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披薩不就是個大餅鋪點肉”、“壽司不就是放塊魚在米飯上”這種言論?

用戶67600538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一箇中國菜的忠實擁護者。作為一個四川人來說,川菜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菜系。

所以,我也一直覺得不是很能夠體會披薩的口味。就好像我去買了一個半成品的饢,然後放點奶酪,鋪上一層蔬菜、水果或肉,最後進烤箱烤制一定的時間。

就味道而言,更多的是奶酪和餅底的口感,蔬菜、水果和肉只是一點點的點綴,並沒有太多的味道,肉的口感大多比較柴,蔬菜和水果有點綿。

而作為喜歡中餐的我,一直覺得,如果我要吃比較爽口的菜式時,我會選擇炒菜,這樣的話,蔬菜口感脆、嫩、入味,肉勁道且有彈性。

如果我要是比較糯的口感時,我會選擇燉菜,湯水和食材融為一體,湯汁進入到了食材你,食材入口即化。

當然,壽司的話,其實對於食材還是比較考究的,好的壽司,如果要吃出鮮味,其實要選擇比較好的、新鮮的食材,不然的話,吃起來會有異味,只有通過醬油去掩蓋這種味道。

相對於壽司還是,可能我更願意去嘗試刺身,因為那個米飯我一直覺得影響我對食材的感覺。

當然,我們去吃飯,吃的其實還是是一種文化,一種家的味道。

所以,無論我走到哪裡,我最愛的永遠是川菜,因為這是家鄉的味道,無論從任何地方出差或旅遊回家,一定要去吃一下火鍋。

麻麻辣辣才讓自己覺得舒服,天天吃川菜都不會覺得膩,但是天天吃披薩,那我肯定吃不下。

而作為喜歡吃披薩的人,可能除了對這種食物的理解外,其實還應該有一個對文化的理解,壽司也是一樣。

所以,對於我們這種不懂的披薩和壽司的文化的人來說,披薩就是個大餅鋪點肉,壽司就是放塊魚在米飯上,沒有什麼高級的,還賣的貴。


會技術的葛大爺

我們要尊重美食,尊重其他民族的傳統和飲食文化。

美食不光是原料的堆砌

一塊豬肉,白水煮一下,古代叫做“胙肉“,參與祭祀的王公大臣都有份,每人吃一塊。這種能叫美食嗎?

(這個是美化版,真正的胙肉就是純白水煮肉)

清朝的王公大臣對這種”胙肉“都很頭大,不吃是大不敬,吃的話一點味兒都沒有,實在難以下嚥,後來竟然有太監偷偷用浸泡鹽的油皮紙,以不菲的價格偷偷賣給參與祭祀的大臣,好讓大臣們沾點兒鹽味能把肉吃下去,居然成為了一種生財之道。

所以說回來,我們能說”紅燒肉不就是煮肉放點老抽嗎?“,你試試看光這麼煮還有人能叫好嗎?

美食之所謂成為美食,就是因為我們有烹調的方法,有各種調味料的組合,有幾千年精心研究出來的配方,這樣凝結了前人心血的智慧成果,被提問的人用”批薩不就是個大餅鋪點肉“來粗暴的總結了,這是對於美食的不尊重!

我們不少人也吃過超市裡賣的壽司、日本料理店裡面的壽司甚至更高級的懷石料理,是的,從根本上來說,壽司就是米飯加魚肉,但是米飯用的什麼米飯,溫度是多少,醋加了多少,魚肉是什麼魚肉,新鮮度多少,切工如何,都會影響到入口的口感和享受!

孔老夫子說過一句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我們是文明人,自然就應該對美食有相應的追求,把美食停留在”吃飽了“的層次,這種人要麼是不懂生活的情趣,要麼是太貧窮了以至於沒有機會享受到一頓美餐。這是非常可惜的。

學會享受生活

中國人常常給人一種刻板的印象,出國旅遊對著奢侈品各種買買買,但是買完了以後大媽們無視美食,掏出泡麵和鹹菜一頓吃喝,引起外國人的側目。

為什麼給人這種印象呢?

  • 一是窮
  • 二是保守

能買奢侈品、能出國當然不算窮人了,但是為什麼還說他們”“呢?是因為這些人精神上貧窮,奢侈品可以回去跟別人秀一下,有面子;吃頓好的怎麼跟人秀呢?可見還是一種攀比、炫耀的心態在起作用,以別人的讚美、羨慕來獲得滿足感。這種不是精神上的貧困又是什麼呢?

