能產品,坐擁強悍渠道的兩位零售大咖,能攪起怎樣的風雲,很是值得關注。

據大材研究觀察,2018年6月,京東自有品牌“京造”,推出智能鎖,售價1599元。隨後的8月底,以1499元展開秒殺。

9月25日,蘇寧舉行智能產品秋季發佈會,成立蘇寧智能終端公司,發佈智能門鎖、智能鬧鐘、智能墨鏡、智能音箱等多款智能單品,同時推出BiuOS系統。

怎麼兩位零售大佬踏足製造業,居然都瞄準智能鎖了?

大材研究認為,一種很明顯的可能是,智能鎖極為可觀的增長速度,外加上可擴張的龐大市場空間,吸引了兩大頂級高手的目光。

蘇寧易購前段時間有一份報告顯示,智能門鎖的銷售爆增,2018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速是1228%,另外像智能攝像頭的同比增速是334%,說不準下一輪該做攝像頭了。

京東呢,2017年618的同比增速是6.5倍。太可觀了,何況咱們國內的智能鎖普及率還非常低。

其實,蘇寧易購去年就動手了,當時聯合三星、亞太天能、匯泰龍、鹿客等智能門鎖品牌,成立了一個智能門鎖聯盟,推“三免兩保”的行業標準。當時並沒有說自己要做產品,沒想到,一年後,蘇寧居然自己幹起這事兒。

可能有人對上面提到的“三免兩保”有興趣,順便介紹一下,對其它做智能單品的創業者或許有啟發作用。

三免是指免材料費、免上門費、免安裝費;兩保則是保修與保險。

兩保的具體內容做得很不錯,有兩項:

保修是1年內免費保修,2-3年內配件免費保修、上門費200封頂,3個月內相同問題二次上門,費用全免。

保險,是指蘇寧與品牌方聯合增送家庭防盜保險,10萬元起。

貳 | 酣戰,酣戰,驚起諸軍爭渡


之前,大材研究分析過智能家居市場,對智能門鎖、衛浴、照明、晾衣架等,都有所涉及。

得出的結論是,部分品類的增速極為可觀,有可能將傳統產品的市場份額搶一大半過來。

我們可以看看這幾個領域的智能單品,銷量情況到底如何。

易觀智庫發佈過一份《中國智能門鎖白皮書2017》,其中認為:

中國智能門鎖市場佔有率不足3%,而歐美市場為50%,日韓則達80%,2016年銷售量大概是400萬臺,預計2019年突破3200萬套。

還有阿里雲等機構操刀的《2017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發展白皮書》,裡面公開了一些數據:

2016年中國智能門鎖零售市場出貨量為180萬套;2017年則達到了350萬套。

有公開數據認為是1300多家智能鎖公司,3000多個智能鎖品牌,既有綜合性的行業巨頭,比如:

海爾、海康威視、大華、聯想、中興、TCL、美的、創維、360、飛利浦、漢王、榮事達、海信、正泰、四季沐歌、松下等。

也有專業品牌,包括:

凱迪仕、德施曼、鹿客、普羅巴克、第吉爾、豪力士、紐維爾、青松沃德、安朗傑、耶魯、亞太天能、VOC、摩力、典匠、掌門之星、因特、智家人、科裕、安居邦、箭牌、必達、天誠、匯泰龍、櫻花、卡迪龍、天宇、通用、三環、固力、高利、曼亞等。

智能衛浴、照明、晾衣架等,何嘗不是如此。

據大材研究初步統計,每個領域的一線品牌裡,幾乎90%的公司都已動手,不過只有一半的公司形成了比較成熟的主力產品。

在二線品牌裡, 也有70%左右的公司在研究智能技術,推智能單品,有些藉助電商渠道或者加入大公司的生態圈,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了傳統的一線。

外加上一些新公司,最近五六年成立的,拿到了不少投資,動轍上億的都有,各種跡象已表明,這不僅僅是趨勢,而是不可阻擋的大潮流。

華菁證券甚至在一份報告裡認為,國內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到2020年可達1.12萬億元。從2018年開始,智能家居進入快速發展期,傳統企業、互聯網巨頭、創業公司都可能分到一杯羹。

叄 | 老司機!


