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北京治理雾霾成绩单今天毁于一旦?错!


一清早,睁开双眼望向窗外,心想怎么今天的亮的这么晚?莫非起早了?走向窗边,嗯,想多了,是北京又迎来了久违的雾霾,屋漏偏逢连夜雨,北京部分地区也迎来了雨+雾霾。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小雨过后北京的天阴冷阴冷,在雾霾的遮盖下,北京更像是被找上了一层薄纱,能见度极低,有多低?站在高处向远处望去,仅能看见几百米的地方,过了这个范围,远处的建筑物便“消失了……”

在早些年,雾霾这词刚刚出现的时候,北京的天比这还要朦胧。中国尊直接“升天”。记得那是13年年底,从北京坐火车回老家东北。车上一群人在闲聊,说起了北京的雾霾。

印象最深的是列车员那句:“北京有什么好?吸口气还拉嗓子。”话音一落哄堂大笑。可是这句话却深深的刺痛了北京治理雾霾者的心。

从2013年,北京便踏上了治霾的道路。政府下令北京市将PM2.5浓度降至60微克以下。此后,该市关闭了近2000家水泥厂、铸造和家具制造行业的工厂,还关闭了燃煤发电厂并淘汰了200多万辆高排放车辆。

在长达近5年的治霾的道路上,北京从未停息。北京想给人们一张“蓝名片”,脱掉雾霾这个帽子。五年前北京立下治霾“生死状”,五年后北京向人们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根据之前媒体报道显示,2017年北京的PM2.5平均水平为每立方米58微克,比2016年下降20.5%。

北京的天蓝了,心情敞亮了,但这份成绩单的后面与众多人的支持与付出分离不开的。根据北京市环保局消息,从2013年到2017年,五年间北京宫淘汰4923话燃煤锅炉,这一为什么呢?相当于北京这期间减少了900万吨的燃煤消耗。

一入冬,北京空气中便会参杂着参杂着煤烟味,因为供暖,各家各户都点着了小煤炉子,自己家暖和了,可是这烟囱冒出的浓烟却让空气遭了殃。在北京偏远的郊区,情况更是严重。

家住在门头沟的李先生对此深有感受。门头沟曾以产煤为主,冬天供暖的方式也多是自己家搭一个小煤炉。“前几年冬天,每天早上起来本想呼吸下新鲜空气,可一吸气全是煤烟味,这叫一个呛嗓子,如果不大口罩,在大街上走一两个小时,回到家,鼻孔里都有黑糊糊的脏东西。”

面对着2017年治霾优异的成绩,2018年上半年蓝天仍然持续“在线”。可近几日雾霾又一次席卷而来,今日,北京部分地区发布4-5级污染预警。但,对于之前所取得成绩我们不能忽视,要相信北京的蓝天数会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