真正的富裕是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該吃就吃,該玩就玩,真正的把旅遊當成是一種放鬆和體驗,而不是演變成景點拍照和買買買。

有一部分人心裡也想吃頓好的批薩、好的壽司,一看價格挺貴的,自我安慰一下:

“披薩不就是個大餅鋪點肉”、“壽司不就是放塊魚在米飯上”,這種想法挺阿Q的,是不是?

還有一種人,是保守。一輩子就吃過中國菜中國飯,總覺得國外的東西看起來怪怪的,萬一不好吃怎麼辦?所以也跟著酸兩句,但世界上五十億人,還有40億人沒吃中國菜,人家就不配有自己的美食嗎?意大利人多愛吃啊,意大利吃貨在二戰時都是出了名的,這樣的吃貨民族搞出來的東西會那麼難吃嗎?

下次碰到這樣的人非要抬槓說什麼“披薩不就是個大餅鋪點肉”、“壽司不就是放塊魚在米飯上”,你可以槓回去:”麵條不就是麵粉加點兒水嗎,你咋不吃點麵粉灌點兒開水?“ 開個玩笑,沒必要和傻子抬槓,別理他吃你的就是。


談者無語

真沒覺得披薩和壽司有多麼的高大上,每個人有每個人思想,別人說的也沒錯啊,難不成你裡面還有航空高科技?

對於不喜歡這些東西的人而言,這是他們的說辭, 他們可能是因為口味價格等因素對這些國外食物不感興趣。但這有錯嗎?有些時候,你這東西口味跟咱中國的其他食品差不多,甚至不合中國人的口味,我為什麼要數倍的價格購買,還誇獎你?為了裝幣?

你喜歡吃披薩和壽司時你的事,別把你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披薩也好,壽司也罷,確實也有他的製作工藝和悠久歷史,但不是每個人第一喜歡吃且崇拜這些食物的。

咱中國人幾千年食物文化,世界四大美食大國第一,論食物類別和文化不比國外的差,人家說一句大餅上鋪點肉,放塊魚在米飯上怎麼就傷你自尊了還是咋滴?

食物是用來實用的,不是裝幣的。你要談文化,一碗簡單的蛋炒飯能炒好的也沒幾個,蛋炒飯炒的好也能賣出天價,但他不就是主要蛋和飯一起炒麼?這麼說怎麼了?非得要跪下說蛋炒飯有高尚?

你這玩意,還有前面幾個答題的,你的朋友隨便跟你一說,人家壓根就沒當回事,你還氣急敗壞的上頭條來提問,你一定是個特別自卑的人,吃個披薩壽司以為自己有多時尚多高雅上一樣,豈知大眾早不當一回事。





蜀山小諸葛

本質上“披薩不就是一個餅放些肉”“壽司不就是米飯鋪點魚嗎?”這種言論確實沒有錯,不過是正確的廢話罷了。雖然沒有錯,但是說出這種話的人在正常人眼裡顯得很愚蠢。正如:汽車不就是一個軲轆加個方向盤和殼子嗎?一樣一樣的。但是夏利能和奔馳相提並論嗎?



羅玉鳳和高圓圓都是女人,但是她們的顏值水平在一條線上嗎?答案是很顯然的。



作為經常走南闖北,中西日泰馬來菜都吃過的人來說,我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你曾經遇到的這種現象。其實大可不必惱怒,說這種話的人,本身眼界短淺和知識匱乏決定了他的世界觀。你有反駁他言論的權力,他也有捍衛自己言論的尊嚴。




宋太宗趙匡義曾經問過大臣蘇易簡:“食物稱珍,何物為最?”蘇回答:臣聞食無定味,適口者珍。 大致意思就是說飲食這東西沒有什麼最好最珍貴,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每個人的味蕾和味覺記憶是從基因裡就帶來的,相對外來食物,許多人更傾向於自己從小吃到大的東西。有的人味蕾天生博愛,除了固守家鄉味道,同時也願意嘗試更多不同的味道。這種人是最有福氣的。



按照槓蛆們的言論懟槓蛆:麻婆豆腐不就是豆腐燉辣椒湯嗎?宮保雞丁不就是炒雞胸肉嗎?小籠包不就是麵皮包肉丸子嗎? 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但是真的有意思嗎? 沒意思。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一生中難免會有說蠢話做蠢事的時候。能和你做朋友,說明他也有自己的可取之處,某些特徵可能與你一致。 沒有必要為這個傷了和氣,我覺得以後類似的話題你不如岔開轉說其他,不與他討論便是。

另外奉勸某些頭條見識短淺的人,自己不適應,不習慣,弄不懂的問題不要隨便討論,人要學會藏拙,而不是口無遮攔顯得像個蠢貨。大餅鋪肉說的簡單,你們鋪一個好吃的試試啊?米飯放魚簡單,你們放一回試試啊?你們真的牛逼了,這世界上還要廚師幹什麼?


