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最美花園——菽莊花園!一個把大海「藏」在家裡的花園!

菽莊花園,建於1913年,園主人林爾嘉先生字叔臧,以其諧音來命名。

“菽”是農作物的統稱,而這裡則是說園主人有“稻菽主人莊園”的寓意,因為林家是以墾殖發家而富甲臺灣的。入門看到的“菽莊”、“藏海”是請了民國初總統徐世昌花了一萬元潤筆。

鼓浪嶼最美花園——菽莊花園!一個把大海“藏”在家裡的花園!

進入菽莊花園,迎接我們的是一賭高牆,大家再回頭看門口有“藏海”二字,旁邊是壬秋閣,建於1922年農曆壬戌年的秋天而得名。它一半建在陸地上,一半建於水中,東南各開一個圓拱門,我們坐於閣中,可欣賞到別具一格的美景。再往前走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曾有位瑞士園林專家說:“瑞士有藏湖,而鼓浪嶼有藏海,十分難得”,這就是廈門二十名景中的“菽莊藏海”。穿過月洞門,可以看到前方巨石上寫著“海闊天空”四個大字,是明代書法家張瑞圖題寫的,這四個大字不禁讓我們引發無限的遐想。

鼓浪嶼最美花園——菽莊花園!一個把大海“藏”在家裡的花園!

十二洞天

此園分為海園和補山園兩部分:藏海指大海的一隅藏入園中,隱含把中國大好河山攬入祖國懷抱,不讓人宰割的意思;補山園表示以人工構築補綴天然的不足,隱含山河破碎及待修補的意思,愛國之心,日月可鑑。

鼓浪嶼最美花園——菽莊花園!一個把大海“藏”在家裡的花園!

林爾嘉祖籍福建龍海,他的父輩很早就到臺灣,在那裡經商致富,成為臺灣首富,在臺灣淡水建了“板橋別墅”。

林爾嘉就在那裡度過了他的少年時期。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以失敗告終,把臺灣割讓給日本。據說,他曾經與日本交涉,願意捐出鉅款贖回臺灣,日本政府拒絕了。他們不願做亡國奴,就舉家遷移到鼓浪嶼居住,更加懷念臺北的板橋別墅,於是林爾嘉就在鼓浪嶼海邊建了此園,不管是建築構造還是設施都有些相似於臺北淡水的“板橋別墅”,故菽莊花園又被譽為“小板橋別墅”。

林爾嘉1874年出生於臺灣,1904年-1907年,擔任廈門保商局總辦兼廈門總商務會總理,曾任廈門商會會長,連任鼓浪嶼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會華人董事14年,創辦了自來水公司,電燈公司,創建廈禾路及開元路等公用事業。抗戰期間,他隱居上海。1945年,兩岸關係較緩和,他回到了日思夜想的臺灣,在那裡度過了餘生,1951年逝世,享年77歲。他生前曾交代逝世後,要把此園獻給地方政府,1955年將菽莊花園獻出。

鼓浪嶼最美花園——菽莊花園!一個把大海“藏”在家裡的花園!

四十四橋

四十四橋,園主人建這座橋時,正好四十四歲所以取名四十四橋。利用海灣、山谷,壘臺建亭,加上曲橋,花園給人感覺擴大了數倍。

鼓浪嶼最美花園——菽莊花園!一個把大海“藏”在家裡的花園!

鋼琴博物館

鼓浪嶼被譽為鋼琴之島,在2000年以前除非到居民家中去觀琴、賞樂之外,一般的遊人是無法看到鋼琴的。2000年,中國首個鋼琴博物館設在菽莊花園。原籍鼓浪嶼的旅居澳大利亞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把自己畢生收集的鋼琴運回故鄉,放在這裡供大家參觀。讓人們瞭解鋼琴的演變過程,傳播鋼琴音樂知識。

胡友義先生曾經說過:“不論在世界任何地方,鼓浪嶼是我永遠的故鄉,我把我畢生收藏的鋼琴放在這裡展覽,是我將自己最珍愛的東西搬回了家,”樸素的話語透露出對故鄉的眷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