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最大城址石峁遗址:“石破天惊”的大发现


中国史前最大城址石峁遗址:“石破天惊”的大发现


石峁城址面积逾400万平方米,以“皇城台”为中心,内、外城以石砌城垣为周界向内拱卫,坚固雄厚、巍峨壮观、气势恢宏,是距今4000年前后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址。固若金汤的皇城台、气势磅礴的石砌城墙、设计精巧的城防设施以及藏玉于石、杀戮祭祀等特殊迹象,无不展现了黄土高原上一处神秘王国都邑的极致辉煌。

 重重拱卫的巨大台城

皇城台为一处四围包砌石砌护墙的高阜台地,是石峁城址内城和外城重重拱卫之核心区域,三面临崖,一面以皇城大道与内城相接。整体呈顶小底大的金字塔状,台体周边以多达十余阶的堑山砌筑的护坡石墙包裹,墙面可见巨型石雕菱形眼纹、石雕头像、动物纹等装饰图像。底部面积约24万平方米,顶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台顶平整开阔,大型夯土台基、“池苑”等重要遗迹星罗棋布。

2017—2018年,联合考古队重点发掘了皇城台门址及顶部部分建筑基址。考古发掘揭示,皇城台门址由广场、外瓮城、墩台、内瓮城、门塾、门道等部分组成。广场由南、北基本平行的两道石墙及瓮城东墙一线围成,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瓮城位于广场内侧、南北墩台外侧正中,是平面呈折角“U”形的一座石砌单体建筑。在其外侧墙根处,发现完整玉钺两件,当系铺设瓮城外的广场地面时埋入。南、北墩台位于广场内侧,长方形,夯土内芯外包砌石墙,分别与广场南墙和广场北墙相接,体量上北墩台要大于南墩台。南墩台顶部的层位关系揭示出其建筑年代可能要早至公元前2200—前2300年。门道位于瓮城内,以南、北墩台为界,遍铺平整砂岩石板,自外而内向上攀升,保存较好,部分石板发现阴刻装饰纹样。

依据地层关系和典型器物推断,皇城台门址的建造年代当早于外城东门。与外城东门址相比,二者结构相似,均设置了瓮城、墩台、门塾等设施,唯皇城台门址体量更加庞大,布局更加紧凑,出入道路私密性更强。另外,皇城台门址外有广场,而不见东门址。两处城门遗址结构的相似性,暗示着石峁古城在不断扩大的营建过程中,其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承袭关系,一个石峁城址“总设计师”的身影闪烁其间。

 出土信息丰富的遗物

这座四面包砌着石墙的台城,跟大多数中国史前城邑遗址的“土城”大不相同。除了外形差异,众多的出土遗物也颠覆着人们的传统认知。皇城台出土遗物丰富,门址和东护墙北段出土陶、骨、石、玉、铜等各类遗物数以万计。其中,骨针的半成品及成品数量达到了2万余枚,是其生产过程“制作链”上各阶段废料及残次品遗存的集中出土,预示着皇城台顶部可能存在大型制骨作坊。

这一点与石范及铜刀等铸铜遗存所反映的社会信息类似。皇城台倒塌堆积出土的石范均为残块,有“一范多器”和“一范一器”两类,器形可辨环首刀、直背刀、锥。从共存陶器来看,这些铜器年代为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时期。石峁铸铜遗存的出土是中国早期铜器的又一重要发现,夯实了河套地区在中国铜器起源和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为探索早期冶金技术在中国的传播路线提供了关键的连接点。

铜制品及铜器制作技术自西向东传播在学界基本得到公认,但当铜制品及铜器制作技术自西传入到甘青地区后,又是经何路线最终到达中原腹地,始终在学界存在不同看法。石峁遗址铜制品及铸铜石范的发现或许说明,河套地区是铜制品及铜器制作技术传入中原腹地的重要节点。

倒塌堆积中所见的制骨及铸铜等手工业遗存的发现,暗示着作为宫城的皇城台顶部,曾经设置有专门从事骨器生产及铜器加工的生产场所。这一发现为探索皇城台顶部功能布局和城址内部的区划提供了线索。作为石峁核心(宫城)的皇城台,不仅生活着高等级贵族,那些掌握核心生产技术的手工业者也被安置在这一区域,这是三代之前早期手工业生产的普遍现象。

同时,数量明显超过石峁古城生产生活需要的骨针类日用品,可能承担了石峁上层从周边区域获取其他生产生活资源交换物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处于大河套地区社会金字塔顶端的石峁古城,不仅仅是区域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一个维系周边层级化中小聚落的经济中心。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提到皇城台出土的陶瓦、陶鹰、口簧等珍贵文物。数量可观的陶瓦(包括筒瓦及板瓦)的发现,暗示着皇城台台顶当存在覆瓦的大型宫室类建筑。石峁陶瓦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数量最大、区域位置最北的遗存,对探讨中国早期建筑材料及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

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出土于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的“弃置堆积”中,为皇城台使用期间由其顶部弃置形成。石峁遗址出土的这批骨制口弦琴制作规整,呈窄条状,中间有细薄弦片,一般长8—9厘米、宽1厘米左右,厚度仅1—2毫米,数量不少于20件。与这些口弦琴一起发现的还有骨制管哨和陶制球哨。测年数据显示,这些口弦琴制作于距今约4000年前。

口弦琴在我国先秦文献中被称作“簧”,最早见于公元前后的匈奴墓葬。《诗经·君子阳阳》:“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诗经》中提到的“簧”就是石峁所见的“口弦”。现代口弦琴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流行于蒙古族、羌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满族,以及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中;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北欧拉普人、北海道阿依努人等也擅用此类乐器。

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性的原始乐器,石峁口簧考古背景清晰、共存器物丰富、形制完整,是世界范围内年代最早的口簧,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为探讨早期人群流动及文化交流提供了难得的线索。

 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

考古发掘揭示,皇城台系石峁城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或可称为“王的居所”。皇城台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的早期宫城,其层层设防、众星拱月般的结构奠定了中国古代以宫城为核心的都城布局。

随着中国北方地区考古学资料的日益丰富及以石峁遗址为代表的考古成果的刊布,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国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文化互动和交流变得愈发清晰。石峁遗址展现的城址规划理念及城防设施、冶金技术、艺术风格等与中亚、两河流域早期文明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性。上述因素或许有助于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中国北方地区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文化互动是双向的、多重的、频繁的,中国北方地区是桥接欧亚大陆与中国早期文明不容忽视的重要区域。

石峁遗址处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错地带,其发展高度、复杂程度以及建筑技术,远远超过了我们对距今4000年前后这一文明的判断,是探索中国乃至东亚早期文明的一座里程碑。作为世界早期文明版图上熠熠生辉的人类重要遗产,石峁古城为理解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不断深入,谜一样的石峁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作者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