食聞奇葩說

[原 創]

披薩能在西方國家流行而長盛不衰,在於它製作的隨意性,簡單及口味的多樣性。無論是在食物匱乏時代,還是在食物豐富的時代,幾乎能把你認為能吃東西都放在上面,說白了就是一個烤大餅加上各種食物的大雜燴。所以一種食物能長期流行,都有其特定的生存道理。

據說披薩是元朝時由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帶到西方,根據中國的大餅改良而成,同時帶去的還有面條的製作工藝,成就了意大利的披薩,還有意大利麵。記得我國改革開放後,許多洋快餐店如: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進入中國市場。抱著嚐鮮的心態,第一次進必勝客吃披薩就讓我大倒胃口,這披薩韌勁十足,口感比中式冷大餅還難吃,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的披薩店裡賣的披薩工藝有所改變和以前已不同,比較適應中國人的口味了。

同樣的食物不同生活習慣的人吃出不同的味,例如:西班牙海鮮飯按照西方人的口味,中國人肯定不習慣。首先一點米飯有點幹,而且還帶一點夾生的感覺,但進入中國後西班牙海鮮飯也做了改變適應了中國人的口味。

在中國麵條的歷史有幾幹年,光是你去陝西一個地方,讓西方人吃麵條就能吃到驚歎,麵條居然會有這麼多種類不同的吃法。象米粉、河粉、各種食材的涼皮、涼粉這些被西方人都歸為麵條範疇,如果讓西方人在中國範圍內定義麵條,那麼各種各樣的麵條外形及製作工藝,豐富多彩的各地滋味可以讓他們吃到他懷疑人生。

意大利人發明的通心粉,大行其道加上芝士後,讓一些帶點小資情節的白領追捧,但論通心粉本身的口感,不敢恭維。所以說白了這些人追求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種時髦。

壽司在世界範圍內非常流行,以新鮮的各種食材點綴,其亮麗而豐富多彩的色彩,吸引年輕人的眼球,同時因其口味清淡、少油、葷素搭配、低脂較符合現代人的健康理念。那麼我們就來談談壽司的前世今生,日本是個資源匱乏、多地震、多災難的國家。在古代稻米種植技術從中國傳入日本後,稻米成為上等貴族的食物,普通民眾最奢侈的夢想就是吃到飯糰是其一。若論對稻米這種糧食作物的推崇和尊重,世界上恐怕除了日本沒有第二個國家。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壽司這種食物,因為當時稻米產量低,而且日本這地方自然災害多,所以日本人對這些來之不易的糧食,懷著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對稻米這種糧食的尊重,會先敬天地神靈把米飯捏成團,擺上海產品,以敬神靈,敬完神靈再享用飯糰。飯糰成為一種飲食傳統流傳下來。最後演化為一種飲食文化壽司。

無論是西方人還是日本人,在食物滋味的調配上沒有中國人想象力豐富,所以會追求在外觀色彩上突破,在食物色彩搭配、擺盤方面超過中餐。但在調味方面與食物製作的多樣性方面,中餐遠超西餐及日本料理,差距太大沒法比不是個級別,唯獨在甜點方面西餐勝過中餐。

所以在飲食方面中國人食味,西方人、日本人食色。


時空星瀚

首先你要根據他/她的語境、所在狀態、所在環境、生活狀態、品味、收入、生活層次來分析他/她的意思,然後解決方案又要根據你是要懟他、改變他、說服他、引導他來決定。


如果他是在人群裡想要標新立異或者體現自己的不屑,而你要懟他的話你可以根據他說的模式造句說:.....也不過是......,火鍋也不過是辣椒水煮肉、你吃的也不過是飼料、如此,可以用其最喜歡、在乎、家鄉菜、媽媽做的菜、他自己辛苦做的菜等一系列食物來造句最有殺傷力。如果要改變他,帶他去吃幾次真正好吃的即可。

