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特稿」辽宁越狱犯抓捕行动两辅警牺牲,祸起“夺命排水沟”

面包车碾压排水沟失控撞树

10月中旬的河北平泉已进入晚秋,昼夜温差的拉大让燕山北脉飘散着满山红叶,风景宜人。台头山镇三家村的村民正忙碌着收秋的扫尾工作。玉米已进仓,秸秆正回收。

乡道三仓线从三家村村口穿过,马路边流淌着潺潺溪水,回收玉米秸秆的农用车从小溪经过,在三仓线上留下一道道湿漉漉的车辙。大部分农用车司机到村口时特地多打一把轮,躲避路边的玻璃碎片。

这些碎片来自10月5日平泉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4名辅警驾驶的面包车。面包车在抓捕凌源第三监狱两名越狱逃犯时发生交通事故。

10月13日,津云新闻记者来到交通事故现场。村民刘云家距事故现场最近,她家的监控记录下事故的全过程。视频显示10月5日上午9:38左右,三辆车先后沿着三仓线由西向东行驶。其中前面两辆是带有警用标志的警车。

两辆警车经过三家村口时,遇到坑洼路面,虽然两辆警车车身弹起,但均顺利通过坑洼。两辆警车身后约300米处,一辆普通面包车快速驶来。不料,面包车经过坑洼时却出现意外。

面包车车身弹起幅度较大,尾部翘起约半米高,随后车身在马路上画了一道“S”线后向左侧侧翻,在侧翻过程中车辆翻滚多次后撞上路边大树,车身弹起将近3米高后又甩了出去,最终重重砸在马路上,车身严重变形。

「津云特稿」辽宁越狱犯抓捕行动两辅警牺牲,祸起“夺命排水沟”

津云新闻记者在事发现场看到,被面包车撞的大树上有多处伤痕,地上依旧散落着面包车的车顶碎片、玻璃渣,还有平泉客运站警务站印发单据存根。

「津云特稿」辽宁越狱犯抓捕行动两辅警牺牲,祸起“夺命排水沟”

村民张树强捡到了一位辅警的警帽,由于无法确定警帽的主人,张树强把帽子挂在了树杈上,希望家属来领取。

「津云特稿」辽宁越狱犯抓捕行动两辅警牺牲,祸起“夺命排水沟”

张树强带领津云新闻记者找到了村口的坑洼处。张树强说,这处坑洼是一条路面的排水沟。三家村在山脚下河套地带,雨水季节山上的流水顺着村子里的排水沟排入村外的小河。而三仓线正好位于村里和村外的排水沟之间,因此需要在三仓线路面上挖一条排水沟保证雨水正常排放。

「津云特稿」辽宁越狱犯抓捕行动两辅警牺牲,祸起“夺命排水沟”

“夺命沟”多次发生交通事故

这条排水沟虽保证了雨季村里的正常排水,但在村民眼中,这条沟有些问题,尤其是四位辅警驾驶的面包车出事后,村民称这条沟为“夺命沟”。

村民王磊告诉记者,四位辅警驾驶的面包车碾压的“夺命沟”是三家村最西侧的一条,沿着三仓线往东,在三家村界内还有三条类似的“夺命沟”。

就是四位辅警面包车出事的这条“夺命沟”已经发生了至少三起交通事故了。这些交通事故均是因车辆碾压沟壑时失控弹起导致的。

今年春季,一辆车碾压“夺命沟”失控后冲进了马路右侧的河道里。还有几个年轻人驾车经过时车辆失控致多人受伤。平时车辆托底、剐蹭等事故更是不计其数。四位辅警驾车出事是目前“夺命沟”唯一一起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

在王磊的指引下,津云新闻记者看到,“夺命沟”两侧的坡道上均有划痕,这些都是路过车辆留下的。刘云家距离“夺命沟”不到10米,她担心将来会有失控车辆直接冲进她家中。为此,她曾考虑在家门口安装护栏。