衛浴板塊,其實也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智能市場,有代表性的產品包括:智能馬桶、按摩浴缸、智能蒸汽房等,至少有10年左右的技術積累,國外還更早。

另外還有智能浴室櫃,比如自帶消毒、LED顯示屏、除霧鏡等設備。智能感應燈,上廁所或者洗漱等,浴室燈具通過感應人的出現而打開。智能毛巾架,能自動烘乾。

做得大的公司,可能上馬整體智能衛浴,也就是智能衛浴間,比如科勒,就在做雲鏡系統,智能廚衛,它的廚衛產品搭載了智能芯片,涉及大概有50多個單品,用戶通過APP就能遙控浴缸放水,預設淋浴系統,設節座圈溫度等。

據大材研究不完全統計,大多數傳統的一二線品牌,旗下或多或少都有主打智能衛浴單品,包括:

九牧、恆潔、金牌、浪鯨、箭牌、TOTO、科勒、惠達、歐路莎、法恩莎、安華、西馬、樂家、美標、金牌、澳斯曼、東鵬、帝王、杜菲尼、日豐、和成、帝朗、中宇、輝煌、申鷺達、華藝、漢斯格雅、心海伽藍、阿波羅、英皇、鷹衛浴、蘇泊爾等等。

另外,出現了一些偏重智能馬桶,或者借智能馬桶起家的專業公司,比如摩普,2009年成立的新公司,剛開始明確定位智能馬桶,還有2013年成立的德希頓,主打也是智能坐便器。2017年的雙11排名裡,智能坐便器前10強中,摩普與德希頓都有一席之地。

還出現了一些本身並不是衛浴起家,但借道智能駛入衛浴賽道的,掠食者極多,比如:

便潔寶,隸屬於星星集團, 特別專注,旗下產品幾乎只有智能馬桶、智能馬桶蓋,大材研究注意到他們上市了一款能夠監測人體健康的智能馬桶。

便潔寶的做法,明顯區別於其它做智能馬桶的同行,因為大多數公司一手做智能馬桶,同時會涉足淋浴房、浴室櫃等系列。

松下、海爾、小米旗下,都有智能馬桶。小米的智能馬桶蓋由智米生產的,小米生態鏈上的一家公司,注意,它做的是智能馬桶蓋,不是智能馬桶,售價999元,2017年9月在米家有品首發。

除了智米外,還有一個蘆芽智能的公司,在小米的眾籌平臺上搞活動,品牌名字叫小鯨洗,其功能跟市面上流行的同類產品區別不大,可用米家APP控制,Pro版的眾籌價是1099元。

還有諾維達,1984年由三星創辦的公司,2011年加入科勒,據公開資料,大概在1996年的時候,他們就在生產智能座馬桶蓋,請了韓國演員金荷娜代言。有趣的是,諾維達還做水熱毯、空氣淨化器。

在國內市場上流傳的智能馬桶或智能馬桶蓋品牌,還有不少,比如人文、德朗斯汀、津上、 裕津、韓國愛真等等,競爭可以說是非常激烈。

傳統的衛浴品牌,想必已經感受到了這些新兵們的殺氣騰騰。有些專業品牌的智能馬桶蓋,碾壓了絕大多數傳統的一二線專業衛浴品牌。

不過,市場空間很大,現在都有機會,大材研究查詢到了智能馬桶的一些銷售數據,作為參考:

早在2015年的時候,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智能衛浴電器專業委員會就公開了一個數據,認為當年智能馬桶蓋的內銷量約195萬臺,同比2014年增長80.5%。

還有一家賽立信的公司認為智能馬桶的線上銷量已經佔到19%左右,線上成交均價大概是2089元,線上線下的均價是3769元。

按摩浴缸、蒸汽房的市場規模應該不比智能馬桶差,只不過這兩件裝備佔地面積較大,往往適合於大戶型、高星級酒店會所,以及別墅場景。

與智能馬桶一樣,至少有一半的一二線衛浴品牌都在做按摩浴缸,也可能做蒸汽房,前瞻產業研究院有一個數據認為, 2014年,全球按摩浴缸及SPA水療池的銷量約為33.31萬臺;預計2018年銷量將達68.98萬臺。