有一種情況是為了表現自己的“愛國”那他會找各種理由反駁你,因為並不是事物本身的問題,而是從根本上就是要懟你,就好像藝術沒有國界但藝術家有。可以嘗試拋開立場只談事物的方式開導。

如果他的層次在於麻辣燙而不是牛排,而你想要懟他可以以見識羞辱他,如果你要改變和引導他,常帶他去高檔餐廳消費培養理念和品位,如果你要決定是否要交朋友或者是相親,那就離開不用多說,三觀不同結果和過程會比較艱難但也有改善的可能。

如果沒條件可以和他一起看(主要是監督)美食類節目,如《孤獨的美食家》、《頂級廚房》、《舌尖上的中國》等等。

他可能沒有接觸過真正意義上的壽司和披薩,也許是條件不允許,也許是到過所謂的店鋪但做的很差留下了很不好和一般的印象。我的同學要去延吉玩我極力推薦朝鮮族冷麵,絕對的美味,她滿口答應要嘗結果回來說沒敢吃因為學校的冷麵太難吃,我也是醉了,學校做的我都想告他詐騙,那根本不是一個東西,自來水加糖加醋泡上面就能叫冷麵?他們沒有良心!這類情況很多因低端難吃的經歷來覆蓋某一樣事物的認知。只要一次真正的體驗就可以使三觀崩塌重塑價值。

很對人多有過類似的經歷,小時候吃鹹鴨蛋不願意吃黃,直到某一天嚐到了蛋黃,我去怎麼會如此好吃然後就不愛吃蛋白了。


對我來說吃和吃飽是很幸福的事,不斷嘗試各種美食也是豐富人生閱歷的必要過程。如果沒有追求那就只是維持生命的飼料。是精緻的生活還是活的隨意是自己選的很大程度是三觀、家庭原因、朋友圈、收入綜合決定的。


如果你要改變他,但有沒有條件,你可以從細節入手,講講食物的精美之處,比如真正的壽司是要拌過壽司醋的,好的壽司聞起來沒有醋味,入口微酸開胃,一碗飯的食量可以吃一碗半,如果沒有酸味或者只有紫菜包裹那就是韓國紫菜卷飯,和壽司完全是兩種東西。夾起不散,入口即化,不硬、不澀,大小剛好一口並適合咀嚼,每一種都味道不同可明顯區分。壽司又分小卷、大卷、手握、火炙、魚類、肉類、果類、菜類等。食材要絕對新鮮,如虎皮蝦壽司的虎皮蝦要Q彈彈牙勁道,現食現點現做,要求高的廚師你每吃一枚就現做一枚,不會放置超過十分鐘,散了一點米粒也會收回重做。壽司配合醬油和芥末,芥末要新鮮的長得像姜,在搓板上現磨出碎末來食用,壽司粘如醬油也不能散。


上圖左下角那團綠色的就是新鮮現磨的芥末。

壽司吃完不能有膩的感覺。

說到披薩,披薩上的起司要能拉長至五十公分,可以試試榴蓮披薩,做得好的流連忘返,做得不好的像不可描述。


很多食物不僅色香味意形達到了藝術品的層次,一入口就能感覺其不凡,這個要自己體會。




很多人吃外國食物是吃不慣的,本身口味和日韓歐美有些不同。出去旅遊體驗體驗文化可以,去當地人的店你未必覺得多好吃。很多店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將食物本地化,既保留了特色風味,也比較適合本地人口味,犧牲了食物原本的味道,比如中國菜在美國會偏甜,有一款海鮮炒飯原本是半生米飯做的,韓國炒年糕是甜鹹口。

希望以上可以幫到你。手機打字好累...(注:圖片不是網上找的,我吃飯有留檔的習慣)


初代藍天使

這種對食物做法的”言論”,我想,任何人也沒辦法阻止,而且也不是誰可以阻止的。

很多中國地方美食到了另一個地方,都不一定被所有人認可,可能會說,”哦,原來是什麼什麼”,”不就是什麼什麼”更別說是西式美餐。飲食文化的不同鑄就每個人對各地食物的看法有所不同。沒什麼可稀奇,或是對此不滿的。





所以說,對於一個偏愛西式美食的你來說,要有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就跟對人對事一樣,過多的解釋和發言會引起更多人的反感。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一笑而過,就和我們營養師一樣,習慣既營養,又好吃,而且還有很美造型的食物。同樣很多人也會說用不了那麼麻煩,其實,生活就是這樣,不光有平靜、舒逸,同時還有要些點綴,才會更加完美。

要抱有這樣的心態!

