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萬餘人次直擊徐匯法院執行現場

“您好!請問您今天來是提供什麼執行財產線索?”

“您申請執行的表格填寫這裡有誤,請重新填寫。”

“根據法律規定,您作為被執行人應當如實向法院申報財產,填寫財產申報表。”

……

這都是平日裡執行法官在接待執行案件當事人過程中的常用話語,昨天卻從10位媒體代表們口中說出。

16萬餘人次直擊徐匯法院執行現場

崗前培訓現場

原來,昨天(7月24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在上海市徐彙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徐匯法院)舉辦了上海首場“決勝執行難”全媒體直播活動。在這場別出心裁的媒體親歷活動中,律新社小編和來自文匯報、解放日報、法制日報、上海法治報、民主與法制、上海日報等多家媒體的9位資深記者受邀走進上海徐匯法院的執行事務中心和執行法官約見室,親身體驗法院的“執行難”。

不同於以往的“觀察式”採訪,這次的活動重在讓媒體代表親臨執行第一線,通過“角色”體驗,“浸潤式”感受執行法官工作的不易。想了解上海徐匯法院執行法官的日常工作嗎?跟律新社小編一起“親臨”一線吧。

簡案快辦,難案精辦:

上半年上海徐匯法院執行事務中心人均結案230餘件,平均執行天數19.25天

昨天上午9點30分,律新社小編等十位媒體代表來到上海徐匯法院階梯教室,看到數十位法官身著新式制服,胸戴法徽, “整裝待發”。簡單的開場白之後,法官們帶著我們迅速進入緊張的崗前培訓。上海徐匯法院執行局局長曹慶、執行事務中心副主任顧玉平分別介紹了該院執行工作的總體情況以及“繁簡分流”工作機制。

16萬餘人次直擊徐匯法院執行現場

上海徐匯法院執行局局長 曹慶

“我們的執行事務中心於2011年3月在上海首家成立,配備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1名文員和4名志願者。一般情況下,法院受理執行案件後,執行事務中心會將簡易案件、涉民生案件以及5萬元以下的小標的案件分流出來,進行快執快結,努力實現簡案快辦、難案精辦。”曹慶說。

據統計,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上海徐匯法院首次執行案件、恢復執行案件、保全案件共收案19509件,結案20099件,同期執結率103.02%。數據顯示,從2018年1月到6月,上海徐匯法院執行事務中心人均結案230餘件,平均執行天數19.25天。

16萬餘人次直擊徐匯法院執行現場

上海徐匯法院執行事務中心副主任 顧玉平

顧玉平詳細介紹了執行事務中心和執行法官約見室的運行機制及各窗口的功能:執行事務中心向當事人提供執行立案、諮詢接待、執行辦理、綠色通道等一站式服務,將執行工作所需辦理的程序性事項儘量一次性辦完,讓群眾少跑路。執行法官約見室則是由每位執行法官在固定接待日與當事人面對面進行溝通,重點解決當事人“找法官難”的問題。

為探索破解“執行難”新途徑,上海徐匯法院實體化運行執行指揮中心,設立A、B角聯絡員,專人值班,工作時間8小時值班,休息時間24小時備勤。除此之外,上海徐匯法院開展打擊拒執犯罪與規避執行專項行動,定期開展夜間執行活動。

2016年至2018年6月,上海徐匯法院共開展夜間執行18次,執行案件335件,執行到位金額355萬餘元;限制高消費8016人次,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6989人次,限制出境1141人次,司法拘留70人。

崗前培訓:人手一本培訓手冊,帶教法官一對一指導

為了能夠讓媒體代表快速“進入角色”,上海徐匯法院又給記者們分發了該院專門編寫的培訓手冊,安排由執行法官助理扮演當事人的一對一“真人秀”模擬演練,由帶教法官進行評述。

16萬餘人次直擊徐匯法院執行現場

培訓資料

整體上,十位媒體代表被分為A、B兩個小組。A組5人,安排在執行事務中心;B組5人,安排在執行法官約見室。律新社小編被安排在B組,這組主要以法官接待為主,媒體代表可以輔助記錄、視情況對情緒激動的當事人進行心理輔導、對案件情況進行詢問等等。

