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每天为你更新!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第一列满载钢材、枕木的火车,已在五月二十九日通过了包兰铁路黄河大拱桥。包兰铁路黄河大拱桥,是我国目前跨度最大的拱桥,这座桥自1954年冬季开工以来,职工们展开了社会主义竞赛,战胜了洪水和流水,保证了工程质量,使大桥比原计划提前二十三天通车。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第一汽车制造厂有200多名五级以上青年工人在职工业余技术学校里学习。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的代表,车工胡年荣(左)和调整工刘耀宗都是这个学校学员。这是他们在一起交流经验。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废旧钢轮重上运输线——戚墅堰机车车辆修理厂车轮车间的工人,从废旧材料中拣出许多钢轮、车轴、轮毂,经过技术鉴定,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工回新,再利用到车辆上去 。从去年10月到现在,他们已利用了140多吨这种废旧料。这是加工好了的车轮在装车外运。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全体职工积极开展"节约钢材,提高产品质量"竞赛,设计科工作人员今年准备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给国家节约29吨多钢材。他们将最近试制成功的"套式塞规"改用木柄,一年就能给国家节约10吨钢材。图为技术员傅延训(左)正在量规车间征求工人使用改进后产品的意见。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佳木斯农业试验场植物保护试验室研究十大病虫害之一的黏虫生活史。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兰新铁路从兰州到玉门油矿最后一座大桥-北大河大桥完工。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满载各种物资的列车行驶在巴山蜀水之间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咸阳渭河大桥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咸阳渭河渡口.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某工具厂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某仪器厂职工在磨制各种仪器的镜头.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青年垦荒队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青年学生义务劳动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三国时代赵子龙镇守的阳平关,现在已成为一座货物调运频繁的车站。阳平关自古为川陕门户,目前已有公路通到宝鸡。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朱培先在工作的情景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上海市长宁区工商界青年组织的绿化队在【共青苗圃】种树苗。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上海新通机器厂的采购员徐国庆,在业余时间研究成功了不用电的电话,这种电话构造简单,在话筒和听筒中间有极细的铜丝线圈,讲话时由于膜片振动而产生电流,因此不用电就可把话传给对方,在五公里以内很清楚,这是徐国庆在与对方试通话。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三年内全系自制的仪器和实验设备总值达一百万元以上。照片上这个实验设备都是自制的。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生物老师刘汉兴给同学们作示范把番茄嫁接到马铃薯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这是武兆发教授在给动物研究班的研究生上课.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教师在上课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太原重型机器厂的设计人员在今年1月份提出了六十多项节约措施,现在已有三十九项实现,给国家节约了三百三十多吨钢材,价值三十多万元。这些钱可以买二十四马力的拖拉机123台。重型机器厂工程师翁秉(后立着)帮助技术员余寿熙设计五十吨桥式起重机大车车轮,由直径九百公厘改为六百公厘,使每台起重机节省钢材一千八百八十公斤。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文化馆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武汉长江大桥工地上,一个有18年铆钉经验的铆工宋大振(左一),现在仍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提高拼铆的效率和质量,他所在的工班曾创造八小时铆钉500多个的新纪录。工地上推广了他的先进操作方法后,也加快了钢梁的拼铆速度,提高了拼铆质量。宋大振的名字就是因为他优异的工作成绩在工地上传开了。今年第三季度,先后被评为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武汉市先进生产者。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向世界最先进科学进军中结成的亲密战友——这是苏联专家安·娃·珊都洛娃(右)在指导北京大学青年教师何宇亮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研究杂质在半导体中的扩散。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大渡河铁索桥。1956年摄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新建的大渡河钢索吊桥。朱德副主席在桥头题词"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在接轨仪式上,宝成铁路修筑单位负责人把最后6颗道钉钉进了接轨点的枕木,从此宝成铁路全线轨道铺设完成。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郑州铁路枢纽车站初期工程已经完成,并开始使用。这个车站是第一个5年计划规定建设的主要车站之一。郑州市是京汉、陇海两大铁路的交叉点。新车站的建成,可使这两条铁路的列车在郑州站的停车时间缩短,提高这两条铁路的运输效率。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大批旅客在郑州车站上车。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志愿下乡参加农业生产的青年学生,在农村中普遍受到农业社的热情关怀,学生们也能做到和社员们一同劳动,一同生活。这是杭州市女中学生们在笕桥乡七星农业社第七生产队蔡志法家中一起吃饭和生活。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制笙艺人王印苴和他两个女儿在试制新制的一架笙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剪纸名人张永寿在教徒弟剪纸技巧.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这是用反抢针法织成的靠垫.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家庭主妇们非常喜爱这种新花色的印花玻璃杯,它不但图案美丽,色彩鲜艳,而且不易掉色。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这套精美的手工艺品,不是用木材制作的,而是用椰壳雕成的。海口市特种手工艺生产合作社的社员精心制作后,把它送给毛主席,现在在热带亚热带作物馆展出。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标本车间的工人制作成批野鸭标本.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这是妇女团体的代表在选择(欣赏部分)的服装,这些服装包括古代和民国初年的妇女服装和戏装等。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这种女用新伞,不使用时候可折叠放在手提包里。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重庆钢铁公司中心实验室炼钢组工程师周春岐正在和其他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研究试验炼优质钢和解决钢的夹杂问题。10多年前,周春岐还是个小学程度的学徒工,但经过他刻苦的钻研,除自修了从初中到大学的课程外,还学会了俄文与英文,1955年,他又因为和有关技术人员一道在提高甲类钢钢板合格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而被评为公司乙等劳动模范。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五年来,无线电传真有了很大发展。现在北京和上海、广州、武汉、莫斯科、柏林、华沙、新德里、斯德哥尔摩等地直通传真电报。这是北京邮电局传真室正在向外传真,左上图是莫斯科传来的照片。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玉门油矿原油运输大队

1956~57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支援淮河防汛

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每天为你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