但四位辅警出事后刘云发现,在巨大的冲击力面前护栏的作用微乎其微。如今她考虑在门口种树当“挡箭牌”,尽管这样会影响屋里的采光,但刘云认为安全最重要。

村里曾要求铺设路下管道

“夺命沟”如此危险,村里就没有改造计划吗?王磊告诉津云新闻记者,“夺命沟”以前并不危险。因为以前三仓线是水泥路,路况不太好,车辆在马路上速度不会太快。即便经过“夺命沟”也很少发生托底的情况,车辆失控的情况几乎没有。

大约两年前,三仓线进行了改造,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改造后的路况较好,车速也快了起来,而“夺命沟”依照原来的基础进行了修复,但并没有在沟两侧设置警示牌或者减速标志。对三仓线不熟悉的司机驾车经过时很容易踩急刹车或者导致车辆弹起。

王磊说,旁边的村子铺设了路下管道排水,路面上没有排水沟。不知为何三家村依旧使用原始的路面排水沟。

三家村曾经的村干部李明达告诉记者,当时他和三仓线的建设单位平泉市交通运输局协商过,希望像其他村那样铺设路下管道。但当时建设单位称,三家村不具备铺设路下管道的条件,因此只在原来排水沟的基础上进行了路面修复。

李明达认为,路面修缮后,路况好了车速快了,排水沟应该相应加宽放缓。当时建设单位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不知为何却没有这么做。

交通运输局:正在制定改造方案

津云新闻记者找到当年乡道三仓线道路工程项目公示牌,上面显示三仓线路面宽6.5米,表面铺设沥青,建设单位为平泉交通运输局。

津云新闻记者联系平泉交通运输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称,三仓线属于乡道,当初道路设计车辆时速为30公里。在建设中确实有村子铺设路下管道,而三家村依然保留路面排水沟。

当初三仓线修缮至三家村附近时,曾试图把路面排水沟加宽,但村民认为加宽后水流速度会放缓,不利于快速排水。因此就按照原来排水沟的深浅和坡度,只进行了路面修缮。

10月5日四名辅警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平泉交通运输局配合平泉交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目前,平泉市交通运输局正在对包括三仓线在内的其他有类似路面排水沟的道路进行汇总。接下来或将在这些路面排水沟附近设置减速带、警示标志等,具体的改造方案正在制定中。

平泉市政府的消息称,10月5日四名辅警的面包车发生事故后,四名伤者就近送往了辽宁凌源市医院救治。

津云新闻记者来到距河北平泉约100公里的辽宁凌源市中心医院。医院的10楼和12楼的医护人员曾参与对辅警刘磊和王强的抢救工作。

据医护人员介绍,当时王强的伤势比较重,多名医护人员轮流对王强进行救治。刘磊的腿部骨折,生命暂时没有危险。

在凌源市中心医院紧急救治后,刘磊和王强均于10月5日当天转院。由于当时刘磊和王强入院时没有家属陪同,两人入院的手续和医药费都是凌源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垫付的。截止10月13日上午,二者的医药费暂还没有结算。

邻居:王东禹脾气好 爱笑的男孩

据河北省平泉市政府发布的消息称,10月5日上午9时许,平泉市公安局4名辅警在执行紧急抓捕凌源第三监狱两名越狱逃犯任务的途中发生车祸,辅警王东禹(男,出生于1992年1月7日)、许跃龙(男,出生于1993年11月17日)殉职,辅警王强、刘磊受伤。

王东禹的高中同学刘浩在网上写下了一段怀念王东禹的文字。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的人缘不错。即便同学们经常让他给充话费,王东禹也没有怨言。同学们都称呼其为“三哥”。

「津云特稿」辽宁越狱犯抓捕行动两辅警牺牲,祸起“夺命排水沟”

图中的小伙子是王东禹

王东禹的突然离世,让众多同学一时无法接受。津云新闻记者了解到,王东禹家在平泉市中心有一家超市。

10月13日下午,津云新闻记者找到了王东禹家的超市,超市的卷帘门上锁。据旁边的商户夏蓝介绍,自从10月5号东禹出事后,他家的超市就没有开过门。平常东禹家超市过年都不停业,就为了多挣点钱。

