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江口:农业产业大变革 生产效益大提升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江口:农业产业大变革 生产效益大提升

夏日的一个午后,阳光依然炽烈。记者一行慕名走进江口县官和乡官和村猫猫岩中药材种植基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这个中药材种植基地上,20多名村民忙着采摘缬草,不时传来欢声笑语,一派地丰人忙的劳动景象映入眼帘。

“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官和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以宇脸上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雷以宇介绍,官和村立足自然生态优势和市场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因市利导,选择把中药材种植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发展了中药材种植400多亩,带动了80多户群众参与产业发展致富。

乡村振兴战略大幕已启,农村产业革命势在必行。今年以来,江口县以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产业革命中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依靠农村综合改革和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力、遵循市场牵引力、强化帮扶带动力、凝聚社会向心力、激发群众内动力,形成“五力共振”聚合效应。凝聚共识、戮力同心、驰而不息,一场各级组织引导带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变革农业生产模式,促进生产效益大提升、农业产业大变革的农村产业的深刻革命在梵净山麓迅速掀起,眼下正呈现出蓬勃燎原的喜人态势。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江口:农业产业大变革 生产效益大提升

提升基层组织力

带动群众发展产业

江口县深入实施“民心党建”工程,不断夯实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标准,选优配强基层组织领头羊。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调整撤换能力不足、不胜任现职的干部,以书记强带领班子强、队伍强,引领发展强、治理强。整合基层党建资源,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建立党组织力度,积极探索推行"党建+"的工作方式,引导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改革。

今年来,江口县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六亮”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服务合力,通过党组织、党员队伍创办、领办、参办农村专业合作社方式,建成农村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达400多个,辐射带动群众6万多人参与发展产业。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江口:农业产业大变革 生产效益大提升

遵循市场牵引力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江口坚持以本地的资源禀赋为基础,紧盯市场、找准项目、突出特色、下足功夫,把资源优势变成市场优势,不断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综合运用财税、产业、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村级集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按市场规则运作,让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各类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一起,从生产、管理到经营、销售,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抱成一团闯市场。

同时加快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经营体系。建立完善产业链条,提升配套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让小农经济对接大市场,让农民从中受益,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围绕生态茶、中药材、食用菌、猕猴桃和冷水鱼等特色主导产业,江口县先后引进了贵茶集团、贵福菌业、铁骑力士、常青国际和东亿集团等一大批优强企业落地生根,成为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仅在今年,该县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达5.5万亩,其中完成茶叶种植2.03万余亩、猕猴桃5000亩、中药材8450亩、蔬菜2万亩,新发展冷水鱼养殖1000亩。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江口:农业产业大变革 生产效益大提升

强化帮扶带动力

有效破解发展难题

江口县以东西部对口帮扶、城乡支部联建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为载体,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加大在资金、项目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广泛动员各级联系帮扶部门、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了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与“联动”效应。在对口帮扶上,依托苏州市姑苏区对口帮扶,双方不断在旅游发展、农业产业等方面深化拓展对口协作,打造“姑苏-江口”合作发展纽带,呈现出各领域帮扶“全面开花”局面。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调兵遣将”和“排兵布阵”,安排了县直单位部门和非公企业与各村(社区)开展联建帮扶,各级国家干部与贫困户结成“1+X”帮扶对子,同时选派优秀干部组到村(社区)全脱产开展驻村帮扶。着力推动干部、资金和企业等资源下沉,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帮扶+开发”的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新路径。各级党组织和干部在深入调研、摸清情况和充分尊重村(社区)民意愿的基础上,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开展产业技能培训,指导发展农业产业,有效破解了农村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难题。

截至目前,江口县安排105个县直部门单位以及43家非公企业与104个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选派各级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897名,有效增强了基层发展力量。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江口:农业产业大变革 生产效益大提升

凝聚社会向心力

助推产业升级发展

江口县持续深入推进“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搭建产业发展和资金互助链接平台,稳步推进村级春晖社建设全覆盖,探索建立“春晖基金”,吸纳在外乡友闲置资金,在资金和投资入股等方面给予支持。

通过“春晖行动”感召引导和鼓励一批外出乡友回乡创业,支持、参与、领建一批春晖脱贫产业,培育一批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让“春晖社”成为“三社”融合发展的有益补充,助推产业升级发展。有效形成了党政领导、共青团主导、村“两委”引导、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组织在外大学生、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企业家、成功人士为家乡做奉献,在技术投入、教育医疗、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产销链构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全县共建成春晖社17个,礼聘春晖使者169人,发展社员695人,建成春晖人才创业示范基地4个、春晖产业扶贫基地5个;共募集到“春晖基金”244.5万元。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江口:农业产业大变革 生产效益大提升

激发群众内动力

增强发展致富信心

江口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探索推行驻村帮扶“善用嘴巴子、走烂鞋底子、干出好样子、打破怪圈子”四举措,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通过结对帮扶干部上门讲解扶贫政策、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方案,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脱贫信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扭转农民对玉米等传统低效农作物的种养习惯,克服农民对发展高效农业的畏难情绪,增强农民对市场经济的信心。

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民夜校等阵地作用,把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打造成为广大群众脱贫攻坚大课堂、产业革命大熔炉,通过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并组织贫困群众深入产业基地、工业园区等就业创业平台现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提升就业能力。同时,着力培养示范带动产业革命的致富能手,使农民产业发展有思路、有举措、有干劲,解决好不会种、不会养、不会卖的问题。加大实施农村党员、村级后备干部创业金融扶持政策,采取“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重点培养农村产业大户和党员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加入产业发展的行列。按照“产业+就业”模式,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增强了群众的致富信心,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江口:农业产业大变革 生产效益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