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為什麼會有“秋燥”?大數據告訴你秋燥有多燥!

郁達夫曾經寫道:

“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來留住北國的秋天。”

為什麼會有“秋燥”?大數據告訴你秋燥有多燥!

唐志遠 攝

老舍也曾說過:

“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為什麼會有“秋燥”?大數據告訴你秋燥有多燥!

可見,秋是一個絢爛、美麗,讓人迷戀的季節。

然而,它有時候卻又讓人十分煩惱,一種乾燥的感覺遍佈全身,嘴巴幹、眼睛幹,甚至全身癢癢撓到停不下來。這種現象在中醫當中被稱為“秋燥”,那麼,為什麼秋季會感到乾燥,我國哪些城市位居乾燥榜第一呢?下面,讓大數據來說話。

秋燥,秋燥,何為秋燥?

感覺幹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想要精準定義秋燥,還得靠氣象說話。

在氣象學上,為了統計秋季的乾燥程度,我們把日最小相對溼度≤30%的情況,定義為一個乾燥日

為什麼會有“秋燥”?大數據告訴你秋燥有多燥!

從上圖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北方部分地區,例如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少,可以說比較乾燥。

秋燥,秋燥,哪裡最燥?

毋庸置疑,秋季北方的乾燥程度要高於南方。

為什麼會有“秋燥”?大數據告訴你秋燥有多燥!

尤其是新疆、西藏等地,肉眼可見大面積紅色“鋪”在上面,部分地區乾燥日數甚至達到了

75天以上。像是南方地區明顯會好很多,四川等地格外值得一提,纏綿的華西秋雨導致這一片區域乾燥日數非常少,從歷年平均數據來看,僅不到一天。

長江以南地區,除海南之外,其餘地方的乾燥日數為1~25天,以南昌為例秋季短但是涼爽乾燥,9、10、11三個月平均降水日數小於25天。

具體到大城市來說,全國秋季最乾燥的就是拉薩,其次分別為北京、西寧、呼和浩特、銀川、太原、烏魯木齊、天津、濟南和石家莊。

為什麼會有“秋燥”?大數據告訴你秋燥有多燥!

秋燥,秋燥,秋季一定是最乾的嗎?

秋季雖然幹,但是對於很多地方來說並不是最乾的。

為什麼會有“秋燥”?大數據告訴你秋燥有多燥!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相比於秋季,北京的冬春季節更幹,“貧雪”就是典型的“缺水錶現”。50年代北京一個冬季的累計降雪日在20天左右, 21世紀之後,降雪日數多徘徊在10天左右。

這是因為北京冬季多吹西北風,空氣很乾燥,只有當東風吹過,將潮溼的空氣送入北京,降水的可能性才會增大。

當然,北京不是個例,烏魯木齊更為特殊。

烏魯木齊最為乾燥的季節在夏季,這與其高溫日數多、降水少有很大關係。

為什麼秋天會燥?

乾燥日數最多的季節不一定是秋季,但秋季卻給人“秋燥”的印象,這與夏秋反差相關。

為什麼會有“秋燥”?大數據告訴你秋燥有多燥!

夏季降水多,空氣較為溼潤,等進入秋季以後天氣變得乾燥,但很多人卻還沒能適應,因而覺得很燥。

等到冬春季節,因為身體已經慢慢適應了乾燥的環境,所以燥的感覺反而沒有秋季明顯。

這下,你明白了嗎?

最後溫馨提示:秋燥多喝水並不一定管用,建議多食梨、柑橘、柿子等水果。

END


中國氣象數據網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