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語言簡要介紹一下靈巧手?

我國在仿人形機器人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並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長沙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了雙足步行機器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製成了多指靈巧手,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也在這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

用自己的語言簡要介紹一下靈巧手?

我國的美女機器人

雙足步行機器人研究是一個很誘人的研究課題,而且難度很大。在日本開展雙足步行機器人研究已有30多年的歷史,研製出了許多可以靜態、動態穩定行走的雙足步行機器人,前面提到的P2、P3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湖南省的支持下,長沙國防科技大學於1988年2月研製成功了六關節平面運動型雙足步行機器人,隨後於1990年又先後研製成功了十關節、十二關節的空間運動型機器人系統,並實現了平地前進、後退,左右側行,左右轉彎,上下臺階,上下斜坡和跨越障礙等人類所具備的基本行走功能。近期在十二關節的空間運動機構上,實現了每秒鐘兩步的前進及左右動態行走功能。

用自己的語言簡要介紹一下靈巧手?

經過十年攻關,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我國第一臺仿人型機器人——“先行者",實現了機器人技術的重大突破。“先行者”有人一樣的身軀、頭顱、眼睛、雙臂和雙足,有一定的語言功能,可以動態步行。

人類與動物相比,除了擁有理性的思維能力、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外,擁有一雙靈巧的手也是人類的驕傲。正因如此,讓機器人也擁有一雙靈巧的手成了許多科研人員的目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於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靈巧手的研究與開發,最初研究出來的BH-1型靈巧手功能相對簡單,但填補了當時國內空白。在隨後的幾年中又不斷改進,現在的靈巧手已能靈巧地抓持和操作不同材質、不同形狀的物體。它配在機器人手臂上充當靈巧末端執行器可擴大機器人的作業範圍,完成複雜的裝配、搬運等操作。比如它可以用來抓取雞蛋,既不會使雞蛋掉下,也不會捏碎雞蛋。靈巧手在航空航天、醫療護理等方面有應用前景。

用自己的語言簡要介紹一下靈巧手?

靈巧手有三個手指,每個手指有3個關節,3個手指共9個自由度,微電機放在靈巧手的內部,各關節裝有關節角度傳感器,指端配有三維力傳感器,採用兩級分佈式計算機實時控制系統。

我國最近研製成功的仿人型機器人可以與人進行簡單的交流活動,會講四川話。

目前,我國仿人形機器人研究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差距。我國科技工作者正在努力向前,我們熱切地期盼著我們自己水平更高的、功能更強的仿人型機器人與大家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