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中的橫向動作,你可能聽都沒聽過

游泳中,水的阻力是浪費我們體力,阻礙速度提升的罪魁禍首,橫向對水面積越小,阻力就越小,遊起來就越快越省力,反之,橫向對水面積越大,水的阻力就越大,遊起來就越慢越費力。

抓住這個要點,游泳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泳姿的演變大凡是遵循這個方向的,只是不同的泳姿在考慮推進力及製造推進力的方式時必然會產生一些橫向的動作,而這些橫向動作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蛙泳時總得把手打開吧,前進時雙肩總得對水吧,收腿時總有一定橫向展開吧,再比如自由泳手入水後總得伸展吧,雙肩總得有一部份在水中擺動吧,比如仰泳,軀幹總得有一定角度吧,擺臂總不可能沒有橫向動作吧,還有蝶泳,總得展臂吧,肩總不能縮起來吧,等等,這些四大泳姿必然產生的橫向動作,但這是泳姿不可避免的。

泳姿的標準與否與上述這些橫向動作的標準程度有很大關係,當然,還與過多不必要的橫向動作有很大關係,比如說自由泳,手臂出水時不是在推水末段貼著軀幹(大腿)出水,而是在沒貼到軀幹時就出水了,比如整體動作不是在軀幹的延長線上做,包括手臂入水、划水(豎立面)、出水,都在延長外線製造過多的橫向動作,就會產生更多的水阻,慢且費力。蛙泳也是,蛙手拉水時橫向張太開,收手不收臂,出水破水角度太大等等,還有蛙泳腿,張太開,髖關節收過度等。

我們所說的泳姿的提高,很多時候是在修正一些節細,而這些細節裡面又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泳姿動作本身的標準程度,另一個是修正泳姿所產生水阻的一些錯誤動作,而這裡面就包含有一大部分是過多的不必要的橫向動作。簡言之,就是讓你的身體像魚一樣去遊,而不是像開屏的孔雀在遊(只是形象說法,孔雀沒學過游泳,應該不會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