沒有找到衛浴相關協會公開發布的數據,很難準確把握市場規模。大材研究專門查看了天貓的數據,浴缸銷量還算可以,但按摩浴缸不太樂觀,單品銷量排名前五的有:

促銷價2838元的歐凱倫衝浪按摩浴缸,月成交72筆。促銷價2088元的碧洋按摩浴缸,月成交65筆。促銷價525元的夢特歐小戶型按摩浴缸,月銷59筆。促銷價1856元的歐凱倫嵌入式按摩浴缸,月銷50筆。促銷價10599元的歐路莎坐泡兩用按摩浴缸,月成交50筆。

無論銷量如何,從中看到了一大撥前景不錯的衛浴公司,都在付諸努力。

有意思的是,掠食者不光是傳統的衛浴大牌,還有一些名氣不是非常大的新銳公司,比如歐凱倫、碧洋等。

或許智能衛浴賽道,是傳統掉隊者們的新機會。

肆 | 從頭躍!

早在幾年前,就有人在盯智能照明,部分敏銳的大牌,早有佈局。有些新公司就是all in的姿態殺入,很拼。

飛利浦的智能燈泡Hue早已打下赫赫名聲,價格依然不低,接近1000元人民幣。三星還推出了SmartThings智能燈泡。

另外還有LIFX Color 1000、Lutron Caséta Wireless、GE C Starter Kit、歐司朗LIGHTIFY、貝爾金WeMo和GE Link Starter Kit等多款智能燈泡。

一句話就是,Philips Lighting、OSRAM、Cree、GE、LEDVANCE、LIFX、Acuity Brands等國外的公司,都在智能照門的肥沃土壤上,埋頭苦幹。

國內的勢力其實也不弱,比如小米的力度就很大,投資了幾家公司都在做智能照明。比如Yeelight,就是小米生態鏈上的智能照明排頭兵。

Yeelight旗下主推產品裡有智能LED燈,可調光調顏色,第一代產品249元,第二代59元,能通過小米智能家庭APP控制。另外還做了智能吸頂燈、智能護眼檯燈、充電感應夜燈等。

集邦諮詢LED研究中心有個數據是,2017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場規模接近46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95%,預計2020年可達134億美元。

尤其是公開照明領域,智能已打下半壁江山,據LEDinside分析,2017年工業及商業照明已佔全球智能照明市場規模的60%。住宅照明的份額正在逐步提高,到2020年可能佔到31%。

也就是說,你不買,不代表很多其他用戶也不買。只不過,目前民用市場上,缺乏認可度非常高的爆款,所以普及率不高。假如打開了民用市場,可能傳統燈具的大半地盤都要被搶走。

國內有誰在做呢?歐普、雷士、陽光、佛山照明等,凡是有些實力的,都在行動。只不過,還沒有爆款。

就拿歐普來說,它專門有一個智慧燈光的軟件,用來控制家裡的智能燈具,調光調顏色等,步子邁得不算小了。跟華為有一個合作,加入了華為的HiLink智慧家庭生態,所推的智能單品包括:

智能裝飾燈瓊羽、智和空間情景燈、智爵檯燈、小O、幻彩明輝等。

雷士也在做,比如也做了一個燈具控制APP,調光調色;加入少海匯,成立有屋雷士智能研發中心;內部設立了智能研究院,併成立了名叫雷雲科技的人本照明實驗室;聯手VIVO,將智能吸頂燈接入Jovi物聯。

陽光照明引進京東微聯,推出了陽光智能中繼球泡燈、智能慧眼檯燈。海爾單獨發佈了小管家智能照明。

宜家去年的時候,發佈了Tradfri的照明系統無線控制中心,據說滾動控制器,就能控制燈光,一套產品的價格大概是586元,不便宜。

新銳公司裡拔尖的也有不少,比如塗鴉智能的智能照明整體方案;小龍智能的WiFi路由器燈泡,進行燈泡群組管理,一鍵設定場景氛圍。

還有像調調科技,做超級電燈、超級開關的,努力的方向是人光交互,比如超級電燈能根據音樂,自動調整色彩,營造智能視聽體驗。

除此之外,立達信、生迪光電、鴻雁電器、飛樂音樂、洲明科技、陽光照明等,或多或少都已插足智能照明,不過各自走的路、獲得的成果有所區別。

之前個統計數據,認為活躍在智能照明領域的新三板企業至少有20家,包括:華聯電子、東惠通、冠明智能、朗越能源、星美燦、電明科技、達倫股份、邦奇智能、安明斯、柏爾智能、復展科技、順舟智能、尊寶智控、友億成、合力達、邁信物聯、聯力股份、全華光電、嘉泰智能等。

