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京東暴跌48%、蒸發2000億的背後真相

眾所周知,中國有兩大電商平臺,一個就是馬雲開創的阿里巴巴,一個是劉強東創立的京東。作為電商老二,京東在消費者中的口碑一直不錯。但為什麼今年京東會遭遇股價腰斬的厄運呢?

揭秘京東暴跌48%、蒸發2000億的背後真相

劉強東資料圖

京東此次股價暴跌的三大影響因素

今年,隨著中美貿易戰升級,中國科技股受到了市場廣泛關注。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大型科技股中,京東表現最為糟糕。在今年1月29日,京東股價曾達到50.68美元高點,此後的走勢卻是不斷下跌。僅7個月京東股價就跌去了48%,市值蒸發351億美元,相當於超2000億元人民幣。

揭秘京東暴跌48%、蒸發2000億的背後真相

京東股價走勢

雖然今年中國科技股普遍疲軟,但除此之外,京東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正在打擊投資者的信心。此次導致京東股價從高位跌落主要有三大因素:

利潤下滑,大舉投資

京東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的利潤未達到預期,令投資者擔心其低迷狀況可能持續更長時間。抑制京東利潤率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大規模的線下擴張。京東的物流公司已開始獨立運營,說明京東正在押注這種模式,需要大量的投入、長期的時間才能產生利潤。在此之前,京東股價的表現可能仍將落後於同行。

明尼蘇達事件的影響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美國受到強姦指控並一度被捕,雖然隨後被釋放並返回國內,但指控的最終結果仍然懸而未決。這起撲朔迷離的事件在提醒投資者,劉強東對於公司事務的絕對掌控是一個持續的風險,這也是對公司股價的拖累因素。但有跡象表明,國際大佬們早有計劃做空京東,此次事件似乎成了助力。

機構做空,媒體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年底,京東的做空倉位就已經大幅提升。美國金融業監管局所披露的數據顯示,做空京東股票的倉位在去年10月31日至11月15日的半月之內,就暴漲了19.9%;京東所有流通股票中,4.4%的股票處於被做空的狀態。另外,在京東股價持續下跌的過程中,多家機構也早已開始減持。

年年虧損的京東虧在哪裡?為何不倒閉?

京東從成立之初起,年年喊虧至今都十多年了,直到2016年,京東在成立十多年後才跋涉出泥沼,實現年度盈利。

揭秘京東暴跌48%、蒸發2000億的背後真相

京東虧損情況

年年虧損的京東,為何不倒閉?越做越大呢?

京東的模式是有效的,盈利是遲早的事,投資人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要說京東完全不賺錢,也不是,只是在部分業務上的投入過大,導致整體的虧損。京東所謂的虧損其實是戰略性虧損。京東能虧錢,也能賺錢。但劉強東還是選擇了虧損。因為從投資人的角度說,更重視發展速度,京東雖然虧損但收入一直是增長的,投資人的態度就是資本的態度,決定著京東能否繼續獲得融資支持。

京東有虧損不假,但主營業務已經扭虧了,虧的錢來自於對未來的投資。所以劉強東一路跑馬圈地不能止步,不斷在各領域搶佔市場份額。不斷加大金融、到家、物流等方面的投入,這也是為什麼京東這麼多年始終沒辦法實現盈利的關鍵原因所在。

京東的現金流夠強,擁有高複合增長率和現金流。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擁有現金流,虧損不是問題。比如一家企業一年現金流有10億,每年虧損100萬元,那麼就能夠堅持運作幾百年。因此,賠錢的企業只要有現金流,就有反轉的時機。而賺錢的企業一旦沒有了現金流,就會立刻死掉。

一直虧損的京東從哪裡來的續命錢?

京東年年虧損但是一直活得好好的,全靠這三個燒錢的階段:

燒風險投資的錢。2007年,京東受到著名風險投資基金今日資本的青睞,首次融資千萬美金,至京東上市前共五次融資23億美元,因此即便每年鉅額虧損,還是獲得了諸多機構的投資,紛紛幫它輸血續命。京東金融方面,經過多輪融資,投後估值也達到了1330億人民幣。

燒美國股市投資者的錢。2014年5月22日,京東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21.75,較發行價上漲14.5%,並且開盤之後一路上漲,京東便開始燒美國股民的錢了。劉強東燒錢換市場的結果,京東的銷售增長率在業內無人能及,美國投資人源源不斷輸血,也放任其持續、大額的賬面虧損。直到京東交易規模達到數千億元,有了足夠的資本開始玩轉現金流的生意。

玩轉現金流生意。京東執掌著對供應商的應付賬款,投資獲利,用在給用戶的京東白條,可以收手續費也可以再貸款給供貨商,繼續收利息。還可以利用這些資金投資其他產業,既能優化財務報表,又可以獲取利潤,減少虧損。按照去年年報,京東的應付賬款付款期仍超過50天,年銷售數千億元,它能佔據的資金大小可想而知。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投資?

其實京東並非沒有盈利,而是每年都把產生的利潤投入到了其他產業中。即使是年年都在虧損的京東,投資者們還是堅持對京東的投資,因為投資者投資都是投的未來。互聯網時代,大家已經沒那麼害怕虧損了。關鍵在於虧損有沒有人買單,能否持續增長,保持大而不倒,並最終實現估值增長獲利退出。投資人願意堅持投資京東也是看到了京東的未來。

未來京東能走多遠?

但是現在京東正經歷一個困難時刻。主營業務營收放緩,物流業務仍在投入期,尚未實現盈利。曾經的貴人們紛紛減持套現,技術轉型又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短期內不能帶來顯著營收和利潤增長。且負面宣傳可能損害京東吸引國際品牌進入其市場的能力。未來京東走向也將成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