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赏物丨古铜镜中的历史和文化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青铜镜,经历了商、周、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后,青铜镜才逐步为玻璃镜所取代。铜镜可算是中国古代诸种金属器物之中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又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过许多影响的古器物。

本文由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邝小姐:jibolunk撰写

铜镜本身也是一种工艺美术品,镜子的背面一般都铸有精美的纹饰或文字,这些纹饰的图案造型与铭文,往往浓缩了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它制作精细,既体现了较高的工艺制作技术水平,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赏物丨古铜镜中的历史和文化

“上大山”中圈铭文规矩镜

青铜镜被使用了近4000年,它早已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照面饰容的用途,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人们常说的“破镜重圆”、“明镜高悬”、“以史为鉴”(古书“鉴”与“镜”常互通)等等,都反映出铜镜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见证着历史,默默记录着悠悠历史长河中的波澜起伏。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赏物丨古铜镜中的历史和文化

单龙镜

1古人墓葬的随葬品

铜镜本是日常用品,但由于镜子能反光、能清晰映像,因而被人们引喻出许多社会功能,成为古人墓葬的随葬品。由于铜镜所具有的破暗取明、去魔压邪作用,再加上古代“视死如生”和“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的观念,人们把生活密切的铜镜同葬,以供死者在阴间继续使用。

浙江临安五代时期的墓中便有发现于前后墓室屋顶暗窗中置铜镜的。另外,在《汉书•霍光传》霍光死后所用“东园湿明”下注释曰:“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大敛并盖之。”亦说明了古人以铜镜随葬的习俗。

今天,现代考古学根据这些埋藏在古代墓葬中的铜镜纹饰的不同时代特征,为墓葬的断代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铜镜又成为考古断代的标识。本文由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邝小姐:jibolunk撰写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赏物丨古铜镜中的历史和文化

“上大山”花边规矩镜

2帝王的贡品或赏赐

铜镜既然被赋予了多种的社会功能,兼具美观实用价值,自然会被用作王公贵族、亲朋故友之间馈赠的礼品。

据《唐书•礼乐志》记载,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这天也被定为“千秋节”,又称为“千秋金鉴节”,群臣会献上美酒和铜镜祝寿,或作为互赠的礼物,唐玄宗也会在千秋节赠群臣以铜镜,以示圣恩。后来这习俗更流传到民间。至于上贡品如“江心镜”、“方丈镜”等亦有这种用途。

在上者以至民间的赠镜活动,无形中推动了铜镜制作的发展和技术水平,使铜镜成为精美的日用工艺品,并受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赏物丨古铜镜中的历史和文化

“吾作明镜”环绕式半圆方枚神兽镜

3爱情婚姻的信物

铜镜大多是圆的,圆形在中国古代有圆满、团圆、吉祥之意,也象征爱情婚姻的美满。因此在古代,铜镜就常被用作为爱情婚姻的信物,如双凤镜、雀绕花枝镜、瑞兽鸾凤葡萄镜等。铜镜成为“花好月圆”的象征,“破镜重圆”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本文由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邝小姐:jibolunk撰写

另外,古书中提到的“山鸡舞镜”(《异苑》)、“化鹊捎信到夫前”(《神异经》)等故事,都与爱情有关,更成为许多诗文常爱运用的题材。这些美丽或凄然的故事,既表现了古人的美好愿望,又说明了铜镜作为信物,其传承与纹饰内容是渊源有自的。考古发掘中也曾见到夫妻合葬墓中各持半面铜镜的实例。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赏物丨古铜镜中的历史和文化

大钮四龙八凤纹镜

4驱邪法宝与法器

镜子能驱邪照妖,是中国古代以至现代的传统观念,古人不理解铜镜映射的原理,以为铜镜可以发光,具有“法力”,可以照妖驱邪。很多道士修行、炼丹时都镜不离身;佛教和道教举行宗教仪轨时,铜镜亦成为不可缺少的法器;有些人还以镜子作为镇宅的法器。这虽然未必符合科学精神,却也可以在精神和心理上,给虚怯的人以一点安慰。

相传有很多关于镜能照妖的故事,例如《西游记》和《封神榜》,都有以镜子辟邪照妖的情节。汉代刘歆著的《西京杂记》中,提到汉宣帝所持身毒国宝镜有照见妖魅之功能。晋朝人葛洪所著《抱朴子》书中便提到道士背悬九寸明镜,老魅便不敢靠近,如果有鸟兽邪物,用镜一照,其本形俱现镜中。唐人著作《古镜记》中的宝镜能使百邪远人,具有降服妖怪精魅的神妙作用。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赏物丨古铜镜中的历史和文化

“吾作明镜”半圆方枚神兽镜

5中外交流使者

在日本、越南、俄罗斯和阿富汗及伊朗等国均出土了不少中国古代铜镜。在《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便记载了三国魏晋时代倭女王(今日本)遣使到来中国进贡,魏王便赏赐予“铜镜百枚”的资料,这说明早在汉代,精美绝伦的中国铜镜,已经成为周边国家难得的珍贵礼物。在日本的考古中也发现了中国的魏镜和吴镜,以及当地仿制的“倭镜”。

1959年,在日本福冈县饭冢市立岩堀田的瓮棺墓出土了一面汉镜,其铭文与西汉时期的铭文镜基本相同。另外,1978年11月,在阿富汗席巴尔甘(Sibrkand)贵霜早期三号墓中,也出土了铭文基本相同的中国汉代铜镜,这是汉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又一证据。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赏物丨古铜镜中的历史和文化

八兽规矩镜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赏物丨古铜镜中的历史和文化

“吾作”半圆方枚四兽镜

古代铜镜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发展变化,记述了先民们的艺术想像力和社会文化观念,又显现出其铜镜文化自身的系统性和时代性特征,研究这些纹饰和铭文,为我们今天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艺术和社会意识,提供了实物证据与一个独特的视角。

本文由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邝小姐:jibolunk撰写

这一年,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公司不仅保持了传统板块中的优势地位,同时在拍卖门类方面也勇于创新和尝试。得力于广大藏家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实现了稳中求胜,众多活跃的资深藏家直接参与竞拍,保证了成交率,同时也出现了不小的惊喜。不少主题与特色专场竞争激烈,成交远超预期,新买家积极参与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的信心,促成了更多的中档价位作品的成交。特别是古代书画作为纪伯伦的优势项目,许多重要稀缺的作品大都是领域中最资深的藏家直接参与。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大量新鲜血液注入,不断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活力。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赏物丨古铜镜中的历史和文化

2018年,是纪伯伦国际成立的第九个年头,布局未来,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进步的艺术品拍卖业,纪伯伦始终坚持诚信、专业的经营理念,并且不断寻求正规化、企业化的发展方向,力图把纪伯伦国际拍卖行打造成国际艺术品交易的一流平台。

纪伯伦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9年12月26日在英国正式成立,并宣布将与法国知名艺术品拍卖公司布利索诺拍卖行联合于3月21日在伦敦举办首场中国艺术品秋季拍卖会。2014年进入亚洲市场,在香港设立分部,成立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2015年举行纪伯伦春季大型拍卖会,当时大陆委托深圳嘉利拍卖行征集藏,2018年在中国大陆拿到拍卖牌照,成立纪伯伦拍卖集团深圳分公司,全面整合亚洲市场。

2018年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进军亚洲香港的第四个年头,经过各届拍卖会的成功举办,既表明纪伯伦国际拍卖行已跻身并稳居香港拍卖市场阵营,也将推动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2018年纪伯伦在大陆拿到拍卖牌照,成立纪伯伦拍卖集团深圳分公司,也将是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一个新的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