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漢文化——「孔孟」錢幣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宣統帝),即位時只有3歲。他也是人國曆史上做皇帝次數最多的人。他一生共做過三次皇帝,第一次是1908--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袁世凱實行逼宮,清帝退位。1917年由張勳進京調解府院之爭,與康有為等擁護復辟,溥儀第二次登基,但為時只有12天。

末代漢文化——“孔孟”錢幣

在1931年日本在東北發動918事變,控制了東北三省,但必須要扶持傀儡進行以華制華。清廢帝溥儀成為日本的第一目標,而後成立“滿洲國”,1934年改國號為“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年號為“康德”。

末代漢文化——“孔孟”錢幣

那麼,當時流行的錢幣也屬於一個時代的象徵。在這些錢幣中,以中國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為錢幣人物像,以孔孟為尊,外觀與內涵極具中國文化特色。

末代漢文化——“孔孟”錢幣

孔子像

末代漢文化——“孔孟”錢幣

財神爺像

末代漢文化——“孔孟”錢幣

孟子像

末代漢文化——“孔孟”錢幣

末代漢文化——“孔孟”錢幣

滿清在入關後為了更好地統治中國,極力推崇漢文化,這才得以在華夏土地統治268年之久,曾經的關外韃虜早已成為華夏一族。辛亥革命後清政府被推翻,中國仍處於混亂時代,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三省,扶植溥儀成立偽“滿洲國”,分裂中國。但從某種角度上說,極力保留漢文化的行為是值得歷史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