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和夏娃爲什麼不去問問上帝:爲什麼不讓我們去吃蘋果呢?

我不是基督徒,只是在《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裡看到了作者談到了亞當和夏娃與上帝的部分,作者談到:“上帝有一種習慣,他喜歡黃昏時到伊甸園散步,他和人類的溝通是開放的。


亞當和夏娃為什麼不去問問上帝:為什麼不讓我們去吃蘋果呢?

既然如此,經受蛇的蠱惑而偷吃蘋果的亞當和夏娃,為什麼不坦率地告訴上帝‘我們很想知道您為什麼不讓我們去吃善惡樹的果實。我們喜歡伊甸園,對它充滿感激,可是我們無法理解您的規定,為什麼不可以吃果實呢?您能給我們解釋一下嗎?”

作者提到他們沒有試著向上帝提出疑問,沒有去質疑上帝的權威和觀念,是因為他們不敢;他們沒有從成年人的理性立場出發,與上帝進行起碼的溝通,是因為他們在心智上還是個孩子。
亞當和夏娃為什麼不去問問上帝:為什麼不讓我們去吃蘋果呢?

他們在偷吃禁果以後,遭到了上帝的懲罰之後,被上帝趕出了伊甸園,沒有聆聽上帝的心聲,因為他們內心恐懼,不敢再多做停留。

在幾年前偶爾對基督教有所瞭解,今天突然有了很多疑問,如果蛇代表惡,上帝代表善,那麼作為善的一方最後懲罰了亞當和夏娃,這還是善嗎?
亞當和夏娃為什麼不去問問上帝:為什麼不讓我們去吃蘋果呢?

作者提到亞當和夏娃本可以攜手,當著上帝和蛇的面,在彼此之間掀起一場大辯論。但是你多曾看到學生與老師辯論,囚犯與獄長辯論呢?

我以前在司法矯正社區與心理老師一起給矯正人員進行心理疏導,我聽了好多不公的事情,當我建議他們和上級反應時,他們都打了退堂鼓,因為他們不想惹事,雖然受到了不公平之事,但是怕被所長穿小鞋。

他們還要求我保密,我做到了,但是心理很不是滋味。也許你會問我,他們受到了怎樣的對待?明裡暗裡罵你算不算?平時讓你清理所裡的衛生,而且必須做所長安排的事情,並且不能請假,算不算?

而且一個所裡只有所長老大,所有人都得聽他的,遇到一個善解人意的所長真的是萬幸,但遇到一個尖酸刻薄又不把腦子用正地方的所長,真是倒了黴了。

使我感到不是滋味的是,受到了傷害,又不知道向哪兒說理,我建議他們向上級反應,但他們不敢,只是向平級反應了,平級也就是其他司法所的所長,反饋是儘量別再反應了,萬一那個所長把告他狀的人給收監了,麻煩就更大了。

我在矯正社區裡工作了半年,仔細回憶起來,怪不得這些人一開始見到我們有些戒備,後來我們幾個心理老師用善意打開了彼此的隔閡,我也才知道了很多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

後來我和一些人成為了朋友,他們會把生活的一些困擾講給我,也會說是什麼原因來到了這兒。

我講這個部分是想說我和他們並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亞當夏娃與上帝是有上下級關係的,在這樣的關係當中,怎會有底氣提要求呢?

就像在一個長期遭受家暴的孩子看來,父親是至高無上的,是不容置疑的,一旦不聽,就會挨來一頓打罵。

作者提到上帝和蛇之間的善惡論辯,象徵著人類心靈的善惡之爭。那麼一個善的上帝,最後趕走亞當夏娃,又發大洪水,這又怎麼能是善的呢?
亞當和夏娃為什麼不去問問上帝:為什麼不讓我們去吃蘋果呢?

再翻一頁,作者也提到了:亞當和夏娃不敢詢問上帝,完全可能是出於恐懼。他們害怕一旦去質疑上帝,就可能發生更大的不測。

這就對了,因為亞當夏娃知道上帝的脾氣,如果上帝是他們的父親的話,想想我們在面對一個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並且脾氣又不好,我們哪裡來的底氣去質疑呢?

讀過聖經的人經常說一句“上帝保佑你”,但你真的敢被這樣的人物保佑嗎?還是自己保佑自己吧,不信神,信自己的力量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好,才是對的。

作者提到了心智成熟需要做到兩點,第一是擺脫懶惰,第二是克服恐懼。

我認為亞當和夏娃在沒吃蘋果之前是弱智,吃了之後才有了智慧,並分辨了善惡,以前衣不蔽體,現在有了羞恥感,以前生活在看似很美好的精神家園裡,但也許他倆只是上帝用來調劑生活的寵物而已。
亞當和夏娃為什麼不去問問上帝:為什麼不讓我們去吃蘋果呢?

我不瞭解聖經,也不信基督教,我只是看到這個故事之後給我很多的思考,也許不一定對,總之我覺得一切不是以平等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就不是善的。

以上是我想說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