雖說涉足者比較多,但真正能夠在智能照明領域站穩腳跟的,並不多。

大材研究創始人鄧超明認為,很多公司都在爭取拿到智能照明的門票,但能不能拿到,以及能夠拿到什麼座位的門票,目前還沒有確定的結論,機會窗口還是敞開的,你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是把技術做紮實,把爆品搶先搞起來,當然,還得把價格降下去。

伍 | 齊頭並進!

再說做晾衣架的,以前我們想到的是:

好太太、戀伊、晾霸、盼盼、歐蘭特、戀晴、友利特、好易點、笑開顏、九牧、美家生活、寶優妮、奧鵬、卡貝、愛妻、鬱金香等。

尤其是好太太,被視為晾衣架裡傳奇般的存在,因為它靠著這款產品,居然在A股上了市,2017年營收突破11億元。

比較早的時候,好太太就在做智能晾衣機,可以做到一鍵升降、風乾烘乾、殺菌消毒等功能,幾年前就在推行智能晾曬,拿出了智能聲控、APP雲智能控制等技術,甚至還成立了一個廣東省智能晾曬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可以說,在智能晾衣架這事兒上,耕耘得比較深。

衛浴起家的九牧,2009年就專門成立了經營晾衣架的公司,目前定位於“高端智能晾衣架”,晾曬產品體系跟好太太區別不大,同樣有智能遙控系列,不過名氣相對小一些。

另外,晾霸、戀伊、戀晴等多家做晾衣架的公司,都已推出了智能單品或系列,比如戀伊的E78電動晾衣架,戀晴的智能晾衣機等,大家的功能差別不大,圍繞烘乾、殺菌、LED照明、無線操控等賣點做文章。

少部分產品會考慮到藍牙音樂、空氣淨化等,或許還會出現帶香氛的晾衣機。

有意思的是,在天貓平臺上,銷量比較好的智能晾衣架裡,並不是我們常見的傳統大牌,而是擠進來了不少名氣不大的新銳品牌,比如:

太太樂、天邦、歐希瑪、瑜兒菲、曼斯庫博、e博、慕品、萊聖、歐蘭特、富滌、 kfe、新暉等。

創辦時間不長的新公司也非常多,比如歐瑞博,2011年成立的公司,拿到過2億左右的投資,主要產品裡除了智能鎖,還有電動窗簾、電動晾衣架、智能插座。

小米也在摻合,2018年上線了邦先生智能晾衣機,能做到米家APP控制、暖風烘乾、LED照明等功能。一開始就在小米眾籌平臺上發佈,分兩款,M1眾籌價899元,M1 pro是1299元。

大材研究注意到,邦先生眾籌之後,曾引起了大量媒體關注,而且小米社區在2018年7月份時招募過“邦先生智能晾衣機體驗師”,顯示有159人報名參加。

就門鎖、衛浴、 照明、晾衣架這四大板塊的情況看,當前的智能化規模已經很可觀了,如果對標歐美髮達國家的普及率,可想象的財富空間之大,任何大佬都不可能淡定。

群雄並起,又將是整個市場的一次洗牌,座次重新排。

沒有抓住前幾輪機會的公司,現在就是上位的窗口期。

競爭也非常激烈,任何一個方向,是上千家公司對陣,都沒有佔得領先地位,有些公司甚至還沒有賺錢。

毫無疑問,結果只能是,大部分公司只能賺一些小錢,後續交鋒中逐漸熬死,最後離場。能長成大樹的,估計不到一成。

那些還沒有拿到智能門票,沒有智能技術積累,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智能單品,也沒有加入大佬們的智能家居生態鏈的,就比較危險了。

大材研究,泛家居老闆經營決策內參,實戰精英們的每日讀物!有用的洞察與見解,建材家居與裝修人正在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