禹的父母已经50多岁了,一时无法接受东禹离世的消息,双双住进医院,东禹的母亲一夜间白了头发。每天都有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的人员陪同着东禹父母。

夏蓝和王东禹相识多年,在夏蓝眼中王东禹性格比较内向,但人稳当,脾气好,总是笑呵呵的。听说王东禹交了女朋友,双方父母正准备协商婚事,没想到东禹却出事了。

王东禹父亲:希望儿子能得到应有的名誉

津云新闻记者辗转找到王东禹的父母,夫妻俩住在同一间病房,每天都在输液治疗。王东禹的母亲赵华床边还放了一本佛教书籍。

提起儿子王东禹,夫妻俩就泣不成声。没想到他们和儿子的缘分只延续了26年。王东禹是家中的独子,大专毕业后是赵华硬把儿子从外地拉回平泉老家。王东禹喜欢交朋友,人缘好。因为高中喜欢穿一件3号的运动服,加上他的年龄比大部分同学大,所以同学们才称呼王东禹为“三哥”。

两年前,赵华让儿子考进了平泉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当了一名辅警。虽然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不到2000块钱,但赵华就是希望儿子将来能有份养老保险。

赵华和王家仁夫妻俩开了11年超市,超市常年24小时营业,夫妻俩轮班值守。之所以这么拼命挣钱,是为了给王东禹多攒钱买房子娶媳妇。房子买好了,家具家电也配齐了,正准备筹备婚事却出了岔子。

出事前,王东禹刚刚和同事换班回来,本打算休息一天,没想到突然接到命令就出勤了。临走前,也没有给父母留下遗言。

如今父母还留着之前和王东禹的微信聊天记录,他们不敢删更不敢看。

10月5日上午,平泉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找到了王家仁,告诉他王东禹出事的消息,当时只是说受伤正在抢救。但王家仁有种不详的预感。

王东禹和许跃龙两位辅警的遗体仍然在医院暂时保存。王家仁和赵华去看过两次,他们想看却又不敢再看。

对于未来,王家仁和赵华并没有进一步打算。王家仁说,他不想再把超市开下去,儿子没了开超市已经没有意义了。也许将来他们夫妻俩会离开伤心的平泉。

王家仁希望儿子能得到应有的赔偿和名誉。

许跃龙父亲:儿子曾为营救战友落下伤残

另一名遇难的辅警许跃龙也是平泉当地人。他家经营水果、蔬菜批发生意。津云新闻记者联系上许跃龙的父亲许正新。许正新的声音明显沙哑了。

如今许跃龙的家属被临时安排在一家酒店内。许跃龙是家中独子,他已经结婚,妻子怀孕仅4个月。

在许正新的眼中,儿子许跃龙是个优秀的小伙子。许跃龙是一名伤残退伍军人。在部队时训练就很刻苦,在一次演习中为了营救战友导致许跃龙腿部落下伤残。退伍后,许跃龙当上了一名辅警。

辅警的工作比较辛苦,除了日常的出勤外,还要参加临时布置的任务。10月5日当天,许跃龙正在休假,接到命令后立即就赶去了,没来得及和家人交代什么。

许跃龙的离开,给家人留下太多的伤痕。对未来,许正新一片迷茫。他还不知道儿子的后事将如何处理。

事发一周,王家仁和许正新还没有去过事故发生地点。三家村村民捡到的那顶警帽究竟是不是自己儿子的遗物,王家仁和许正新也不敢确定,但他们都想亲眼看看……

平泉市坊间传闻,两名辅警牺牲后,当地政府和死者家属协商赔偿,一开始赔偿金额是80万元,后来又涨到120万元,第三次涨到150万元。这一说法得到王家仁和许正新的确认。

王家仁和许正新心头仍然有疑问,究竟为何当时面包车内只有四名辅警而没有正式民警?导致事故的大坑怎么出现的?谁该负责?自己的儿子究竟算是因公牺牲还是会被认定为烈士?至今王家仁和许正新没有得到一个确凿的答复。(津云新闻记者王曾 发自河北平泉 文中除四名辅警外,其他人员均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