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燥,這些方法簡單實用

防秋燥,这些方法简单实用

防秋燥,这些方法简单实用

國慶過後,天氣漸冷,早晚溫差變得更大,這個時候,很多人可能感覺到嗓子幹、口腔裡也比較幹,嗓子發癢、伴有風寒咳嗽的症狀,甚至總是找不到原因。常用做秋季潤燥的秋梨膏竟然不適合,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秋梨膏潤燥存在哪些誤區?秋天潤燥正確的方法是什麼?

一、秋季潤燥摸清“燥”脾氣

秋季是燥的季節,嗓子發乾,吃秋梨膏常見卻不見得都合適,體質偏寒或感受了寒邪初起的階段的人不適合吃秋梨膏,溫燥熱的情況適合用秋梨膏。

是秋季很好的水果,適當吃一些有潤燥的作用,但梨性偏寒,對溫燥的人非常適合,但不適宜潤“涼燥”

防秋燥,这些方法简单实用

秋季除了燥邪之氣需要調養之外,還要注意早晚的寒涼邪氣需要調養。秋天燥氣當令,氣候又偏於涼,寒涼的邪氣和燥邪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個複合的邪氣,我們稱之為涼燥,也叫次寒。涼燥一般發生在晚秋時候,這時已經快要進入冬天了,天氣比較寒冷,便會涼燥。

二、“涼燥”會帶來哪些危害?

涼燥的主要症狀有微有發熱,鼻咽乾燥、咳嗽痰稀,容易感到心煩口渴,胸悶肋痛等。那麼,“涼燥”會對身體帶來哪些危害呢?

1.肺

秋季寒邪特別容易傷肺,燥邪也容易傷肺,肺為五臟之華蓋,涼燥之邪不論是從皮毛而入還是從口鼻而入,皆可內歸於肺。從皮毛而入表現為怕冷、少汗或不出汗,從口鼻而入的表現為鼻幹、咽燥、嗓子癢,進一步傷肺還可能出現咳嗽痰粘等症狀。

肺主宣發和肅降,沉降過度就會影響肺宣肅的功能,導致宣肅失司,發生咳嗽、有痰。

2.胃腸

秋季的涼燥不僅會傷肺,還會進一步傷胃腸,出現洩瀉勞倦等症狀。秋季感冒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後很快就會出現噁心嘔吐,這種情況稱為秋冬季腹瀉,一般從緯度高的北方逐漸向南方蔓延,北京地區10月份是高發時間。

3.心腦

秋季皮膚乾燥,血管收縮,有時會出現頭痛頭暈,甚至會引發心臟的不舒服,有的還會引起胸痺,所以,涼燥容易誘發心腦疾病。

4.腿腳

寒襲經絡者,手足拘急,燥雖是次寒,但也會侵襲腿腳關節,使筋脈拘急,引發老寒腿、關節炎等疾病,或出現抽筋現象。

涼燥的典型症狀

口乾舌燥、嗓子發癢、流鼻涕、鼻塞不通、打噴嚏、受風頭疼、抽筋、乾咳、大便乾燥、口鼻發乾、渾身發癢、關節痛、渾身發緊、怕冷,而且涼燥咳嗽的痰比較黏,很難咳出來,舌質不紅,舌苔不黃,薄白苔,津液少。

防秋燥,这些方法简单实用

三、預防“涼燥”,春捂秋凍有講究

如何避免“涼燥”對我們身體的侵襲,專家告訴我們,“春捂秋凍”非常有講究,首先要防止“捂過度”,其次要防止“凍過度”,還要講究薄衣之法,秋天是鍛鍊身體的最佳時機,多見陽光多吹風能使肌膚牢密,身體強壯,添加衣物要根據氣候來,

不冷不添衣,添衣要適度,無論是對於中老年朋友,還是兒童小孩,都應該遵循以上規律。

1.正確添衣順序

①行動比較便利的老人或兒童先添加外套或馬甲,先從上衣開始加,再是褲子,再是帽子和鞋子;

②對於有老寒腿的人,腿特別怕涼,可以先添加褲子和鞋;

③對於受涼容易頭痛的患者,腦袋一受涼就頭疼,先添加帽子。

防秋燥,这些方法简单实用

2.兒童到底要不要“秋凍”?

秋凍對於兒童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強體項目,陽光照在皮膚上,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所以可以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但要注意,秋季的時候陽光下熱,陰涼底下很涼,所以,陰涼底下汗出當風,容易虛邪賊風侵入從而得病。因此,要帶孩子多在陽光下活動。

四、防“涼燥”,長壽老人最愛“捂”的部位

第一位:後背部

中醫講,風冷之邪胸背俞穴而入,是秋天引發咳嗽,感受風寒之邪重要防護的地方,特別是有慢性咳嗽的人。

第二位:腹部

腹部、肚子是怕涼的,一旦受涼容易出現肚子痛、腹瀉,尤其是陽虛的人。

第三位:腿腳

捂腿一般指的是特殊人群,有老寒腿,有風溼性關節炎等人一定要保護好腿,做好腿部防寒。

防秋燥,这些方法简单实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