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患者|中晚期惡性腫瘤耐藥機制及逆轉研究項目現招募患者

項目簡介

腫瘤耐藥是目前臨床抗腫瘤藥物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關於腫瘤耐藥的機制有很多,針對不同機制來研究相應的逆轉方法為目前解決臨床耐藥問題的主要途徑。

羅湖醫院腫瘤內科於2018年成功申請了“深圳市科創委基礎研究(學科佈局)項目《基20170388靶向治療失敗的腫瘤耐藥機制及逆轉研究》”,本研究項目採用腫瘤患者自身來源的耐藥細胞模型,通過特殊的科研技術,研究能反映出患者體內腫瘤細胞的特性,代表真正原發位點的腫瘤生物學特性,是一種理想的耐藥機制及逆轉研究模型。

本技術克服了傳統的原代腫瘤細胞培養方法中由於在體外增殖受限而在體外研究或檢測中應用受到的制約。利用項目組成員所發現的、特有的將人源原代腫瘤耐藥細胞模型應用於靶向治療失敗的耐藥機制及逆轉研究,解決其在體外增殖受限的問題是關鍵。

項目組成員最新發明的一項條件重編程CR技術,可以在不導入任何外源基因、不改變細胞任何遺傳基因和表型的情況下使臨床個體來源正常或腫瘤細胞在體外正常生長、持續傳代,解決了基礎與臨床應用的障礙。

本項研究是由深圳市羅湖人民醫院與武漢大學深圳研究院聯合開展的研究課題,擬採用CRC技術分離培養建立來源於原發耐藥、繼發耐藥、多藥耐藥的惡性腫瘤病人的腫瘤細胞,同時建立來源於藥物敏感病人的腫瘤細胞經藥物誘導耐藥的體外模型,系統性研究腫瘤化療藥物、靶向藥物耐藥的分子機制及逆轉的方法。

本研究的實施將會產生一系列的源頭創新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同時,將為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療提供理論基礎,對推進深圳市乃至全國癌症的轉化醫學研究,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患者獲益

本研究中,針對惡性腫瘤患者的復發或者轉移組織或細胞(包括惡性腹水、胸水和心包積液中的脫落細胞)進行的系統檢查,免費檢測4-6個(種)靶向藥物和/或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市值價格約5000元-10000元左右)。

所選擇檢測藥物需要根據患者病情,既往用藥情況,後續診療需要選擇,檢測結果通過報告交給患者或家屬;患者在診療過程中其他住院診療費用不在免費範圍,需要患者通過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以及自費方式負擔。


研究流程

(1)患者本人及家屬攜帶患者既往診療資料(患者需到門診)於門診就診,經過初步評估後可考慮是否入組;

(2)辦理入院:收集完整的臨床資料,完善常規檢查,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傳染病檢測、心電圖、胸腹部、顱腦CT或MRI等;

(3)根據病情需要,行惡性腫瘤復發、轉移病灶的穿刺、手術獲取腫瘤組織,或者獲取癌性腹水、胸水和心包積液中的脫落細胞;

(4)組織學標本必須為新鮮組織標本;

(5)報告回報:約10-20個工作日後發送檢測報告;


患者入組標準

(1)年齡在18-75歲,既往確診為肺癌、乳腺癌、肝癌、結直腸癌、卵巢癌等各類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

(2)對一線標準治療,包括化療、靶向治療無效、耐藥,或出現復發、轉移的患者;

(3)主要臟器功能,包括心、肝、肺、腎無明顯異常;

(4)ECOG 評估0-2,預期壽命超過3個月;


聯繫方式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深圳市羅湖區友誼路47號, 0755-25650005轉腫瘤內科

門診時間:週一、三上午,門診樓2層20號室

患者及家屬可以在“160醫生”網站上直接預約或申請加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