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夏天,煤炭能否「量價齊飛」?

又一個夏天,煤炭能否“量價齊飛”?

5月14日,國家能源局發佈數據顯示,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2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與3月份3.6%的增速相比大幅回升了4.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8%;第二產業用電量36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用電量7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6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

又一個夏天,煤炭能否“量價齊飛”?

今年開年,用電量情況表現良好,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5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為2013年三季度以來季度用電量最高增長水平。而1-4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10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2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第二產業用電量142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第三產業用電量33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32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

從目前情況看,今年前兩個月氣溫偏低促進用電負荷增長,預計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左右;根據氣象部門預測,如果2018年夏季全國大部氣溫偏高或出現持續大範圍高溫天氣,那麼用電量會迎來高峰。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佈的報告指出,在電煤價格同比繼續提高、市場化交易導致電價下降等因素共同影響下,煤電企業經營形勢仍然較為嚴峻,部分大型發電集團煤電板塊仍然整體虧損,虧損面接近50%。

數據顯示,在38家上市電企中,有16家一季度淨利潤虧損,19家電企淨利潤同比下滑,只有3家電企淨利同比有所增加。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一季度27家煤炭上市公司全部實現盈利,合計歸母淨利潤和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244億元和235億元,同比增長5.5%和3.4%,環比2017年四季度分別增長46%和55.1%。

今年既要堅定不移去產能,又要防止出現結構性、區域性、時段性供應緊張。對此,從加快煤炭產能置換步伐、增加鐵路運力、調整進口煤限制政策等方面入手,相關部門再次打響煤炭結構性保供戰。

又一個夏天,煤炭能否“量價齊飛”?

那麼煤炭會迎來價格爆發式增長嗎,就像去年天然氣價格在冬季瘋漲了三倍,我們期待著最後的答卷,至少目前,我們看見了解決方案的積極探索。嗯,沒錯的兩廣地區的小夥伴們有福利啦。

5月15日,南方電網公司全面啟動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範工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建設。該工程將實現多項電網技術的創新,並創造多項世界第一: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壓多端直流輸電工程、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個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站工程、首個具備架空線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

昆柳龍直流工程輸電容量為雲南送端800萬千瓦,受端為廣西300萬千瓦、廣東500萬千瓦,創造了新紀錄。工程採用多端技術,對於大規模電源送出實現受端多點分散接入、節約通道走廊、優化電網結構、提高受端電網的安全穩定水平具有重大示範作用。

另外其他地區也都發布了相關的響應措施,發改委明確要推動加快北煤南運大通道建設,加強鐵路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保障重點區域電煤運輸需求。而2018年中國鐵路總公司要求新增發運量2億噸。有業內人士介紹說,鐵路運輸主要幹線大秦線、朔黃線基本處於滿負荷狀態,難有大的增量,主要還是挖掘蒙冀線和瓦日線的潛力。

又一個夏天,煤炭能否“量價齊飛”?

此外,進口煤政策或有所調整。南方沿海地區煤炭需求近8億噸,其中約25%依靠進口。4月初,福建、廣東、浙江等幾個主要煤炭進口省份都對進口煤重啟限制措施,在此之下,我國4月份進口煤炭2228.3萬噸,同比減少249.7萬噸,下降10.08%;環比減少441.7萬噸,下降16.54%。有消息稱,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對直接進口到電廠的煤炭實施傾斜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