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四大結構」實施「三大工程」強化「四項支撐」 我市全面打響大氣汙染防治三年攻堅戰

优化“四大结构”实施“三大工程”强化“四项支撑” 我市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三年攻坚战

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切實改善我市環境空氣質量,近期,經市人民政府同意,《桂林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三年作戰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印發實施。作戰目標確定為,到2020年,桂林市城市建成區(不含臨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8.5%及以上。

優化“四大結構”防治大氣汙染

《方案》確定,到2020年,桂林市城市建成區(不含臨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8.5%及以上,細顆粒物濃度控制在43微克/立方米及以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分別減少11.0%和14.5%。

構建集約高效的產業結構,是解決大氣汙染問題的治本之策。《方案》提出,打贏藍天保衛戰,主要任務是優化“四大結構”,即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方面,我市將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鼓勵現有工業企業按行業向工業園區集聚發展。加快淘汰水泥、造紙等行業的落後產能和過剩產能。

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方面,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到2020年,全市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40%以下。推進天然氣產供銷體系建設,到2020年,各縣城區通達天然氣,居民用氣戶達80%以上。

在調整運輸結構方面,優化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加快車船結構升級,推廣使用新能源車。加快油品質量升級。從2019年1月1日起,全面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油和柴油,停止銷售低於國六標準的汽柴油。同時,強化移動源汙染防治,優化城市公共綠色交通體系建設。

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方面,將強化國土綠化,建設城市綠道綠廊,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同時,加強揚塵綜合治理,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加大露天焚燒管控力度。

實施“三大工程”力保天藍水清

《方案》提出,實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三大工程”,即實施工業企業汙染綜合治理工程、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工程。

實施工業企業汙染綜合治理工程,將集中整治“散亂汙”工業企業,今年底基本消除“散亂汙”企業汙染。持續推進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推進各類園區循環改造、規範發展和提質增效。

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有序發展水電,優化風能、太陽能開發佈局,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農村沼氣能源等開發利用。

實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工程,今年12月底之前,劃定市區客、貨運柴油車禁(限)行區域,根據實際執行情況適時調整。2018—2020年淘汰不少於2萬輛國四以下(不含本數)老舊車。

強化“四項支撐”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

《方案》提出,強化四項支撐,即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環境執法督察、科技創新和宣傳引導,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

在區域聯防聯控方面,將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提高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2019年12月底前,實現環境空氣質量7天預報。重汙染天氣應對期間,落實重點行業企業差異化錯峰生產、錯峰運輸、建設施工工地停工等措施。

在嚴格環境執法督察方面,我市將加強移動源排放監管能力建設,2019年年底前市區建成至少3套機動車遙感監測設備、10套“黑煙車”抓拍設備,2020年年底前市區建成至少6套機動車遙感監測設備、20套“黑煙車”抓拍設備。加強揚塵管控、工業窯爐排放、工業無組織排放、VOCs汙染治理等環境執法,嚴厲打擊“散亂汙”企業。嚴厲打擊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尾氣檢測弄虛作假、屏蔽和修改車輛環保監控參數等違法行為。

大氣汙染防治需進一步利用科技創新。《方案》提出,匯聚跨部門科研資源,開展區域大氣重汙染成因、重點行業與汙染物排放管控技術等科技攻堅。

加強大氣汙染防治,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方案》提出,健全環保信息強制性公開制度。公佈各縣區空氣質量排名,定期發佈排名“紅黑榜”。實時發佈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定期公佈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倡導全社會“同呼吸共奮鬥”,群防群治,打贏藍天保衛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