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生活曾經如此艱辛 老照片復原曾經的「兩灣一宅」


蘇州河流經滬北,整齊地打了三個大彎,留下一連串讓老上海記憶猶深的地名:三灣一弄、兩灣一宅……曾經的“兩灣一宅”,指的是普陀區境內的潘家灣、潭子灣和王家宅及周邊範圍內的一片危房簡屋棚戶區,多少年來,這裡沒有一家醫院,沒有一家浴室,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居民們使用馬桶和煤球爐,擠在狹小的空間裡生存,深受髒亂差環境之苦。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的上海市長來這裡視察時不禁落淚:想不到上海解放這麼多年,這裡的居住條件還這麼差。王榮梅老媽媽當年就住在潘家灣路101弄26號。“我們一家4口,擠在8平方米的屋子裡,家裡沒有廚房,燒飯只能在走道里,油鹽醬醋沒地方放,就擺在木樓梯上。”最苦惱的是碰上梅雨天,飯也沒法燒。“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

這裡,曾有過許多如今再也看不到的“風景”。像照片上這樣的棚戶區的弄堂,被人們戲稱為“一線天”,家家戶戶為了搶佔空間,在弄堂裡搭建、堆放,弄堂越變越窄,只能容一人通過,曾有民謠如此描繪:“棚戶‘城中村’,不知晨與昏。難見窗外一線天,一日三餐要開燈。”


上世紀90年代末,上海內環線內最大的舊區改造工程在此拉開序幕,當時,僅一次性動遷居民家庭就超出萬戶。市領導多次到“兩灣一宅”現場辦公。當“兩灣一宅”的稱謂被“中遠兩灣城”取代後,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是6萬平方米的中央環島公園、15萬平方米的主題廣場、1萬平方米的中心綠化區、2公里長的河濱綠色走廊和160萬平方米的住宅。那些動遷出去的居民,也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現代化小區。

兩灣一宅”的“前世今生”,是整個上海舊區改造的一個縮影。多少年來,上海人曾經有一個最不願與外人道的話題——住房。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關部門作過調查:人均4平方米以下的缺房戶高峰時佔全市戶數的60%,四分之一的居民拿公共過道作廚房,一半以上居民用馬桶,40%居民燒煤球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