別人意會不到的就不要再跟人家說了!

子非魚,安之魚之樂!


李愛琴營養師

洋快餐對我來說是不屑一顧的!吃不慣也不想吃!

可它並不妨礙有那多年輕人喜歡它,去享受它!洋快餐可以說是年輕人的最愛,但對許多成年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燒錢行為!

中西文化的不同,導致了它們飲食結構的不同,飲食也是一種文化!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做法和吃法,但在西方人眼裡恰恰是一種津津樂道的享受!

我們無權去幹涉他人的飲食,更不能拿我們的文化和習慣去品評別人的對與錯和是與非!

隨著開放力度的加大,過去有許多不被我們認可和看好的西方元素會逐漸越來越多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從情人節、聖誕節等洋味節日的悄然滲透到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的大行其道和俘獲年輕人的味覺味蕾,我個人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們可以牴觸、討厭和反對,但我們也無權干涉別人的追捧、上癮和喜歡,因為人家消費畢竟不讓你去買單!

具體到披薩和壽司的作工和工藝是怎麼一回事,我個人也不關心,具體它的味道如何,自己也不想去品嚐,因為在我看來我們河間的驢肉火燒、山東的大餅卷大蔥、黃瓜蘸醬、東北的酸菜豬肉燉粉條應該比這些東西更上口更營養,吃起來也更享受!


冀之筆

這類言論的特點就是以偏概全,有如盲人摸象一般,自認為自己看清楚全部就大肆批判。相信這種言論這些人從來不會了解披薩芝士遠比肉重要,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芝士,他們只知道的那些需要調味料烹調臭魚爛蝦,重來沒有嘗試過真正鮮美的食材。

而這些人,大多在物資匱乏的地區或時期生活過,常年的沒有對食物選擇權,對食物沒有特定的需求,對周圍事物往往只有一個簡單的定義,所以形成了這種“不就是大餅鋪肉米飯加魚”的想法,而原因就是這些人對事物的極其不瞭解的結果,當一些未見過的事物出現在面前時會主動忽略這些東西,從而得出許多可笑不已的結論。其實就好像吃水果一樣,有的人單純的看到了這是個水果,既不知道怎麼吃也不知道怎麼挑就買了回去,回去一吃是不好的,又苦又酸,從此就對這種水果深惡痛絕,見人就說“這個很難吃”。但其他人挑出了好的水果,回去用正確的方式食用,又香又甜,想不通為什麼有人覺得這個東西難吃,所以他們理解不了為什麼這些人很討厭這個東西。

究其原因,就是源於這一類人的無知,不已正確的方式對待未知的領域,僅憑藉這自我主觀的想法對自己周圍事物進行判斷,這些人在還沒有了解到皮毛時,就盲目的認為自己已經瞭解本質,自詡“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且大部分情況下,他們普遍討厭自己不瞭解的東西,有時為什麼討厭都不知道,甚至是道聽途說,就認為自己已經明白了全部。

至於這一類言論有可以當耳邊風一樣,對於這一類人完全可以無需理睬,因為他們很可能伴隨著固執、愚蠢等特點,他們完全是在對自己不瞭解的東西大肆批判,和他們講道理他們也聽不懂,就像和小學生聊高數一樣,他們非但不聽,還可能嘲笑你,所以對這樣的人就不用多廢話了。


diao絲一號102935206

有的人就是有這種將複雜事情簡單化的本事,比亞迪老總曾經還說過造汽車不過是四個輪子加倆沙發呢。

你愛吃你的披薩壽司儘管去吃好了,也沒必要驕傲地聲稱是什麼“獲得更美好的餐飲體驗”,更美好的餐飲體驗是永無止境的。比如……你去釣魚臺點一盅國宴大廚做的開水白菜,再同各界精英親切對話,你朋友要還說就吃了個菜心說了些廢話的時候,你就可以用大耳刮子招呼他的左臉頰了。



以上都是玩笑,切莫當真。

披薩和壽司還是很不錯的,一個能吃飽,一個適合拍照,而且店面裝修橫向對比起來也沒了中餐館的煙火氣,約小姑娘去挺合適,但要天天吃你的中國胃能受得了嗎?

過日子還得吃油潑面和蛋炒飯的。

哦……對了,可以將它們說成“熱油澆在煮麵條上”和“炒雞蛋加剩米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