16萬餘人次直擊徐匯法院執行現場

媒體代表與帶教法官一對一交流

很幸運的是,小編跟隨的帶教法官是執行局恢復執行組的馬懷茹法官。她已經有34年的法院工作經歷了,隨和、平易近人是她給小編留下的第一印象。

多年工作在執行一線,除了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馬懷茹法官更是練就了一顆強大的內心,有時候難免會碰到不明事理的當事人,他們會認為是法官的工作不到位造成案件執行的不佳後果。遇到這樣的情況,馬懷茹法官說她首先會平復當事人的情緒,等到他們冷靜下來再繼續說他們在執行工作中的情況,並告知他們下一步法院會採取哪些措施。正是憑藉遇事不驚的心態,並採取合適的方式與當事人進行溝通,很多開始情緒激動的當事人在談話結束時卻總會說上一句,“謝謝你,馬法官”。

因為下午就要接待執行案件的當事人,為了帶小編熟悉工作,在法院的書吧內,馬懷茹法官耐心地為小編講解一些案件在實際執行過程的情況,並向小編傳授了一些接待當事人的注意事項。

實戰演習:1小時16萬餘人次網上觀摩

實戰之前,所有的媒體代表被告知這次活動將會在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中國法院網、中國執行網等媒體上全程直播,活動結束將由帶教老師進行打分,在A、B兩組各評選出一位“最佳執行接待員”。

下午兩點,體驗式採訪活動正式開始。10名體驗媒體代表跟著10名法官早早就位於執行事務中心的5個窗口及執行法官約見室的5個窗口,短短几分鐘後,執行事務中心和執行法官約見室便迎來了30餘名當事人。

16萬餘人次直擊徐匯法院執行現場

直播主持人

“你好,請問你是申請執行人本人還是代理人?如果是本人請出示身份證原件,代理人請出示授權委託、律師函及律師證等相關材料,並請出示裁判文書原件予以核對。”

“你好,法官。我想知道我們公司申請執行案件進展到哪一步了?”

“麻煩法官告訴我接下來該怎麼辦,我的執行款項什麼時候能到位?”

“他和他妻子(被執行人)的電話都打不通,聯繫不上他們,我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面對鏡頭,帶教法官依舊有條不紊地回答當事人的問題。問詢、接收材料、傾聽當事人訴說、告知當事人案件的進展情況,小編也跟著帶教法官慢慢進入“角色”,從一開始單純的“打字員”到逐漸用話語與當事人交流,配合著法官接待,1個小時內小編配合著帶教法官完成了3起執行案件當事人的接待。

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3點,為期1小時的體驗採訪活動結束。小編的帶教法官說,像下午這樣當事人的情緒還算比較平穩,溝通起來比較順暢。有時候碰上“不講理”的當事人一天都解決不了幾個案件,實際執行起來難度非常大。

“恢復執行小組一共有3位同事,每位同事手上都有幾百個案件要解決。壓力大的時候,我會選擇聽聽音樂、散散步。”馬懷茹笑著跟小編說,“對法律工作有自己的情懷,所以這麼多年就這樣堅持下來了。”

走出接待窗口的媒體代表互相交流彼此接待的當事人,同行一位媒體代表在執行事務中心“諮詢接待”窗口進行工作,他感慨這次的體驗式採訪改變了他以往對諮詢接待的理解。他說,諮詢接待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它既是當事人和執行法官之間溝通的橋樑,也是執行信息的交流渠道,讓當事人及時瞭解執行工作的進展情況,增強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認同感。

16萬餘人次直擊徐匯法院執行現場

媒體代表跟隨帶教法官接待雙方當事人律師

接著,十位媒體代表回到上海徐匯法院二樓的階梯教室裡,大家都有些意猶未盡,還在互相說著彼此的感受,紛紛感慨法院工作的不易。根據活動前的規定,綜合媒體代表們的活動參與度、接待人數以及帶教法官評價,活動評選出兩位“最佳執行接待員”,律新社小編非常榮幸地成為其中一位獲獎者。

16萬餘人次直擊徐匯法院執行現場

上海徐匯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金水和上海高院執行局局長鮑慧民向 “最佳執行接待員”頒發獎狀

16萬餘人次直擊徐匯法院執行現場

律新社夏治斌獲獎證書

律新社小編了解到,在短短一個小時內,共有162000餘人次在網上同步觀看了此次體驗採訪活動。

執行難不難?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體驗過才知道執行法官的工作不易。所以,小編真心希望所有案件的當事人們在日常工作中要積極配合執行法官,對他們多些理解,共同打造一個“執行不難”的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