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小瓜蒌在留坝江口竟变扶贫“宝葫芦”

不起眼的小瓜蒌在留坝江口竟变扶贫“宝葫芦”

八月的留坝县江口镇锅厂村显得格外美丽,走在瓜蒌种植园四周,会被小西瓜大小的绿色瓜蒌所吸引。

一年前,留坝县江口镇锅厂村的贫困户,甚至都没有见过瓜蒌,更别谈种植。一年后,50多亩小瓜蒌丰收在望,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8月29日一大早,在锅厂村的田间,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瓜蒌地里除草,一派生机盎然的繁忙景象。

“早上天不亮就来干活,趁凉快多干些。”在村民秦正海看来,瓜蒌搞好了,生活就有希望。

73岁的秦正海是锅厂村年纪最大的瓜蒌种植户,患冠心病、高血压慢性病,老伴身体也不好,常年吃药不断,唯一的儿子儿媳妇在外打工维持全家人生计,这是一个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

在锅厂村,像秦正海家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4户,109人。如何才能让贫困户摘掉穷帽子?2016年10月,锅厂村支书王兴全自费远赴四川等地考察致富项目,最终选定市场效益较好的瓜蒌。

据了解,瓜蒌一般每亩收入能达5000元。“瓜蒌全身都是宝,从瓜皮到瓜根都有价值,能有效增加村民的收入。” 锅厂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全说,选择种植瓜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种植技术和管理相对简单,适合大面积种植。为了打消贫困户心中顾虑,村干部主动带头种植。

政策给力、干部带头、专家帮忙,小瓜蒌成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宝葫芦”。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拳头大小的瓜蒌挂满了藤蔓。王支书表示,下一步村里还将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一个瓜蒌销售生产公司,解决瓜蒌销售问题,让贫困户不愁卖,收入更稳定。

目前,锅厂村瓜蒌产业依托兴业农林专业合作社,面积共有50亩,由“种植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土地流转)+订单”的模式经营,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搭上了脱贫致富的顺风车,预计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200元。(通讯员 陈耀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