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重在一個字,99%忽略了!

茶文化重在一個字,99%忽略了!

隨地吐痰,是本能;

不隨地吐痰,才是文明!

公眾場合秀恩愛,啃來啃去,是本能;

公眾場合有節制,相敬如賓,才是文明。

不能把一些出格的行為當作是創新、開明,更不能當作文明。

文明,就是要約束,沒有約束何談文明?

幾千年前,很多地方,隨地大小便是可以的,現在呢?

想想就知道。

傳播文化,弘揚文化,目的之一是讓社會更文明;

傳播茶文化,弘揚茶文化,自然也是為了社會更文明。

於茶而言——

若是茶文化不能抑制人的一部分本能,這種文化就是虛偽的茶文化!

比如,貪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若是為了掙錢,什麼都不顧,禮義廉恥踩在地上,還假冒茶文化的目的,自然是虛偽的茶文化。

比如,一些太過奢侈的包裝,造成多重浪費,何談茶文化?

比如,違背茶葉本性的概念炒作,就像催情的春藥,逼著人就範,何談茶文化?

茶文化,根本是要以茶為媒,融入百姓生活,憑“文”而“化”。

“化”什麼?

茶文化重在一個字,99%忽略了!

自然是把不好的本能、不良的習慣,一“化”了之!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這可以說是“化”的目標之一。

放在茶葉上,自然是茶文化的目標之一。

做到這樣,起碼消費者不再擔心劣質茶葉,也不必擔心潘安賣茶。

這才是我們應該弘揚的茶文化!

至於穿什麼、戴什麼、吃什麼、彈什麼、抹什麼……統統都是附屬物。

附屬一個人的“心”而已!

倘若內心沒有搞清楚拿“茶”來“化”什麼,已經為外物所奴役,一味地追求幾個字,靜也好,和也罷,都只能是枉然。

流於表面的,只是在表面。

推杯換盞終覺淺,絕知文化要入“心”!

進了“心”,才可能打開一扇門,才可能親眼目睹一個茶所象徵的芳香世界。

想起中午看到的一個場景——

小區改造,一建築工人枕著雪碧,身下點了幾張報紙睡著了,我立即想起父輩們也曾這樣辛苦勞作,才能供得起我們讀書,眼睛頓時溼潤起來。

我想泡一杯茶給他,卻又不能叫醒他。這樣的念頭,才是應該弘揚的茶文化,亦即是孔子主張的“仁”。

茶文化重在一個字,99%忽略了!

還有,我每次在工作室,遇到快遞小哥送快遞來,我都會問他:“要不要喝杯茶?”

有的正好口渴,就會喝杯茶;有的小哥,則會憨憨地說不用了,那時的笑容很淳樸,就像我在茶山茶花,沒有雕飾,卻香氣四溢。

我們都喜歡這樣的真實!

人,生而迷茫;人,生而劬勞;人,卻又生而狂妄。

凡事都可做,卻未必都有益處,所以,對茶人而言——

前半夜做茶,想想自己;後半夜賣茶,想想別人。

世界是一個循環,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無窮盡也,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

茶,作為一種媒介,要上升到茶文化的高度,就從“心”開始吧,尤其是茶商的“心”,正心、修身、治企,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心”,茶文化最重要的一個字,卻需要一輩子來研讀和實踐。

推心置茶,即為“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