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養孩子並沒有錯,但是家長們真的知道富養孩子真正的含義嗎?

大部分70後80後,小時候的物質條件比較有限,父母又忙於討生活,基本上都是被“窮養”的,於是出於補償心理,很多70後80後在自己做了父母之後,提倡富養孩子。

其實,富養孩子並沒有錯,但不少父母卻曲解了富養的真正含義,認為“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我小時候沒玩過的,一定要給我的孩子買”就是富養,這也就造成了很多並不富裕的家庭富養孩子的現象。

但是,這種富養,要麼使得普通家庭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要麼根本就養出了個“白眼狼”,完全背離了父母富養孩子的初衷富養孩子,完全要靠人民幣嗎?不是的!以下3點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富養,但它們並不是靠人民幣砸出來的。富養孩子,難嗎?難!因為要做到這3點,需要父母付出時間和精力。

1、和諧有愛的夫妻關係

如果一個家庭中夫妻總是吵架,那麼生活在“戰爭硝煙”中的孩子必然是不幸福的,還有可能變得缺乏安全感,或敏感、或冷漠、或暴躁。但如果夫妻關係和諧、有愛,會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叫做“幸福”的種子,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開朗、健康。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不是花多少錢就能換來的,除了需要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心,還需要夫妻有經營婚姻的決心和智慧。

富養孩子並沒有錯,但是家長們真的知道富養孩子真正的含義嗎?

2、不可以缺席的爸爸

最近,網上有一篇文章《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的文章刷遍了朋友圈,戳痛了不少辛苦討生活無法陪伴孩子的父母的心。

我不否認生活中有這種兩難的情況,但更多的是一些爸爸寧願在公司“假加班”也不願意回家幫妻子照顧孩子,一些爸爸差不多成了“手機的爸爸”而不是“孩子的爸爸”,這樣的爸爸,即使掙再多錢,能彌補孩子缺失的父愛嗎?

親子關係中爸爸不缺席,有利於孩子的性別認同,有利於孩子的生長髮育,能夠讓孩子的社會適應性更強,孩子叛逆的幾率更低。

富養孩子並沒有錯,但是家長們真的知道富養孩子真正的含義嗎?

父親和女兒一起玩

因此,雖然爸爸的工作確實很忙,但是,如果每天能給孩子一個擁抱,每天至少陪孩子玩10分鐘,偶爾陪孩子做一件“他想做”的事,定期安排和孩子獨處的時間,讓孩子切實感受到爸爸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3、家長們一定要記得要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多看書

正確的三觀有多重要,相信每一個父母都很清楚。在孩子成人之前,父母能夠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比為孩子掙再多的錢重要得多。

富養孩子並沒有錯,但是家長們真的知道富養孩子真正的含義嗎?

複習材料(配圖)

何為正確的三觀?這個問題比較深奧,但我們普通人能做到一些眾所周知的內容即可,比如說不觸犯法律,不損人利己,遵守社會公德,懂得感恩等等。如果父母覺得自己的文化知識有限,無法更好地教育好孩子,那麼,讓孩子多看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作家蔣方舟說過,一個人的三觀,都藏在他看過的書裡。經濟條件有限買不起那麼多書也沒關係,現在到處都有圖書館,給孩子辦一個借閱證總不是什麼難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